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含2019届新题):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专题质量检测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206437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含2019届新题):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专题质量检测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含2019届新题):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专题质量检测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含2019届新题):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专题质量检测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含2019届新题):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专题质量检测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含2019届新题):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专题质量检测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含2019届新题):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专题质量检测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含2019届新题):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专题质量检测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质量检测(十三)(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唐山期末)海国图志原本是为了打开中国人的眼睛,是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初级启蒙读物,但却被当时的中国拒绝,无意中启蒙了日本人,对明治维新起到催化作用。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富国强兵道路,反过来一次次侵略中国。海国图志在中日不同的命运,从根本上反映了两国()A对外开放的程度B思想解放的尺度C社会转型的难度D政治改革的力度解析:选C。根据题意,海国图志在中日不同的命运体现了中日在对外开放、思想解放、政治改革等方面均存在差别,社会转型包括前面三项,故选C项。2(2019合肥模拟)下图为江南制造

2、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它主要表明当时()A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C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D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解析:选C。据图中“工艺、制造,军事,医学,矿冶,机械、工程”等及其分别所占比重,并结合所学可知译书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表明学习西方注重实用科技,故C项正确。3(2019宁波十校联考)有史学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A是理想的救国方案B容纳资本主义的新文化C符合当时的国情D充斥封建主义的旧文化解析:选C。由材料可知,在当时

3、封建主义文化居主体的情况下,“中体西用”主张便于引进西方技术与文化,因而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主张,故C项正确。4(2019德阳模拟)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强调,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据此可知,康有为()A意在指出法美政治的弊端B强调民主宪政应符合国情C承认美国政体的优越性D高度肯定法国革命的功绩解析:选B。材料信息“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表明康有为认为民主宪政应符合本国国情,故B项正确。5民国初期,有学者曾说:“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呢?现在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的革命如

4、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去了灵魂,让人无所适从。”这表明该学者()A反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B思想较为保守落后C希望以传统文化稳定秩序D主张改造儒家思想解析:选C。据材料“现在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的革命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去了灵魂,让人无所适从”可知,该学者反对全盘西化,希望以传统文化稳定秩序,故C项正确。6(2019蚌埠质检)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指出,“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他还批评“中国文人”,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这表明他()A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B反对西方文化侵蚀中国传统文化C摒弃传统文化全盘吸收西方文化D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认识相一

5、致解析:选A。据材料“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他还批评中国文人,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得出辜鸿铭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故A项正确。7(2019河北省“名校联盟”质量监测)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解析:选B。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只是一篇文章,能够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有所传播,但不能说

6、明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故A项错误;根据“工人的社会”“工人的中国”“工人的世界”可知,当时的工人运动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故C项错误;一个工人的宣言单纯强调工人阶级的作用,而没有认识到占人口多数的农民阶级的作用,说明工人阶级并没有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D项错误。8. (2019湖北稳派教育高三联考)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因为()A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

7、有性质B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C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D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解析:选A。“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但没有让土地的所有权发生根本的改变,所以农民拥有土地就成为一句空话,故A项正确。9(2019盐城期中)1924年11月,孙中山以大元帅身份公布了工会条例。下面是条例中的某些条款,这些规定()A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新发展B表明其政治立场发生根本改变C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兴起D背离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向解析:选A。1924年11月,孙中山公布工会条例,保护劳工权利,表明孙中山的思想实现了升华,由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故A项正确。10(2019北京

8、海淀区期末)“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以上言论应出自()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论联合政府C论持久战D新民主主义论解析:选C。论持久战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材料中“日本的军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即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故C项正确。11(2019昆明高三调研)1950年,教育部接管了天主教会开办的辅仁大学,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随后,又接收了受帝国主义津贴的

9、燕京大学等二十所高等院校、五百多所中学、一千一百多所小学。这一举措()A彻底改造旧教育B对教育拨乱反正C提高了教育质量D收回了教育主权解析:选D。材料体现教育部接管了天主教会开办的辅仁大学与受帝国主义津贴的燕京大学等学校,说明新中国收回了教育主权,故D项正确。12(2019天津河北区质检)一位美国科学家指出,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这一时期,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建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B教育深受计划经济影响C中美教育差距大大缩小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1960年中国正在进

10、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一时期培养的工科毕业生数量较多是为了满足我国工业建设的需要,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晋城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直接从事引进西学的工作,而是努力创造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在甲午战后,新兴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比,力量还太弱小,它在政治上虽然有变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和要求,却不敢也不能够同封建制度彻底决裂,康梁“新学”主要不是他们自己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独立创造出来,而是从西方引进来的,他们的认识还十分肤浅,因此不能不通过传统文化来为外来文化找到民族化的

11、表达形式。在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社会西学传播的水平还比较低,输入的主要是“西艺”,而很少“西政”,以致“盖当时之人,绝不承认欧美人除能制造能操练之外,更有其他学问”。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1918年,陈独秀指出: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文明,虽然已胜过中国文明,不输入欧洲文化,固有的文明能保民族竟存于20世纪吗?在共和政体之下,提倡保存“国是”,当作何解?陈独秀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中还断然主张:“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摘编自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梁“新学”有何特点并说明其成因。(12分)

12、(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康梁相比陈独秀对中西文化态度有何新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13分)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一“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得出中学与西学结合。第二小问成因,由材料一“新兴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比,力量还太弱小”“不是他们自己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独立创造出来,而是从西方引进来的”“他们的认识还十分肤浅,因此不能不通过传统文化来为外来文化找到民族化的表达形式”等信息得出。(2)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一“不中不西、即中即西”、材料二“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得出。第二小问评价,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作答。答案:(1)特点:中学与西学结合。成因:民

13、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西学不断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对西方政治学说认识有限;保守观念依然浓厚;宣传维新思想的策略。(2)变化: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评价:积极方面,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有利于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解放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消极方面,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也不利于有效吸收利用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14(2019山西45校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孙中山有关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教训言论分类统计表19141915年19201925年革命党内部的分裂、涣散、组织不纯,未建成一个真正的革命党,及“革命军兴,革命

14、党消”的破坏作用912未实行三民主义革命方略,与封建势力妥协,没有真正的革命目标和理论37国民觉悟低;未依靠宣传发动民众,只依着少数人的军事斗争119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未认识到反对封建军阀必须反对帝国主义16封建军阀的窃取、背叛212未建立三民主义的革命军队6其他具体原因:个人的软弱、失误,未及时北伐、未行地方自治,约法有缺陷等等36注:据孙中山全集三至十一卷统计摘自李侃等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和教训的认识过程 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认识过程,请说明两个阶段的不同,并分析后期变化的原因。(12分)解析:第一小问不同,“19141915年”时期“孙中山有关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15、教训言论分类统计表”中,“革命党内部的分裂、涣散、组织不纯,未建成一个真正的革命党,及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破坏作用”前期数据比较多,可见其认为政党的涣散是前期失败的主要原因;在“19201925年”时期,所有内容均有一定数量,“未实行三民主义革命方略,与封建势力妥协,没有真正的革命目标和理论”“国民觉悟低;未依靠宣传发动民众,只依着少数人的军事斗争”等内容占有绝对多数的比例,由此可见后期认识更加全面,且深入到本质问题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和发动群众。第二小问原因,需要结合孙中山革命斗争的史实进行分析,根据所学,孙中山多次斗争失败后寻求新的救国之路,五四运动以来学生运动、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等。答案:说明:前期认为政党的涣散是主要原因,后期认识更加全面,且深入到本质问题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和发动群众。原因:孙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