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临床医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720603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word论文】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word论文】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word论文】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临床医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临床医学专业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关键词】 手术治疗;腰椎滑脱;内固定1.1 一般资料 56 例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后路手术随访成功的患者,其中男 30 例,女 26例,年龄 2466 岁,平均 41.6 岁,全部患者均有下腰痛,44 例伴有下肢痛,久站或行走下肢麻木和放射痛加重。术前常规行腰椎 X 线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CT、MRI 辅助检查。X 线片检查:L45 滑脱 24例,L5S1 滑脱 32 例。斜位片显示:所有患者均有双侧峡部裂。根据Meyerding 分度方法,度滑脱 27 例,度滑脱 29 例。1.2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后路手术,并用椎弓根螺钉

2、钉棒内固定系统进行固定,行椎体间植骨和后外侧植骨。按椎体间植骨材料分为 2 组:自体骨组 31 例(其中取自体髂骨 22 例,滑脱椎下关节突 9 例), 融合器组 25 例。具体手术方法(以L5 峡部裂性滑脱为例):患者右侧卧位,硬膜外麻醉;显露 L5S1 棘突、椎板、关节突和横突根部,可见 L5 双侧峡部裂,完整取下 L5 断裂峡部后方的棘突、椎板和下关节突;清除峡部的纤维瘢痕组织,切除肥厚的黄韧带及增生骨质,切除 S1 上关节突尖部和内侧,充分扩大神经根管及椎管,尤其是神经根管,直至神经根松弛为止;此时可直接探到 L5 和 S1 的双侧椎弓根,在 L5 和 S1 上依次打入 4 枚椎弓根钉

3、,撑开即可大部复位,将预弯的短棒植入,撑开上、下钉,恢复椎间隙的高度,转棒弧度向前增加上下钉之间的前凸角,恢复椎体间前凸角,固定钉棒;牵开硬膜囊和神经根,髓核钳将椎间盘咬除,绞刀处理椎间隙,将软骨终板全部绞除,尽可能保护骨性终板, (较难复位的病例,需要在处理椎间隙后再次复位)合适大小的 2 枚自体骨充填的融合器或髂骨块或修剪后的下关节突植入椎体间;合拢钉棒,加压使椎间融合器或者自体骨块与上下椎体紧密结合;剩余骨剪碎植入后外侧,冲洗切口,置引流管后缝合;术后 3 周可下床活动,腰围保护 3 个月。1.3 影像学及疗效评价 该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887 个月,平均 47.4 个月。所有病

4、例均在术前、术后和随访时行腰椎 X 线检查,并进行测量和观察。测量侧位 X 线片的滑脱率(percentage of slipping,PS),椎间盘指数(disk index,DI),观察术前滑脱程度和椎间隙高度以及术后矫形结果(见图 1) 。术前术后 PS 的对比反映了患者术前滑脱椎的滑脱情况和术后复位情况。术前术后 DI 的对比反映了术前椎间隙的退变情况和术后椎间高度的恢复情况。观察椎体间植骨融合情况和有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情况,融合的标准3是植骨材料与椎体之间,无明显透光影,过伸过屈侧位 X 线片上椎体之间无明显运动(小于 3) 。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5、 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标准在术前和随访时对每2位患者进行评分。JOA 评分包括自觉症状 09 分,体征 06 分, 日常生活动作014 分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膀胱功能-60 分,满分为 29 分。比较自体骨组(包括髂骨植骨和下关节突植骨)和融合器组随访时椎间高度和 JOA评分的差异。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影像学数据和 JOA 评分均采用 SPSS11.5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病例术前、术后结果进行配对资料 t 检验,对自体骨组和融合器组病人随访时DI 和 JOA 评分进行成组资料 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 所有患者 PS

6、、DI 和 JOA 评分 所有患者术前 PS 平均为 0.260.09,术后 PS 平均为 0.040.05,术后较术前有了显著的改善,说明术后复位良好,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物力学。术前DI 为 0.210.07,术后 DI 为 0.320.07,说明术后椎间隙高度有了显著恢复,椎间孔和神经根管的容积有了显著扩大。所有患者术前 JOA 评分平均为15.93.4,随访时 JOA 评分平均为 25.22.3,术后较术前 JOA 评分显著提高,说明术后比术前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2.2 植骨融合情况和内固定松动断裂情况 53 例患者 X 线片上实现椎体间融合,融合率 94.6,另 3 例(其中 2

7、 例来自自体骨组,1 例来自融合器组)随访时仍可见植骨块上下透光影,其中 1 例滑脱下椎 2 枚椎弓根钉断裂(来自自体骨组) ,其余病例在随访时间内没有出现内固定松动和断裂情况。典型病例见图 2。2.3 自体骨组和融合器组患者随访时椎间高度和 JOA 评分的比较结果 随访时椎间高度用 DI 来衡量,结果见表 1。由表 1 可见,融合器组 DI 要大于自体骨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融合器组在椎间高度维持方面要好于自体骨组,但是 JOA 评分二者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两种方法对治疗效果影响不明显。3 讨 论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有一定的进展性45 ,保守治疗无

