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形势精心部署精准扶贫攻坚战

上传人:给**** 文档编号:87205828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新形势精心部署精准扶贫攻坚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结合新形势精心部署精准扶贫攻坚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结合新形势精心部署精准扶贫攻坚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结合新形势精心部署精准扶贫攻坚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结合新形势精心部署精准扶贫攻坚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合新形势精心部署精准扶贫攻坚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新形势精心部署精准扶贫攻坚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江西是扶贫开发任务较重的省份。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推进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机遇,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搬迁移民扶贫、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雨露计划”等扶贫工程,加快了脱贫步伐。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全省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385万减少到2018年的276万,贫困发生率由10.8%下降到7.7%。二是贫困群众收入稳步提高。通过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近三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7%,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升。三是贫困地区发展条件

2、不断改善。通过实施移民搬迁,16万贫困群众结束了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生活的日子。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农网升级改造等工程建设,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为打好扶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省扶贫开发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一是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截至2014年,全省仍有贫困人口276万。2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6830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7.5%。二是贫困地区条件差、发展难度大。现有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存环境差、发展水平低的深山区、库区、湖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三是影响致贫因素多、返贫压力大。既有富

3、民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也有防灾抗灾能力弱的问题。特别是因病、因灾致贫的问题突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患长期慢性病、大病和残疾人占31%,脱贫难度大。 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是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党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革命老区发展十分关心,对我省扶贫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扶贫攻坚,任重道远;造福老区,时不我待。我们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重要讲话,饱含

4、深情,要求明确。全省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思路,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开发扶贫与保障扶贫两轮驱动、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统筹推进,全力打好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安居扶贫三大扶贫攻坚战。到2018年,力争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20192020年,进一步巩固发展扶贫攻坚成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共进小康。 在年初对扶贫联系点瑞金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要走访最贫困的村、最贫困的农户,与省直有关部门及市县乡村干部就扶贫攻坚进行深入探讨。坚定打好扶贫攻坚战的

5、信心。我省现有贫困人口276万,其中重度贫困的约占1/3。享受农村低保160万人,按每人每月240元的农村低保标准计算,年人均保障水平2880元,高于当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800元的扶贫标准。再加上多年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贫措施,从理论上讲,我省不应该存在收入在扶贫标准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但事实上,农村还存在部分重度贫困人口和少量绝对贫困人口,原因是扶贫工作还不够精准,相关措施没有落实到位。打好扶贫攻坚战,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一要精准识别。按照“严格对象标准、规范识别程序、坚持公平公正、直接到户到人”的原则,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进行再识别、再核实,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的规模、分布以及居住条件、

6、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情况,特别是要把最困难的贫困村找出,把最困难的贫困户找准。同时,要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使“已脱贫者”及时退出,“真贫困者”和“返贫困者”得到更为集中的扶持和帮助。二要精准分类。从帮扶角度,贫困人口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有劳动力,但缺少发展门路、缺技术、缺资金的,通过产业扶贫、技能培训、金融扶持或进城就业等,帮助发展脱贫;第二类,没有劳动力或因病致贫的,在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租入股获得收益的同时,通过完善低保、医保、大病医疗救助、社会救助等措施实施救助“兜底”;第三类,有部分劳动能力的,通过采取发展产业和社会救助相结合的办法,帮助提高收入。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角度

7、,贫困村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不宜居住的,制定搬迁计划,下决心进行异地搬迁;第二类,不需要搬迁的,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要精准衔接。能够通过发展脱贫的,由扶贫开发部门牵头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帮扶;不能通过发展脱贫的,由民政、卫计等部门有针对性地实施社会救助;对有部分发展能力的,在开发扶贫的基础上,社会救助补充、补助,形成精准衔接完整的帮扶、救助网。四要精准施策。对不同的贫困类型,针对具体的贫困问题和原因,制定精准扶贫方案,采取“滴灌式”的扶贫措施,做到“一户一本台帐,确保扶贫帮到点上、扶到根上。五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扶贫措施”

8、要狠抓落实。按照精准扶贫方案,紧紧咬住扶贫目标任务,落实帮扶人员,落实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政策,落实帮扶措施,持之以恒抓下去,不脱贫不放手,确保贫困群众真正脱贫致富。 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产业支撑,贫困群众很难脱贫致富,扶贫开发也难以持续。立足贫困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大力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产业、就业创业,实施精准产业扶贫,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一要找准优势富民产业。支持贫困地区根据本地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情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有利于贫

