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8720664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3.3 老子之道与中庸我们认为,孔子和儒家中庸之道的深层涵义,在很大程度上与老子的自然之道相通。甚至是有所继承和借鉴。老子吸收了自古以来的中道思想,提倡“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主张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主张效法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反对“损不足以奉有余”; 主张“持而盈之,不如其己”;主张 “不如守中”。孔子受前人(包括老子在内)中道思想的启发,发现中庸是一种值得挖掘和提升的概念,试图在哲学的层面对中庸进行重新的诊释和建构,但孔子并未完成中庸的哲学建构。前面讲了,在郑玄、程颐、朱熹等人看来,孔子所讲的中庸即“天命所当然”的“天下之正道”和“常道” 、 “

2、定理” 。而老子“道”最主要的意思就是指客观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守的宇宙总规律。作为“天下之正道” 、 “常道”的中庸之道与老子这种宇宙规律之道在本质上是完全相通的。老子认为:“道”标志着宇宙变化的有序性,即规律。这个世界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事物的运动变化遵循着各自的规律。规律的最大特征就是具有普遍性的意义。那么什么状态是事物最普遍的状态呢?事物的中正之道就是最能代表事物本来面目的一种状态。老子提出的作为宇宙总规律的“道” ,可以理解为程颐所讲的“天下之正道”;而老子的 “德”是指万物的本性,即每个事物自己的那部分规律,其实是具体事物自身的“道” 。那么,宇宙的“道”生养万物之后,万

3、物又各有其自己的“道” ,所以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消亡,各有自己恒定的规律,即“常道” 。事物的任何运动变化遵循着这些代表普遍规律的“常道” 。老子深感这种规律的不可言说,借“道路”的“道”对这种规律和运动做了大致的描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说到万事万物最一般的状态,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在老子看来, “道”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曰“反” 、二曰“常” 。 “反”即“返” ,也就是说, “道”生万物,然后万物消亡之后又都复归于“道” ,这个“道”就是事物最本性的“中”的状态。所谓“常” ,是指规律这

4、种“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自然本性,万事万物最终都将回到这种最本性的虚静状态。所以老子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回复到事物的本性,这才叫做“常” 。万事万物不管如何变化,总归脱离不了它们自身的规律,而这种规律就是一种中正、恒常的“中道夕、 “正道” 。朱熹解释“中庸”时说“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就是说中庸之道乃天命所成的宇宙万物自身精微极致的规律之道。老子第五章说:“天地之间,其犹真禽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若守中。 ”对其中“不若守中”一句的解释,历来颇具争议。有两种解释比较普遍,第一种观点认为“中”乃“冲”的网坏, “不如守中”本应为“不如守

5、冲” 。如陈鼓应先生引严灵峰“中字疑系冲字之网坏,失去水旁,校者不察,遂改为中” ,一说,把“守中”解释为“守冲” ,表示持守虚静的意思。第二种观点认为“守中”即悟守中正之道,即“无为”之道。如蒋锡昌说:“此中乃老子自谓其中正之道,即无为之道也。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守之即守道 ,亦即此文守中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言人君有为则速穷,不如守清静之道为愈也。 ”我们认为老子的“不如守中”的“中”实质上是指虚静无为的“中正之道”两者把“中”都最终解释为“虚静”或者“清静” “无为”的状态,有一定的道理,基本意思都一致,都符合老子的思想主旨。但把“中”解释为“冲”实属臆

6、测,不足以服人。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中庸的本义是指“天下之正道”和“常道” 。万事万物的“正道”就是事物的本性,万事万物的“常道”就是不为而自然的运动规律,这就是老子的“中正之道” 。保持了万事万物的本性,烙守了万事万物自然的发展规律,就能够使万事万物处于一种最原始本真的、顺“天命所当然”的中庸状态。那么,老子的“不如守中”的“中”正是万事万物发展过程中这种最原始本真的中庸状态。守住了这个本性的“中” ,就等于掌握了事物最普遍的发展规律和状态。所以,各注家把“守中”最后都解释为“持守清静”和“无为” ,这是符合老子的基本思想的。我们理解老子“不如守中”的意思时,往往容易陷入字面意义的考证而忽视

7、了中庸思想在老子“道”中的体现。再加上人们习惯性地把中庸思想贴上儒家和孔子的标签,从而不会把它和老子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如张默生,他甚至悟出:“老子则不然,他说的中字,是有中空的意思,好比臭禽没有被人鼓动时的情状,正是象征着一个虚静无为的道体。 ”但是,他没有把这种“虚静无为的道体”和中庸的实质联系起来,原因就在于他认为中庸思想只是儒家独有。所以他在这段话的前面说:“ 不如守中的中字,和儒家的说法不同,儒家的中字是不走极端,要合乎中庸的道理。 ”其实,儒家的“中庸”本身就脱胎于老子普遍规律意义上的“道” ,既代表了事物最普遍的状态,也表示最能反映事物一般特征的原初状态。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

8、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儒家把“中”视为“天下之大本” ,把“和”视为“天下之达道夕。其实,儒家讲的“天下之大本” ,无非就是老子哲学中的万物之本一一道。 “中”的状态实质上也就是老子“道”的状态。而“天下之达道” ,无非就是指天下万物自生自息之规律,老子统称之为“天道” 。把握了这个“道” ,就是“致中和”了,那么天地就起到它们的作用了,万物得以自然养育。从中庸的解释来看,儒家之“中”与“和”的理论实质与老子的“道”并无二致。董仲舒曰:“德莫大于和而道莫大于中。 ”又曰:“阳之行始于北方之中而止于南方之中。阴之