8、效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对手术方法的选择存在一些争议,根据本组患者的随访结果,参考国内外文献,认为腰椎后路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其原则为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和内固定。对轻度滑脱是否需要神经根减压尚存争议,但对滑脱严重者多数作者主张3神经减压,以缓解症状,恢复功能6 。由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多伴有峡部和小关节的骨质增生,腰椎管狭窄和神经根管狭窄是常见合并症,也是导致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否减压彻底,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应把减压作为手术操作的首要任务。而且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手术操作并不复杂,因此本研究在所有的病例中都进行了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打开椎管后,切除增生的黄韧带,骨刀潜行扩大椎

9、管和侧隐窝,尽可能切除椎体后缘增生的骨赘,切除椎间盘。如此减压除了可以解除神经根的压迫,也为后续的复位和植骨融合创造了条件。有学者认为原位融合对腰椎滑脱会产生满意的结果,相反复位会带来许多并发症7 ,近年来,随着椎弓根螺钉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滑脱复位变得更加容易,本研究在手术操作中主张尽可能复位,因为对滑脱进行复位可恢复腰骶部正常的生物力学,重建脊柱稳定性,有助于融合,预防腰椎滑脱加重和复发。手术中除尽可能完成矢状位复位,还要进行椎间高度复位和生理前凸复位。复位方法主要有:撑开复位,对于大多数 I、度滑脱病例撑开足以完成复位,这也是我们术中最常用的复位方法;依靠提拉钉,钛棒预弯后,先上远侧端,

10、然后提拉加压上棒,逐渐复位,上紧近侧端;撬拨复位,刮匙插入椎间隙,以远侧椎为支点,撬拨近侧椎,完成复位。但并不是所有的病例必须完全复位,复位应以彻底减压为基础。对于椎体后缘有增生骨赘的病例,如果完全复位则增生的骨质会因为复位使椎管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或者神经根,症状不能缓解,如果术中对椎体后缘骨赘切除则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出血量和损伤神经根、硬膜囊的可能,应在尽可能切除骨赘并彻底减压的同时,大部分复位即可。所有患者术后滑脱率较术前明显减少,且术后临床效果改善显著。植骨融合是保持腰椎长期稳定的关键,内固定器械的应用是滑脱椎体复位并维持稳定的必要手段,但其对腰椎的稳定作用只是暂时的,腰椎稳定最终要依

11、靠良好的植骨融合,若植骨不融合,即使再坚强的内固定,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松动、脱出或断裂等而致手术失败。单纯后外侧植骨并非腰椎承重轴上的植骨,且植骨床不理想,不融合率和假关节的发生率比较高8 。本组随访病例均采用了椎体间植骨联合后外侧植骨。椎体间植骨可以对椎间盘进行很好的处理和椎管减压,并恢复椎间隙高度,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椎体间植骨具有明显的骨融合生物力学优势,可减少椎弓根钉棒的断裂、松动。该组病例行椎体间植骨融合融合率达到 94.6,仅有 1 例断钉病例。对于未融合的病例,考虑其原因为椎体间处理不完善,植骨量不够。手术中处理椎间隙时要尽量刮除软骨终板,在进行骨块或融合器植入前,先将较多

12、碎骨植入其中,此举能够有效的减少植骨不融合率。目前最常用的椎体间植骨材料为自体骨和各种融合器。本组病例自体骨组较融合器组在随访时间内,椎间高度维持较差,但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融合器比取自体髂骨可以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但目前融合器比较昂贵,选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椎弓根螺钉钉棒内固定系统可以实现腰椎的三维矫形和三柱固定,这使得腰4椎滑脱复位固定更容易完成。所以椎弓根螺钉钉棒内固定系统已成为腰椎滑脱复位的首选方法。本组所有随访病例均采用了椎弓根螺钉钉棒内固定系统,临床疗效良好。【参考文献】1Min J H, Jang J S, Lee S H. Comparison of anteri

13、or and posteriorapproach instrumented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for spondylolisthesisJ. J Neurosurg Spine, 2007, 7(1):2126.2Ekman P, MAKoDller H, Tullberg T, et al.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versus posterolateral fusion in adult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J. Spine, 2007, 32(20):21782183.3Lee C K

14、, Vessa P, Lee J K. Chronic disabling low back pain syndrome caused by internal disc derangements, the results of disc excision an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J. Spine, 1995, 20(3):356361.4Seitsalo S, Osterman K, Hyvarinen H, et al. Progression of spondylolisthes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15、 A longterm followup of 272 patientsJ. Spine, 1991, 16(4):417421.5申勇,吴华荣,苗成利,等. 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病理进展的初步探讨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9):697699.6Wenger M, Sapio N, Markwalder T M. Longterm outcome in 132 consecutive patients after pos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and fusion for Grade I and II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J

16、. J Neurosurg Spine, 2005, 2(3):289297.7Poussa M, Remes V, Lamberg T, et al. Treatment of severe spondylolisthesis in adolescence with reduction or fusion in situ: longterm clinical, radiologic, and functional outcomeJ. Spine, 2006, 31(5):583590.58Rousseau M A, Lazennec J Y, Bass E C, et al. Predictions of outcomes after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in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