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1933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内容 识记 理解 运用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海上马车夫” 荷兰的殖民扩张 “新航路的开辟”对荷兰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影响情景再现绘制表格“日不落帝国” 英西海战,英荷殖民战争,英国与法国在印度与北美争夺殖民地的斗争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英国的殖民扩张与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历史比较市场的拓展 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灾难;黑奴贸易殖民掠夺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有效手段;同时殖民掠夺导致了亚、非、拉美殖民地的极端贫困与落后探讨殖民扩张的影响问题探究培养“论从史出、

2、史论结合”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机遇和挑战。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过程难点殖民扩张的影响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6 世纪后期荷兰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在 17 世纪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17 世纪开始,英国也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并与荷兰、法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到 18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新航路开辟后,人类的商业活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于世界市场的出现而第一次被广泛地联系在一起,而西欧国家对殖民地财富、资源、劳动力的暴力掠夺,是

3、欧洲发展和兴旺的重要条件,也是亚、非、拉美灾难的根源。本课所涉及内容文字与图片材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进行适当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的感性了解,提高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本课的引言部分是由图画与文字两部分内容组成。图画展现了 17 世纪荷兰在印度尼西亚的殖民据点巴达维亚港口的繁荣景象。文字内容指出,荷兰和英国等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加入了殖民扩张的行列。两部分旨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使西欧列强纷纷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将人类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市场也正是在这种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拓展的。建议教师以图画与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

4、言内容。问题一,通过观察图画巴达维亚和阅读引言文字内容,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海上马车夫”是什么意思?荷兰为什么会获得这个称号?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教材以荷兰和英国为例,讲述殖民扩张的过程。第一目“海上马车夫”,介绍了荷兰殖民扩张的概况。荷兰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是与它的对外贸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教材先简要介绍荷兰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是商业革命的受益者。接着阐述荷兰获得独立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在 17 世纪掌握了世界商业霸权。最后强调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荷兰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在亚洲、美洲、非洲都建立了自己的殖民据点,成为世界范

5、围的殖民帝国。(1)欧洲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地区,商业革命的受益者建议教师在本目教学时首先增加对“荷兰”的说明:在 1581 年独立以前,这一地区统称为尼德兰。“尼德兰”一词,意为“低地”,泛指西欧中部的莱茵河、缪司河、些耳德河下游及北海沿岸一带,相当于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的一部分。16世纪时,它由 17 个省构成,属于西班牙国王的属地。当时,尼德兰已进入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发达的商业和运输业是尼德兰经济的一大特征。因为尼德兰具有发展国际贸易得天独厚的条件,它西朝大西洋和英国,背靠辽阔的德国,处在欧洲商道十字路口的位置。这些使尼德兰成为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建议教师补充

6、西北欧地图,帮助学生对荷兰的地理位置形成感性认识。随着葡萄牙和西班牙海外殖民帝国的建立,尼德兰还经营起与殖民地的转运贸易。开辟新航路的经济根源在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但作为开辟新航路的实践者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因此尽管他们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从殖民地抢夺了大量金银,但这笔巨大的财富却没有转化为他们国内的资本,反而由于封建贵族的挥霍而大量流入尼德兰、英国、法国等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刺激了这些国家和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建议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了解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殖民活动的地域和特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开辟新航路”

7、对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16 世纪中期,尼德兰与西班牙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正在形成中的尼德兰民族走上了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建立民族国家的道路。1566 年,反对西班牙封建专制统治的尼德兰革命爆发。在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尼德兰南北方发生了分裂。1581 年,资本主义经济比较发达的尼德兰北方各省宣布脱离西班牙而独立,成立“联省共和国”,由于荷兰省在联省中的地位最重要,因此也称荷兰共和国(1815 年起改为王国)。(2)“海上马车夫”尼德兰革命为荷兰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独立后的荷兰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17 世纪发展成为世界商业霸主。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霸主地位得力于其独有

8、的三桅商船。以往欧洲的商船一向用笨重的木材建造,船尾架设火炮,商船同时也是军舰。荷兰人首先冒险建造一种不可架设火炮,仅能货运的运输船。这种船,船身宽、船底平、货舱大、居住舱小,造价低廉,经济实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主导了世界航运业。当时的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商船队,几乎把欧洲南方各国和北方各国之间的贸易都集中到了自己手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由他们运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及殖民地的产品也由他们运往北欧销售。其海运、渔业、工场手工业超过其他国家,首府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建议教师以插图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为素材,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加强

9、对荷兰“海上马车夫”的感性认识。(3)荷兰的殖民活动荷兰资产阶级并不以高额的利润为满足,他们力图从海外殖民活动中占领更多的领土。商业垄断公司是荷兰向外扩张的有力的组织形式。建议教师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据此对商业垄断公司的概念作出解释。荷兰在 1602 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和在 1617 年成立的西印度公司就是这样的商业组织。荷兰利用商业垄断公司这个强有力的工具建立起自己的殖民航运霸权。在亚洲,荷兰先后侵入爪哇岛、雅加达等地,在巴达维亚(即雅加达)建立东方总部;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马六甲、锡兰,并在当地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17 世纪中期荷兰夺取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在东亚,荷兰殖

