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5_26”尧山景区观光缆车事故抢险救援战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720739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5_26”尧山景区观光缆车事故抢险救援战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西桂林“5_26”尧山景区观光缆车事故抢险救援战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西桂林“5_26”尧山景区观光缆车事故抢险救援战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西桂林“5_26”尧山景区观光缆车事故抢险救援战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西桂林“5_26”尧山景区观光缆车事故抢险救援战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5_26”尧山景区观光缆车事故抢险救援战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5_26”尧山景区观光缆车事故抢险救援战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2 年度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抢 险 救 援 战 例 研 讨 班 资 料广西桂林“526”尧山景区观光缆车事故抢险救援战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消防总队2012 年 5 月 26 日 9 时 50 分,广西桂林市尧山景区索道发生故障,全部观光缆车突然停车,78 名游客滞留在半空中。桂林市公安消防支队接警后,先后调集东江、特勤等 7 个中队及支队全勤指挥部、机关干部共 116 名官兵,17 辆各类救援车辆赶赴现场施救。同时,调集公安、安监、卫生、旅游、武警及民兵预备役等部门共202 人配合救援行动。16 时 30 分,观光缆车上的 78 名被困游客全部被安全救出,救援人员和被困游客无一伤亡,救援工

2、作圆满完成,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一、基本情况(一)景区及索道基本情况尧山位于桂林市东郊,距市中心 8 公里,主峰海拔 909.3 米,是桂林市区最高山峰,为喀斯特岩溶地貌。尧山景区设观光索道,全长 1416.18 米,高差 427.2 米,索道设置有塔架 26 个,配置缆车2175 个,单向运行时间为 20 分 38 秒,每小时客运送量为 1072 人。索道下方山路崎岖、丛林密布,缆车与地面最大高差达 36 米。(二)气象情况天气情况:多云转阵雨,最高气温 27 摄氏度,最低气温 16 摄氏度,风力 3 级。二、事故特点(一)社会影响大。此次救援,被困游客多达 201 人。被困人员除内地游

3、客外,还有 40 名美、法、韩等外籍游客和台湾同胞,若不能及时成功处置,将对桂林城市形象以及桂林旅游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二)救援现场复杂。救援现场地形复杂,雨天山路湿滑、泥土松动,并伴有大雾,救援人员需要在深坑、陡坡、丛林中徒步携行器材,行进速度受限。另外,被困游客心理情况复杂,由于长期被困高空,易产生畏高、恐惧、焦躁、激动的心理情绪,影响救援行动。(三)救援难度大。救援作业点多面广,跨度大,整个救援现场跨度超过 1000 米,高差超过 400 多米,救援涉及到的缆车多达 46部。实施救援时,作业空间高,救援人员在缆绳或缆车开展救援作业,救援作业空间有限,操作不便,部分救援器材使用受限。

4、(四)救援时间长。此次救援涉及范围广,被困人员多,救援难度大,加上尧山索道位置的特殊性,交通不便,救援人员开进困难。同时,由于交通限制,救援器材装备运输困难,这些因素造成整个3救援行动时间跨度比较长。三、抢险救援经过(一)力量调集10 时 49 分,桂林支队指挥中心接警后,先后调集东江、特勤、象山、瓦窑、北门、灵川、临桂 7 个中队和支队全勤指挥部共 17 辆救援车、116 名官兵赶赴现场实施救援。同时,支队立即提请桂林市政府紧急调集公安、安监、卫生、旅游、武警及民兵预备役等部门共 202 人到场协助救援。(二)侦察询情、迅速施救11 时 20 分,东江、特勤中队到达现场。指挥员立即组织官兵侦

5、察询情,向景区负责人和导游询问了解缆车故障发生的原因、人员被困数量、国籍、被困位置等基本情况。经初步侦察发现,索道缆车上有大量游客被困,部分先期自救成功的游客因找不到下山道路,被迫滞留在山上。东江、特勤中队救援人员迅速展开救援行动,采取了安抚、引导、疏散等措施,由索道下站沿着索道向上组织搜救被困人员。(三)统一指挥,全面展开11 时 30 分,支队全勤指挥部等救援力量相继到达现场,并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在了解现场基本情况后,按照“先近后远,先易后难” 和优先救助老弱病残 妇女儿童的原则,确定了现场救援措施,明确救援人员的职责分工,将救援力量划分成 7 个救援小组,从索道两端梯次展开救

