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大题提分讲义与练习(二)小说、传记(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207726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语文大题提分讲义与练习(二)小说、传记(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届高考语文大题提分讲义与练习(二)小说、传记(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届高考语文大题提分讲义与练习(二)小说、传记(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届高考语文大题提分讲义与练习(二)小说、传记(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届高考语文大题提分讲义与练习(二)小说、传记(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语文大题提分讲义与练习(二)小说、传记(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语文大题提分讲义与练习(二)小说、传记(含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说+传记大题精做二精选大题例1:(安徽淮南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火眼金睛侯发山大高是河洛地区远近闻名的杂技演员。一般杂技演员都有绝招,否则,难以在这个行当里混,一招鲜,吃遍天嘛。可能大家都看过“口中喷火”的杂技,演员嘴里能喷出长长的火龙,或一团一团的火球。大高早就不玩这个了。按他的说法,这个是初级的,他玩的是眼中喷火,两股火苗从眼睛里喷出,像两条火蛇一样,而且,不是直线飞射,带拐弯的,像是舞蹈着的火龙。想想就很精彩,刺激。当初,这个杂技没名字,传得久了,大家就叫它“火眼金睛”。大高有个徒弟叫阿三。说是徒弟,其实就是个跟班打杂的,跑跑腿,搬搬道具。阿三一直想

2、学习“火眼金晴”,这也是他当初拜大高为师的原因,大高没有答应。问的次数多了,大高就告诉阿三,说眼里喷火是所有火术表演中最危险的,演员必须具有高超的技艺,竭尽所能去保证自身和周围观众的安全。因为表演过程需要火焰、易燃物和有毒燃料的参与,一不小心非死即伤。这话说得语重心长,阿三却不以为然,以为大高自私,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跟老辈子那些师傅一样,都要留一手。死了张屠户,不吃带毛猪。阿三耳濡目染,加上偷偷观看师傅练习,也学得八九不离十。私下里,阿三瞒着师傅训练。阿三练习的时候,没有使用燃料,他倒不是怕危险,怕被师傅发现,就用水来替代燃料练习,练习的重点是如何控制喷射的方向和连贯性。这天,阿三的

3、老父亲老树来看望阿三。阿三正在配燃料(这个配方大高倒没有隐瞒,每次表演都安排阿三配制),当晚有一场表演,阿三不敢怠慢。老树看到地上滚落的空酒瓶,顺嘴问道:“用酒代替燃料? 咋不用汽油和酒精呢?”阿三说:“师傅说过,汽油和酒精是最危险的,千万不能使用,一不小心就会烧伤演员。”老树问阿三:“你还没学会火眼金睛?”阿三哀怨地说:“师傅不教我。”老树叹口气,好久,才恨恨地说:“当年我送你到这里,就是为了学习这个独门绝技。”来源:Z|xx|k.Com阿三说:“我偷偷学着呢。”“阿三,阿三。”前台大高在喊。“来了,师傅!”阿三应答着出去了。大高说:“阿三,今天晚上你表演火眼金睛。”“师傅,我,我”阿三有点

4、不自然,莫非师傅知道自己偷学的事儿?大高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拍了拍阿三的肩膀,说:“今天不是你老父亲来了吗? 你就好好给他老人家表演一番,我知道你能行的。不慌张,我给你当助手。”“师傅”阿三的不自然很快被感动代替。接下来,大高就给阿三讲解了几个要点,然后鼓励他上台表演。就这样,阿三几个跟头的热身之后,开始正式表演“火眼金睛”。没想到,两股火苗刚从阿三的眼里喷出,只听阿三“啊”地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不停地在大桌上翻滚阿三的两只眼睛着火了!大高明白过来后急忙扑火。后来,阿三被送往医院,性命无忧,两只眼睛给烧毁了。阿三的父亲老树要到官府告大高。大高求情道:“阿三残废了,今后怎么生活? 不如让他跟着我,

