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7.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12997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5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7.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7.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7.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7.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7.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7.ppt(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关 联,第一节 产业关联概述 第二节 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 第三节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第七章 关联,思考题,(一)简述产业关联的涵义、产业关联方式和类型。 (二)简述投入产出表中“中间需求部分”、“最终需求部分”、“毛附加价值部分”的经济含义。 (三)简述实物型、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及其平衡关系。 (四)什么是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五)简述产业关联静态分析的主要内容。 (六)简述“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在产业关联分析中的作用 (七)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基本工具有哪些? (I-A)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八)简述产业波及效果的时滞现象。 (九)简述产业波及效果

2、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 (十)简述价格波及效果的含义,怎样进行价格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第七章 关联,(一)简述产业关联的涵义、产业关联方式和类型。,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托或基础,以及产业间相互依托的不同类型。 产业间联系的纽带是指不同产业之间是以什么为依托连接起来,这种产业间连接的不同依托就构成了产业间联系的实质性内容。主要的纽带有:1.产品、劳务联系;2.生产技术联系;3.价格联系;4.劳动就业联系;5.投资联系。 产业间联系方式的类型主要有:1.单向联系与多向联系;2.顺向联系和逆向联系;3.直接联系与间接

3、联系。,第七章 关联,(二)简述投入产出表中“中间需求部分”、“最终需求部分”、“毛附加价值部分”的经济含义。,中间需求部分,亦称为内生部分,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它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一个国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相互提供中间产品的依存和交易关系。因此,这一部分横向各产业和纵向各产业的排列是相互对应的。横向的数据表示某一产业向包括本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提供其产出的中间产品的状况,也就是所有产业生产中所需该产业产品的情况,亦即中间需求情况。纵向的数据表示某一产业生产中向包括本产业在内的各产业购进中间产品的状况,也就是所有产业向该产业的中间投入情况。,第七章 关联,最终需求部分,亦称“

4、外生部分”。它反映各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成为最终产品那部分的去向。最终产品的去向,即最终需求,大致分为三部分的流向:一是消费部分,具体可分为个人消费与社会消费两部分,前者是指家庭消费的总和,后者是指公共福利、社会保障、政府等行政性支出的各种社会性消费;二是投资部分,是由固定资产更新与新增固定资产两部分构成,其中新增固定资产又可分为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三是出口部分。 毛附加价值部分,也是一种“外生部分”。这部分包括两块:一块是各产业部门提留的折旧;另一块是各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内实现的净产值(附加价值),亦即新创造的价值。净产值又可分为劳动者报酬和社会纯收入两部分。所以,毛

5、附加价值部分反映了各产业提取折旧基金的价值及其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价值构成,以及国民收入额在各产业部门间的分布比例。,第七章 关联,(三)简述实物型、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及其平衡关系。,实物型投入产出表是以产品的标准单位或自然单位计量的。用于显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主要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即这些主要产品的生产、使用情况,以及它们之间在生产消耗上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中的平衡关系式主要有两个:(1)总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 (2)劳动力总量=各产品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之和。 最常用的是用统一货币单位计量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每一纵列反映了相应产业部门的投入构成,其总计就是总投入。横行数字是

6、各行业的产出结构,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产出,并反映了这些产品的销路或分配去向。每一横行的总计即为相应产业部门一定时期内(一年)的总产出。,第七章 关联,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可以按行、按列,以及在行与列之间分别建立起平衡关系,这些平衡关系主要有:(1)各行的平衡关系是:各行的中间产品+各行的最终产品=各行的总产品。这些平衡关系反映了各产业部门产品的流向。(2)各列的平衡关系是:各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各列新创造价值=各列的总产值。各列的平衡关系说明了各产业部门的价值形成的产出过程,反映了每一产业部门的产出与各产业部门为之投入的平衡关系。(3)行与列之间还存在如下平衡关系:第一,横行各产业部门的

7、总产出等于相对应的同名称的纵列各产业部门的总投入。第二,最终产品总量等于国民收入总量和固定资产折旧总量之和,即最终需求部分和毛附加价值部分相等。,第七章 关联,(四)什么是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其经济含义是什么?,直接消耗系数又叫投入系数,其经济含义是生产单位j产品所直接消耗的i产品的数量。其计算方法是依据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将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品去除它所消耗的各种投入要素分量。 完全消耗系数是直接消耗联系与间接消耗联系的全面反映。其经济含义是指某产业部门单位产品的生产,对各产业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和间接消耗量的总和。也就是说,完全消耗系数等于直接消耗系数与间接消耗系数之和。,第七章 关联,

8、(五)简述产业关联静态分析的主要内容。,里昂惕夫作为产业关联理论的杰出贡献者,其创立的投入产出法有效地揭示了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的量化比例关系,因此,人们将产业关联理论称为投入产出理论。 投入产出法成为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它是研究国民经济体系中或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产业部门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然而它不仅仅局限于分析产业间联系,还可以利用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有关数量比例去研究国民经济中的其他方面的问题。 投入产出法就应用于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产业联系分析来说,是通过编制棋盘式的投入产出表和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构成一个模拟现实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产品的相互“流入”、“流出”的