6、援。4在索道上部战斗段, 瓦窑、象山、北门组成 3 个救援小组从山顶的索道上站由上至下对缆车上的被困游客实施救援,并安排安全员在山顶索道控制室监控索道设备的检修和运行情况,防止机械突然运行对救援人员造成伤害。在索道下部战斗段,东江、特勤组成 4 个救援小组由下至上,引导疏散滞留人员,并对缆车上的被困游客实施救援。同时,救援现场成立了后勤、政工、通信、宣传等 4 个保障小组,为整个救援行动提供战斗保障。11 时 45 分,市委常委、副市长陈丽华,市委常委、秘书长张晓武等领导到达救援现场,随即成立了由陈丽华副市长担任总指挥的现场救援指挥部,指挥整个救援行动。(四)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全力施救各救援

7、小组根据战斗部署分别向救援区域开进,由于山路四周有的灌木丛林密布、荆棘丛生,有的岩石密布,错落不平,有的则泥土湿滑,严重阻碍了救援行动开展。一线参战官兵相互配合,采取肩扛背托、扶地前行等方式把装备携带至战斗区域,利用多种方式展开救援行动。一是攀爬救人。主要针对对缆车塔架近端的救援,救援人员爬上塔架,在塔架上做好固定保护措施后,与地面的救援人员协同配合,利用绳索,将附近缆车上的被困游客转移至地面。二是绳索救人。主要是通过手掷或携绳攀爬至缆车,通过缆车制作支点,由地面救援人员操控,用绳索将被困人员缓降至地面。三是拉梯救人。主要针对距离地面 10 米以下的缆车救援,救援人员利用景区索道专用救援伸缩拉

8、梯将被困游客转移至地面;四是5救生软梯救人。主要针对距离地面 30 米以内的缆车救援,救援人员携带绳索攀爬至缆车,再通过吊升的方式将救生软梯吊升并固定在缆车上,指导被困人员转移至地面。五是缓降器救人。主要针对缆车距离地面 10 米至 30 米的救援,救援人员携带缓降器攀爬至缆车上,安装好救生缓降器,将被困游客缓降至地面。六是抛投器救人。主要是针对距离地面超过 30 米的缆车救援,救援人员利用抛投器,将主绳和辅绳抛投至被困游客附近,指导被困游客系好绳结,降至地面。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救援人员分别从在 2 至 13号、22 至 26 号塔架附近成功救出 53 名被困游客。(五)加快进度,全面推进13

9、 时 30 分,根据技术人员的建议,检修后的索道开始尝试运行。5 分钟后,景区索道控制室反馈,观光缆车仍然无法正常工作。由于仍有 25 名游客分别被困在 14 架缆车上,且所处位置地理环境复杂,加之又骤降大雨,使救援行动更加困难。根据救援实际情况,指挥部决定将所有救援力量改编成 17 个救援小组,每组 6 名官兵,分散到被困游客缆车下,实施点对点救援。为准确掌握救援进度,指挥部要求各救援小组每救出一名游客立即上报,一旦作业点救援任务完成,立即就近增援临近的救援小组。同时,各保障小组加强对一线参战官兵的保障,及时补充食品、饮水、装备到救援一线。16 时 30 分,在全体参战官兵努力下,通过攀爬救

10、人、绳索救人、救生软梯救人、缓降器救人、抛投器救人等方法,最后被困在614 至 15 号塔架缆车上的 6 名游客和 18 至 23 号塔架缆车上的 19名游客先后被成功救出。至此,救援人员成功从缆车上营救出 38名大陆游客、22 名台湾游客、16 名韩国游客、1 名法国游客、1 名美籍华人共 78 名游客,引导疏散游客 123 名,救援任务圆满完成。四、经验体会这起索道事故救援行动,在桂林消防救援史上尚属首例。全体参战官兵克服救援现场地形复杂,天气恶劣、被困游客多、救援区域广、救援作业面狭小、危险性大等不利因素,仅用 5 小时 10 分钟就将 78 名被困游客成功救下。总结这次救援行动,有以下

11、几点体会:(一)反应迅速,战斗展开快此次救援涉及外籍游客,社会影响面大。事故发生后,支队第一时间调集城区所有中队赶赴现场,同时针对索道救援,加强了防坠落辅助部件、安全吊带、绳索、缓降器、救生软梯、抛投器等救援器材的调集。初战救援力量到场初步侦察后,坚决贯彻“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及时就近展开救援行动。在支队全勤指挥部到达现场后,所有救援力量能严格按照指挥部的战术调整部署,迅速从索道两端展开救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和市公安局等领导亲临一线指挥,迅速调集社会力量参与救援,形成了“以消防为主攻力量,政府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救援体系。(二)组织指挥科学合理,保障措施有力7根据现场