5、我保证一辈子照顾他,并教他几个能够养活自己的杂技。”老树想了想,也就答应了。后来,师傅两人无意中说起那次意外。大高说,那次燃料被人更换,添加了汽油。阿三大吃一惊,气愤地说:“师傅,果真如此?您怎么不报官啊?”“没有证据,报官也没用。”大高说罢,长叹一声。其实,大高已经猜测到,那次从中做手脚的是阿三的父亲老树,害怕自己吃官司,来了个恶人先告状。大高知道,一旦猜测被证实,老树的牢狱之灾是免不掉的。阿三呢? 他如何接受这个现实?所以,大高没有报官。有一次回家,阿三跟父亲老树说起这事。老树默了半天,才说:“阿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后你要好好待你的师傅!”阿三懵懂地点了点头,感觉这天父亲跟往常不一样

6、,有点怪怪的。不过,自从阿三的眼睛失明后,大高再没表演过“火眼金睛”,以致于到了今天,这门杂技也就失传了。(节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6期)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叙事巧妙,开篇入题,简单的一句“大高是河洛地区远近闻名的杂技演员”,便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B“说是徒弟,其实就是个跟班打杂的,跑跑腿,搬搬道具”,既暗示了阿三没学到“火眼金睛”绝技的原因,也为下文情节发展做了铺垫。C大高认为没有证据,报官也没用,所以他虽然怀疑老树在燃料中做了手脚,却只好无奈地作出了不报官,自己一辈子照顾阿三的选择。D小说的语言特色鲜明,巧用

7、俗语,朴实无华而又极富表现力,像文中的“一招鲜,吃遍天”“死了张屠户,不吃带毛猪”,读来自然亲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却只好无奈地作出了不报官”分析错误。原文说到“其实,大高已经猜测到,那次从中做手脚的是阿三的父亲老树,害怕自己吃官司,来了个恶人先告状。大高知道,一旦猜测被证实,老树的牢狱之灾是免不掉的。阿三呢?他如何接受这个现实?所以,大高没有报官”,可见大高不报官

8、不是出于无奈,而是知道了真相,为阿三和他的父亲着想。故选C。2小说开头描写杂技“火眼金睛”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通过奇特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杂技的精彩刺激,激发读者阅读兴趣;通过对杂技逼真神妙的描绘,表现师父大高幻术技艺的高超;通过制造故事悬念,为后文阿三偷学杂技埋下伏笔。【解析】本题考查段落结构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有些时候也要注意语言表达)。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其中结构上的作用有: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小说开头描写杂技“火眼金睛

9、”,原文说“两股火苗从眼睛里喷出,像两条火蛇一样,而且,不是直线飞射,带拐弯的,像是舞蹈着的火龙。想想就很精彩,刺激”,从“像两条火蛇一样、像是舞蹈着的火龙”“很精彩,刺激”可见这段描写通过奇特形象的塑造,对杂技逼真神妙的描绘,表现了杂技的精彩刺激,同时也表现师父大高幻术技艺的高超。结构上可从和下文的情节的关系角度分析。主要是为后文阿三偷学杂技埋下了伏笔。还可从读者感受角度分析,激发读者阅读兴趣。3自从阿三的眼睛失明后,大高为什么再没表演过“火眼金睛”?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来源:Z,xx,k.Com【参考答案】大高对阿三眼睛失明心存愧疚,不愿再因这个绝技而联想到阿三的意外,所以他

10、不再表演这门绝技。阿三因这个绝技而失明,他怕再表演会引起阿三伤心,为了不再刺激阿三,他不再表演这门绝技。阿三眼睛失明使他意识到这门绝技的危险,为了不再让类似事件发生,他宁可让绝技失传也不再表演。火眼金睛在文中暗指大高心明眼亮,看透人性的黑暗,这些让他失望,使他放弃了绝技,回归内心的平静。来源:学科网【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题干要求分析“自从阿三的眼睛失明后,大高为什么再没表演过火眼金睛?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文中对于大高为什么再没表演过“火眼金睛”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考生要根据文中的一些叙述来分析原因。如文章一开始就说“大高就告诉阿三,说眼里喷火是所有火术表演中