9、行始于南方之中而止于北方之中。阴阳之道不同,至于盛而皆止于中。其所始起,皆必于中。中者,天地之大极也。 ”这种“天地之大极”就相当于老子所讲的先天地而生的“道” 。 中庸中提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我们仔细分析这里的“诚”的状态,就会发现:儒家的“诚”是遵从天道的,是本性的东西,能持有这种“不勉而中” 、 “不思而得”的本性的中道,就己经是圣人了。我们发现,老子心目的圣人也是这种“不思而得” 、 “从容中道”的“诚者” 。老子思想里面, “中”的思想已经蕴涵在他对道的阐述当中了,天道是不偏不倚的、天地万物自身的和谐状态,本身就是一种

10、自然的“中” ,万物处在“中”的状态的时候,就是最和谐稳定的时候。 “中庸”的状态是一种和谐的状态。指的是一件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依赖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对立统一的平衡性,是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最平常之规律。这些,老子均以“道”统称之。庄子和老子一样,也是主张持守事物“中”的标准和状态的。要进一步理解老子的“守中”思想,我们不妨联系庄子所提到的“环中”来进行说明。 齐物论篇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庄子认为道的核心在于消解是非彼此,万物一齐,而这个核心始终能处在是与非、彼与此无限

11、往复循环的圆环中央,可以应付万事万物无穷无尽的变化。老子要守的“中”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与始终处于“环中”的“道枢”相类比,老子“道”自然无为的核心规律也蕴藏在于万事万物这种“中” ,或者也可以称之为“中庸”的状态中。能始终守住“中” ,就掌握了道,就可以从容应对万事万物无穷无尽的变化。老子深知“物极则反”的道理。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走向其反面。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该持守中道。如果己经出现了极端的情况,就要用对立面来调和这种极端状态,所以要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要知白守黑,知雄守雌,知荣守辱。所以我们认为中庸之道还可以看作是老子“物极则反”思想的延伸。只有知道了“物极则反”的道理,然后才会注

12、意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必须把握事物的“中” ,执中才不至于走到事物的反面。所以老子强调“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老子认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他认为“人之道”也应该遵循“天之道” 。而当时的人之道却根本不像“天之道”那样去“损有余而补不足” ,相反却是一种“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情形。所以老子发出感叹:“孰能损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这里讲的“有道者”无疑指的是能够遵循“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的人,能够懂得“物极则反”的道理而能够执守中庸之道的人。孔子和老子一样,都主张遵循符合万物自然本性的中正之道,把烙守中道当作一种最佳的处事方法,所不同的是,孔子把老子这

13、种符合天道的“守中”原则独立为一种道德标准,从而成为孔子思想和儒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中庸说:“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者,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朱熹解释说:“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又无所忌惮也。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为什么朱熹说“中无定体,随时而在”呢?因为“中”作为一种“常道” ,它是无处不在的,也是无形无迹的。而只有具有君子之德,才可以执守中庸之道,而小人之心是无从

14、把握中庸精义的。此外,虽然孔子和老子都讲中庸之道,但是对于中庸具体的尺度还是有所区别的。老子主张顺应自然而清净无为,孔子追求克己复礼而归仁,那么在具体的社会行为上,判断其是否符合中庸的原则,老子和孔子的标准肯定是会有所不同的。这种不同也许会加深人们对老子和孔子思想对立的误解。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达到对中庸本义的共识和中庸原则的认同。最后,我们觉得特别要指出,如果我们脑子里面已经把某某思想,如中庸、仁义,如无为、隐逸,事先就规定为儒家的或者是道家的思想,那么就会影响我们对老子和孔子思想原貌的理解。因为事实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任何一种思想,都不可以简单地归之为儒家的或道家的东西。无论是在抽象的理论层面

15、,还是在具体的实践层面,老子都讲求烙守中道。老子的思想体系和中庸的内在意蕴是具有同构性的。老子“道”的思想体系中已经包含了儒家中庸理论体系的全部元素,这说明,中庸的思想不但不是孔子和儒家的专利,更有可能是部分脱胎于老子的思想体系。而这种吸收和借鉴,与孔子与老子的交往是有关系的。孔子对于老子中庸的思想和原则,的确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发展,但是还不够成熟和系统化。 中庸的成书和儒家中庸思想整个理论体系建构的最后完成,是孔子以后的事情。 孙以楷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 一书甚至认为, 中庸的作者之所以能够赋予“中庸”以清晰的本体含义,全得力于道家:“中庸”的本体含义在孔子那里还是很模糊的。给予“

16、中庸”以清楚明白的本体解释的是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对立统一,是万物之本;把握阴阳和谐,是达到大道的途径。 “中庸”合用,既指万物之本体,亦指达到万物本体之道的途径。 中庸的作者之所以能够赋予“中庸”以毫不含糊的本体含义,全得力于道家。接着,该书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庸所受道家之影响,主要是指老子。分析得很有道理,现摘录如下:(1)“中庸”概念源于道家。 老子认为万物都由阴阳两方面构成 :“万物负阴而抱阳。 ”阴阳双方和谐的存在:“冲气以为和” ,这就是中和。阴阳的和谐统一构成天地万物之本质。此即中庸之“大本” 、 “达道” 。故“中庸”源于老子的“中和” 。明于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庸不解释“中庸” ,却直接解释了“中和” 。(2)中庸开篇第一句就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性指人的本性,得之于天道故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