9、困农户增收致富的产业项目。比如,农业资源丰富的地方,重点发展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深入推进“一村一品”,逐步做大规模、做响品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鼓励和支持当地群众经营“农家乐”、“乡村旅馆”等,从事旅游相关服务业,不断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提升收入水平。二要提高贫困群众的产业参与度和受益度。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提升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实现资金、技术、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建立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坚持“以企带村、以村带社、以大户带贫困户”,让贫困

10、群众更好地参与产业发展、更多地受益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经营收入。三要加强贫困人口致富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能力素质,是治贫脱贫的根本之策。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贫困群体,分类制定和实施教育培训计划,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都能掌握1项以上就业创业技能,增强就地发展产业、进城进园就业、自我发展创业的能力。对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通过购买公益岗位、组织引导就业等方式,实现转移就业、脱贫致富。 二、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提升贫困群众救助水平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兜底”功能,统筹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

11、救助、住房救助、特困救助等各项救助制度,实施精准保障扶贫。一要解决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强化对丧失劳动能力处于重度贫困农户的重点保障,精准识别,调整保障对象,确保“应保尽保”。逐步提高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和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二要缓解因病致贫现象。在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现象突出,往往是“一人生病,全家致贫”。要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探索开展大病医疗商业保险,构筑基本医保、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大病救治等多道防线,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降低因病致贫风险。三要落实教育救助政策。今年省财政继续增加安排资金,总量达9.9亿元,用于建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支持

12、贫困户子女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就读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保证贫困家庭孩子上得起学,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四要完善临时救助。对遭遇突发事故、重大疾病,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贫困家庭或个人,通过发送临时救助金、生活必需品等方式,解决其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难题,编密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 三、加快实施安居扶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是开展扶贫开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安居扶贫工程,是帮助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地区脱贫发展的关键举措。一要有序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对交通偏远、不宜居住的贫困村和生存条件恶劣

13、地区的贫困群众,要科学制定搬迁计划,按照整体搬出、集中安置为主的原则,采取就近搬迁安置、跨区域安置、县域内统一协调安置、依托工业园区安置等多种模式,稳步推进移民搬迁工作。需要强调的是,要精准调查,制定规划,凡是规划确定整体搬迁的村庄,原地不再建房,不再建公共设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实施移民搬迁,要做好后续保障,统筹推进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培育支持好产业发展,确保搬迁群众生活有保障、致富有门路,真正做到“实施一个搬迁项目,安置好一方群众,实现一方人脱贫”。二要推进贫困村村庄整治。对无需搬迁但基础条件较差的贫困村,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整体推进、基础先行,改善面貌、提升功能”的思

14、路,坚持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抓好村庄整治,优化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三要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造升级农村公路,提升公路通达能力,有效解决运输难、行路难问题。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增强贫困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好贫困地区电网改造升级,提高农村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自然村通信信号基本覆盖。四要提高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贫困地区教育文化、公共卫生、养老保险、就业援助、社会管理等政策体系及设施建设,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强化精细化管理

15、,建立健全扶贫攻坚长效机制 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更多的要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工作难度大,必须强化精细管理,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扶贫成效。一要健全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脱贫致富的“种子钱”。要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加大各类资金整合和管理力度,提高资金使用的实效性,确保扶贫资金到村到户。今年,省里将增加10亿元用于保障三大扶贫攻坚战的实施。在每年安排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58个县每县10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基础上,新增安排资金支持58个县以外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产业扶贫。市县两级也要调整财政支出分配结构,增加扶贫开发的投入,使扶贫开发资金增幅与财政

16、收入增长水平相适应。整合不同渠道资金,将中央财政扶贫资金、行业资金、信贷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及有关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发挥多元投入、捆绑使用的整体效应。引导和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对贫困地区信贷投放力度。加快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功能。切实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监管,确保扶贫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二要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组)制度,分期分批选派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肯吃苦的干部驻村入户,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组)要充分发挥作用,协助基层组织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扶贫措施,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三要健全督促考核机制。完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评体系,促使贫困县党委、政府把工作重点和各类资源放在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上,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积极引导各地牢固树立的观念,鼓励贫困县脱贫“摘帽”,对提前“摘“摘穷帽为荣、戴穷帽为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