11、最危险的,演员必须具有高超的技艺,竭尽所能去保证自身和周围观众的安全。因为表演过程需要火焰、易燃物和有毒燃料的参与,一不小心非死即伤”,可见这次阿三眼睛失明使他意识到这门绝技的危险,为了不再让类似事件发生,他宁可让绝技失传也不再表演。同时阿三因这个绝技而失明,他怕再表演会引起阿三伤心,为了不再刺激阿三,他不再表演这门绝技。对于阿三的意外,大高是知道原因的,“其实,大高已经猜测到,那次从中做手脚的是阿三的父亲老树,害怕自己吃官司,来了个恶人先告状。大高知道,一旦猜测被证实,老树的牢狱之灾是免不掉的。阿三呢? 他如何接受这个现实”。试想“火眼金睛”这么危险、这么高难度的杂技表演,大高却鼓励向来没有

12、实战过的徒弟阿三上场表演,谁又敢不认为是大高看穿了阿三父亲老树的鬼把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城府如海、心机阴暗地有意为之呢?所以也有可能大高对阿三眼睛失明心存愧疚,不愿再因这个绝技而联想到阿三的意外,所以他不再表演这门绝技。也有可能,大高通过这件事情看透了人性的黑暗,这些让他失望,使他放弃了绝技,回归内心的平静。例2:(黑龙江牡丹江第一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守卫长空的“幕后英雄”不管是零下30的严寒,还是40的高温;不管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还是乘风破浪的军舰里,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本水主持研制的导弹在哪里,他就会出现在哪里。当堪称防空“杀手锏”的

13、低空超低空防空导弹在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初露峥嵘时,于本水默默地注视着这激动人心的一幕,禁不住泪流满面。只因为青年时代“一定要为国家研制先进的武器装备”的梦想,于本水将全部身心都献给了我国的导弹事业。不寻常的英华大辞典于本水的书架上摆着一本英华大辞典。它可是于本水的“宝贝”,来历非同寻常。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U-2高空侦察机经常来我国上空偷偷侦查,被我防空导弹击落后,又伺机机动逃逸,即制导雷达一开机,它便机动逃出防空导弹杀伤区。空军司令部要求国防部五院帮助解决这一难题。于本水作为课题负责人,带领研究小组昼夜攻关。最终,他们拿出了一套被空军指战员称为“近快战法”的有效方案。他清晰地记得,196

14、3年11月1日,地空导弹二营首次用“近快战法”击落一架美U-2飞机。此次战斗后,“近快战法”便向地空导弹部队推广。于本水也因此荣立三等功,奖品就是这本英华大辞典。八年磨一剑1980年,于本水被任命为主任设计师,开始低空超低空防空导弹的研制工作。面对新型号研制任务,他参考国内外经验,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制定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案。他主张飞行试验是防空导弹研制阶段的重要环节,试验状态多、周期长、费用高。因而,从1982年开始,就在某试验基地开展各阶段飞行试验。“没有到过茫茫戈壁的人,恐怕很难想象季节交替之时黄沙漫天的恶劣天气,也难以体会到生活在这里的艰辛。”于本水说,那是他人生中难得的记忆。“为了一个

15、共同的目标,试验队的同志们远离京城和亲人,来到荒漠戈壁,相互之间结下了胜似亲人的感情。”在长达8年的研制过程中,于本水带领设计师队伍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1992年11月,该型低空超低空防空导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自己养“鸡”下“蛋”1991年的海湾战争震动了中国高层。他们意识到,中国军队的作战思想、军事装备与先进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国防重点必须放到发展航天事业上。于本水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靠进口外国武器并不现实。为研制适应现代国防需求的第三代导弹,经验丰富的于本水再次挑起大梁,承担起型号总设计师的重任。他带领队伍,通过充分研究国内外相关型号,结合中国自身特点,完成了我国首套“单车集成”设计。2002年,68岁的于本水将总设计师的接力棒交给了其他人,自己则担任该导弹型号顾问。不过,他的心从未离开这个凝结着他多年心血的型号。靶场飞行试验,他亲临现场,帮助把关分析问题;飞行试验故障,他花了大量心血,帮助团队进行故障分析最终,该型号导弹研制成功并交付相关用户,得到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增强了国威和军威。“中国是个大国,不能只买外国的鸡蛋,我们必须学会自己养母鸡,下鸡蛋。”于本水希望,我国能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认真研究国情,实现防空导弹“弹族化+智能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防御武器技术的发展道路。目前,我国已建立覆盖“空海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