10、民者一度侵入我国领土台湾,还在日本长崎建立了贸易据点。非洲东岸、印度洋北岸和马来半岛沿线的亚洲地区是荷兰殖民扩张的重点。在北美,荷兰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建议以表格形式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列表归纳荷兰殖民扩张的概况。荷兰入侵台湾的概况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建议教师利用教材提供的【历史纵横】,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内容。就在荷兰人在 17 世纪执世界殖民贸易牛耳之时,英、法两国起来向其挑战。17 世纪后半期,英荷进行了三次战争。结果,英国取得荷兰的北美殖民地。此后,荷兰在欧洲丧失了大国地位。第二目“日不落帝国”英国建立殖民帝国的过程以及其海外殖民活动对其国内资本主义,特别是工业资本主义的影响是最为典型的

11、。教材通过英西海战、英国的殖民概况、英荷战争和英法战争等几个方面,展示了 16 世纪末到 18 世纪中期英国建立世界最强殖民帝国的历史过程。(1)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英国位于大西洋中的不列颠岛上,东、南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得天独厚的条件。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积极参与了海外贸易的竞争。但是,当时拥有欧洲最大海军和舰队的西班牙控制着欧美之间的大西洋水域,号称“殖民先锋”的葡萄牙人控制着绕过好望角的东方航道。英国冒险家们想要避开强敌,另寻从英国东北、西北经北大西洋前往东方的航道,屡次未能成功

12、。于是,英国人主要通过贩卖黑人奴隶、截击西班牙船队和袭击西班牙殖民港口等形式展开他们的海外活动。英国的海盗式劫掠,使西班牙遭受惨重损失,两国矛盾因而激化。西班牙国王决定远征英国。但是,1588 年的英西海战中,英国海军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无敌舰队”的战败,标志着西班牙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的海上霸权开始确立。17 世纪开始,英国积极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2)英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活动17 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开始建立殖民地,到 1733 年已经建立了 13 个殖民地。同时,英国也侵入印度,到 1688 年为止,英国在印度已经建立了 3 个重要据点。同荷兰一样,英国的殖民活动也是

13、通过商业垄断公司为基本组织形式的。成立于 1600 年的东印度公司是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这些商业垄断公司从殖民地掠夺来的财富的数量极为庞大惊人。这部分内容以基本史实为主,建议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内容,自行整理归纳,再提出尚不明白的问题,师生在解答疑问的过程中完成教学。(3)英国国内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英国殖民者从殖民地掠夺的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英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了发展壮大。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政府,一方面积极维护国内的统一与安定,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继续执行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建立起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对海外殖民扩张的力度不断加大。

14、(4)“日不落帝国”的确立英国不断地向海外扩张,首先与当时拥有世界殖民航运霸权的荷兰发生冲突。为了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国首先进行大规模的海军建设。军事准备有头绪之后,英国国会从1651 年起颁布了好几项航海条例。建议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思考:航海条例的规定对谁最不利?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为了强迫荷兰接受航海条例的规定,英国在 16521654 年、16651667 年、16721674 年发动了三次对荷战争,给荷兰以致命的打击。结果,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国得到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改名为纽约)。打败了荷兰之后,在海上与英国争霸的只剩法国这个劲敌了。为了打败法国,英国在欧

15、洲大陆上与反对法国的国家建立同盟,用金钱和武器资助他们,自己则集中海军力量,在海外打击法国。英法争霸一共通过四次重要战争:圣奥格斯堡同盟的战争(16891697 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21713 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 年)、七年战争(17561763 年)。战争波及世界各地:北美、非洲、印度。通过这几次战争,特别是七年战争,法国损失巨大。它在印度的势力几乎全部被英国排挤出去,虽然被允许保留沿海的几个贸易站,却不能在印度维持军队,不再有征服印度的可能。在北美,法国只剩下纽芬兰沿岸两个小岛及西印度几个岛屿;在南美只保留了圭亚那这一据点。英国夺取了法国整个圣劳伦斯流域

16、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土地以及格林纳达岛。这样一来,在七年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教学建议:组织讨论“为什么英国能够击败荷兰、法国?”可从自然资源、工业基础、海军建设、扩张重心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荷兰败于英国的基本原因在于,荷兰缺少自然资源和工业基础作为其海外扩张的后盾,且只重视发展航运业,忽视了海军的建设。英法争霸英国获胜的原因在于:法国的工业倾向于奢侈品生产,英国工业则以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为主,更有利于作战;英国素来重视海军建设,18 世纪英国海军实力在欧洲首屈一指,在英法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法国发展重心在于争夺欧洲霸权,英国则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第三目“市场的拓展”教材强调了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同时也将深重的灾难带给了亚、非、拉美等殖民地。(1)世界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形成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使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到 18 世纪后期,大陆之间的贸易的发展规模是有史以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