跟师月记.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15191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跟师月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跟师月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跟师月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跟师月记.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承教育月记带教单位: 截止时间: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徒弟姓名指导老师姓名本月跟师临床(实践)主要病种(内容):项痹病本月跟师心得体会(主要理论联系实际、有分析):浅谈老师治疗项痹病的经验。(一)中医辨证类:寒湿阻络型本型常见于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以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活血散瘀。方药: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方中羌活、灵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湿止痛;川芎、天麻疗头痛。

2、桂枝、川芎、归尾、赤芍、炮甲珠温经活血,通络;葛根解痉,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二)中医辨证类:气血两虚夹瘀型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治以益气活血,醒脑宁神,活血通络。方药:天麻、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熟地、砂仁、当归、白芍、鸡血藤。方中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补气;熟地、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天麻、川芎、鸡血藤安神健脑,活血通络,砂仁理气和胃导滞。(三)中医辨证类:气阴两虚夹瘀型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眩晕反复发作,甚者一日数十次,即使

3、卧床亦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身软乏力,行走失稳,或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或舌面光剥无苔,舌下静脉胀大。脉沉细而数,或弦数。治以益气养阴、安神醒脑,调气活血。方药: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参、炙甘草、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白芍、丹参、地龙、夜交藤。方中炙甘草、沙参、白芍、枸杞子益气滋阴;天麻、杭菊花、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夜交藤醒脑益智,养心安神;川芎、丹参、地龙活血通络止痛。案例患者董慧,主诉:颈项部疼痛伴右上肢麻木6月。患者自述6月前无诱因引起颈项部疼痛伴右上肢麻木,颈项左转可,右侧转欠利,右上肢上举时麻木减轻,无头晕、头痛、恶心

4、、心慌,纳眠可,二便调。辅助检查:2017-1-25 颈椎CT :C4/5椎间盘突出。 颈椎X 片:颈椎退行性变。 中医诊断:项痹病 证候诊断:气滞血瘀证 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 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处 方: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 红花10g 当归15g 地龙5g 川芎15g 甘草10g 香附15g 牛膝20g 秦艽15g 羌活15g 葛根20g 桂枝10g 五灵脂15g 威灵仙10g 煎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配合针灸治疗:曲池(右) 大椎 后溪(右)申脉(右)C3-7夹脊穴 风池(右) 天宗(右)肩井(右)留针30分钟,中等刺激及强度,平补平泻,日1次,7次一疗程。心得体会:能够全面认识、了解项痹病的发生、治疗及愈后,在急性期治疗中对症给与中药汤剂及针刺、中频脉冲电治疗、牵引、推拿治疗以活血通络止痛,平时可适当做颈部保健操(米子),避免长期低头、高枕、受凉。指导老师批阅意见:签名: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