12、救援情况,指挥部有效地将参战力量分成了 17 个救援小组,每组编配 6 名官兵,并在每个救援小组中设置了安全员和联络员,消防官兵在救援过程中分工明确,各救援小组配合紧密。各保障小组按照分工不断深入一线,及时向救援人员供给食品、饮水和装备,整个救援行动保障有力。(三)救援科学高效,充分发挥装备优势结合尧山景区索道实际情况,参战官兵灵活运用战术,按照“先近后远 、先易后 难” 和优先救助老弱病残 妇女儿童原则,采取分段作业、重点推进、点对点救援的战术措施科学施救。参战官兵救援中充分使用大量的现有装备,如两节拉梯、单杠梯、救生软梯、防坠落辅助部件、安全吊带、救生缓降器、救生抛投器、手持扩音器、多功能

13、担架、折叠式担架等,并通过器材装备联用、攀爬横渡等方法实施救援。(四)英勇顽强,战果显著此次救援,范围广、时间长、任务重、难度大、影响深,全体参战官兵克服了救援任务重、体力消耗大的不利影响,成功营救出78 名游客,引导疏散游客 123 名,圆满完成任务,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公安机关领导高度评价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充分展示了消防铁军攻坚克难的能力,打造现代化消防铁军成果得到了充分印证。(五)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会联动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充分利用索道专用救生广播循环播放,8稳定被困游客情绪;通过导游协助救援人员指导外籍被困游客配合救援行动;发挥景区索道技术人员的优势,指导配合、协同救援;发

14、动公安、交警协助救援人员做好保护措施、并进行警戒、道路疏导;配备医务人员到各救援小组中,及时为获救的被困游客采取急救措施。五、存在不足及改进措施(一)信息传递不够顺畅在救援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天气及地形条件对通讯造成的影响,尧山景区为桂林电视发射台所在地,对讲机及手机通讯受到干扰,部分区域通信不畅。今后,要进一步加强通信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在通讯受干扰的情况下,事故现场前后方仍能够保持通信畅通,保证信息反馈和作战指令的准确传递。要加强卫星图像传输系统的建设,发挥海事卫星电话的作用。有条件的,可以现场调集移动公司的保障车到现场增强信号。(二)器材装备运用不够高效此次缆车事故救援,官兵携带的装备没有

15、在救援中得到充分运用。一是手持扩音器没有及时利用,在救援过程中大部分救援小组是通过人工喊话,效果又不明显。二是没有运用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能测量到缆车与地面的高度及其他相关数据,给救援人员使用装备,特别是判断绳索长度提供参考依据。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配齐配强装备,加强各级指挥员对救援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专业训练水平。一是要根据辖区救援任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购9置部分适用于缆车救援的器材;二是要继续探索以现有装备处置观光缆车事故的方法,加强器材装备革新力度;三是深入研究在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的条件下,如何解决官兵行进受阻及器材携行的问题,真正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三)个人防护有疏漏一是部分官

16、兵没有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在做绳索保护时未戴救援手套,在山路行进时没有考虑到佩戴护肘、护膝。二是部分官兵着灭火防护服登山救援,在雨天路滑的情况下,存在不安全的隐患。今后,我们将扎实抓好作战训练安全专项教育活动,组织官兵认真学习抢险救援勤务规程和作战训练安全要则,使官兵切实掌握在抢险救援中的个人防护要求,严守操作规程。同时不断加强实战演练,强化官兵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四)应急联动体系不够完善消防官兵是打攻坚战的主要力量,应集中优势兵力到救援一线,但实际救援过程中,部分官兵却承担了引导被困游客下山的任务,没有把攻坚力量放到关键的位置。在对外籍游客的救援中,语言上的障碍给救援行动造成困难,且外籍游客乘坐缆车相对分散,通过个别导游配合并不能满足救援现场需要,应考虑由有关部门调派翻译到现场配合救援行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推动政府完善各类灾害事故处置的应急联动体系,充分考虑在特殊条件下社会力量补充调派,在救援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社会参战力量的职责分工,增强政府各部门间协同配合,提高事故处置能力和救援效率。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