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阅读(七年级)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1610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篇阅读(七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两篇阅读(七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两篇阅读(七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篇阅读(七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篇阅读(七年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现在,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石油过分依赖,会让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环境安全遭受威胁。 但文明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保障世界运输系统的顺利运转。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的液态燃料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环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生物燃料可以用植物或植物制品为原材料。目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 。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因为把这些可食用作物转化为燃料的技术是现成的。然而,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耕地能够满足发达国家 10%的

2、液态燃油原料需求。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如富含纤维素、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锯木屑、木质建筑残片) 到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小麦茎秆),再到“能源作物 ”生长迅速、纤维含量高、专门种植用作草油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这些原料作物耕作成本低、量大,更关键的是,这些作物的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大多数能源作物能够在不能用作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还有一些能够在被废水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净化土壤,如生长周期较短的灌木柳树。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指某一系统中全部或特定的生物总量) 丰富,能够可持续地收获,来制造生物燃料。美国农业部和能

3、源部的研究显示,在不减少作为人类食物、动物饲料及出口生物质份额的前提下,美国每年能够生产 13 亿吨(干重) 生物质。如此大量的生物质每年至少能够产生 1,000 亿加仑(约 3,790 亿升) 草油,大约相当于每年美国汽油、柴油消耗总量的一半。放眼全球,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量能够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 340亿1,600 亿桶原油,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每年 30 亿桶原油的消耗量。纤维素类生物质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到来。1.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优势是什么?(2 分)答:2.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你

4、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请写出来。(至少写两条)(2 分)蔷薇几度花喜欢那丛蔷薇。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

5、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

6、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跟他聊天。 “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 “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 ”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

7、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这灶糖啊,就快没了。 ”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 ”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 ”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

8、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11、第段的记叙顺序是_。 (1 分)12、第段中“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2 分)“记忆”指_ 。“稀奇”_ _。13、结合上下文,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 (2 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14、文中的“我”对挑糖担老人是怎样评价的?(2 分)15、 “蔷薇”在文

9、中的作用有哪些?(3 分)16、作者认为,人生最好的状态是“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 ,而有人认为“努力,拼搏,追求”才是人生的最好状态,请谈谈你的看法。 (3 分)参考答案1.第二代生物燃料原料作物成本低、量大;作物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原料作物还可以净化土壤。 (答到两个方面即可得满分)2.示例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合理有效地使用交通工具,科学利用能源。 (合理即可)11、 (1 分)插叙12、 (2 分)记忆:当年孩子们用破烂换灶糖的情景。 (0、5 分)贫穷年代的幸福和快乐。 (0、5 分)稀奇:少见的正宗的手工灶糖。 (0、5 分)逐渐消失的传统的美好东西。

10、 (0、5 分)13、 (2 分)运用拟人手法, (0、5 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0、5 分)赞美老人的手工灶糖给很多人带来了甜蜜和快乐。 (1 分)14、 (2 分)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 (此为唯一答案,若学生将“我自轻盈我自香”也答出,该题不得分)15、 (3 分)贯穿全文的线索;引出挑糖担的老人 ;象征老人的品格 ;比喻人生的最好状态;烘托老人的形象。16、 (3 分)学生所答可能有三种情况: 赞成第一种看法; 赞成第二种看法 ;认为两种看法都有道理。可按以下标准来评分: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给 1 分; 结合所选观点谈自己的理解,给1 分;表述准确,语言流畅

11、,给 1 分。参考答案1.第二代生物燃料原料作物成本低、量大;作物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原料作物还可以净化土壤。 (答到两个方面即可得满分)2.示例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合理有效地使用交通工具,科学利用能源。 (合理即可)11、 (1 分)插叙12、 (2 分)记忆:当年孩子们用破烂换灶糖的情景。 (0、5 分)贫穷年代的幸福和快乐。 (0、5 分)稀奇:少见的正宗的手工灶糖。 (0、5 分)逐渐消失的传统的美好东西。 (0、5 分)13、 (2 分)运用拟人手法, (0、5 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0、5 分)赞美老人的手工灶糖给很多人带来了甜蜜和快乐。 (1 分)14、 (2 分)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 (此为唯一答案,若学生将“我自轻盈我自香”也答出,该题不得分)15、 (3 分)贯穿全文的线索;引出挑糖担的老人 ;象征老人的品格 ;比喻人生的最好状态;烘托老人的形象。16、 (3 分)学生所答可能有三种情况: 赞成第一种看法; 赞成第二种看法 ;认为两种看法都有道理。可按以下标准来评分: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给 1 分; 结合所选观点谈自己的理解,给1 分;表述准确,语言流畅,给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