9、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数学模型,来分析各产业间的各种重要比例关系。,第七章 关联,(六)简述“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在产业关联分析中的作用。,所谓中间需求率,即某一产业的中间需求率,是指各产业对某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与整个国民经济对该产业部门产品的总需求之比。这个指标反映了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品中有多少作为中间产品,即原材料为各产业所需求。中间需求率越高,表明该产业部门就越带有原材料产业的性质。依据中间需求率,就可比较精确地计算出各产业部门产品用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从而较准确地把握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某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率是指该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

10、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之比。中间投入率指标反映各产业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需从其他各产业购进的原料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所以,某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越高,该产业的附加价值率就越低,高“中间投入率”产业就是低附加价值率产业部门,反之亦然。,第七章 关联,反映产业关联程度的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指标,其在产业关联分析中的作用在于: 第一,可较准确地确定按不同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划分不同产业群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同地位。 第二,可较清楚地显示各产业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不同程度。 第三,可揭示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的“有序性”。,第七章 关联,(七)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基本工具有哪些? (

11、I-A)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对产业波及效果进行分析,主要使用三个基本工具:实物型和价值型的投入产出表;投入系数表;逆阵系数表。 逆阵系数表的系数就是(I-A)中的每个元素,逆阵系数表在这里是专门用来计算波及效果总量的系数表。逆阵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当某一产业部门的生产发生了一个单位变化时,导致各产业部门由此引起的直接和间接地使产出水平发生变化的总和。,第七章 关联,(八)简述产业波及效果的时滞现象。,产业波及效果的时滞,是指某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动导致其他产业的变动并不立即反映在产出量的变化上。或者说,某产业最终需求变化引起其他产业产出量的变化有一个时间过程。这个时间过程的长短,往往在不同的产业、不

12、同的经济循环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如繁荣时期和萧条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这种差异往往是由于“库存”的存在而发生的。在需求增加时,多半首先反映在库存的减少上。这样,由某产业最终需求变动导致的波及效果,由于库存的存在而被中断或减弱。反过来,当库存不足以满足波及要求的需求增加,而生产又不能马上增加时,需求变动造成的波及效果可能表现为价格的上升。显然,上述库存的缓冲作用表现在投入产出表的最终需求的库存栏里,中间需求、中间投入矩阵是无法反映这种经济变动的。因此,在产业波及效果分析时,要考虑时滞现象,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第七章 关联,(九)简述产业波及效果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产业波及效果的现状分析,是指对现时

13、的产业间波及效果进行分析,它基本上不涉及未来情况的预测分析。其实质是运用逆阵系数从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中引申出有关系数,来认识产业波及现状的有关规律。 主要内容包括: 1.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任何一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通过产业间的联系方式,必然要影响到或受影响于其他产业的生产活动,这种相互影响就是波及。在这里,把一个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叫作该产业的影响力;把受到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叫作该产业的感应度。不同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各异。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的大小,分别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表示。,第七章 关联,2.生产诱发系数及生产的最终依赖度。生产诱发系数是用于测算各产业部门的

14、各最终需求项目(如消费、投资、出口等)对生产的诱导作用程度。通过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到的相应的生产诱发系数表可以揭示和认识一国各最终需求项目对诱导各个产业部门作用的大小程度。生产的最终依赖度是用来测量各产业部门的生产对最终需求项目的依赖程度大小,也就是说最终需求对各产业生产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程度就是生产的最终依赖度。 3.综合就业系数和综合资本系数。某产业的综合就业系数的经济含义是,该产业为进行1个单位的生产,在本产业部门和其他产业部门直接和间接需要的就业人数。某产业的综合资本系数的含义是,该产业为进行1个单位的生产,在本产业部门和其他产业部门直接和间接需要的资本。,第七章 关联,(十)简述价格波

15、及效果的含义,怎样进行价格波动及效果的预测分析?,价格波及效果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某一产业或某些产业的产品价格变动对其他产业产品价格变化带来的全部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这就是该产业或该产业产品价格变化的波及效果。第二,是指某一或某些产业的工资、利润、折旧、税金等变动对各产业部门产品价格变动带来的全部影响。 假设第n部门的产品价格要提高Pn,通过下列公式可以计算其对其他n个产业部门产品价格的全面影响。,第七章 关联,第七章 关联,式中:P1,P2,Pn-1是由于第n产业部门产品价格提高Pn,而使其他n -1个产业部门产品价格的相应提高幅度;bn1,bn2,bnn为(I-A)逆阵中第n行的各系数值; 表示由第n产业产品价格提高Pn后, 对其他n-1个产业部门价格的直接影响(因为是通过直接消耗系数计算出来的);再乘上(I-An-1),则表示对n-1个产业部门产品价格的直接与间接的全部影响。,第七章 关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