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教学反馈历史(必修)试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1592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教学反馈历史(必修)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教学反馈历史(必修)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教学反馈历史(必修)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教学反馈历史(必修)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教学反馈历史(必修)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教学反馈历史(必修)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教学反馈历史(必修)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教学反馈高二历史(必修)试题考试时间:75 分钟 分值:100 分命题人:陈小荣第卷 (选择题.判断题,共 7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提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的思想家是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2.“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 ,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 ;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A.为政以德

2、 B.刑德并用 C.小国寡民 D.无为而治3.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 ”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与孟子的主张相比,董仲舒的主张A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4.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指A人本性善,要实行“仁义” B“君舟民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民贵君轻,要实行“仁政” D加强集权,防止人民反抗5.中国古代的一位大

3、儒用“四句教”概括了他一生学问的精义: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位大儒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6.据南宋人傅季鲁所编语录 (记述其老师言论)记载:“或问先生之学,当来自何处人?(先生)曰:不过切己自反,改过迁善。 ”据此判断,文中“先生”应是A.孟子 B.韩非子 C.陆九渊 D.王夫之27.中国古代某位学者被称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下列各项中,属于该学者主张的是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8.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宣城烈妇:“某烈妇坊污秽不治。一夜, 阮氏馆宾刘姓者

4、,梦烈妇来言曰:吾苦节数十年,蒙朝廷旌表建坊今子孙零落,属之他人,潴潦秽杂,何以堪之! ”朝廷表彰烈妇的思想渊源最有可能来自于A孔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9.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他所抨击的是()A. 先秦儒学 B. 汉代经学 C. 隋唐佛学 D. 宋明理学10.江苏卫视“一站到底”曾出过这样一道题:他,明末清初的一位思想家,江苏昆山县亭林镇人,反对君主专制,学风朴实,主张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此人是A李

5、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1.明朝史话说:“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他奋起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与无能,他敢于向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材料中的“他”是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12.1901 年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几乎家喻户晓。 “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被认同的背景应该是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维新思想初见端倪C传统文化备受冲击 D军阀割据战火连年13.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 46 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

6、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 。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A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C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D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14.右侧漫画表现的是法国大革命时秩序崩溃.等级颠倒的情形,画面中,遭国民军猎杀的教士和贵族成为攀援上树的丑类。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此漫画最适宜用于研究3A智者学派的思想 B文艺复兴的实质C宗教改革的背景 D启蒙运动的影响15.英国学者伯里在思想自由史中指出:消散中世纪的黑暗而为最后理性的解放者作预备的理智和社会运动于十三世纪发端于意大利。这场“社会运动”是指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

7、改革 D.启蒙运动16.“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段材料阐述的观点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 D可贵的理性认识17.彼特拉克曾说:“有人对野兽.飞禽和鱼类的事情知道得很我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道我们从何来,往何处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这种思想应是提倡A实用主义 B享乐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18.“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的这段

8、话旨在A否定上帝的说教 B肯定了信仰的权威C抨击教皇和教会 D强调行为的重要性19.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 ”材料中的“某人”指的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马丁路德 D达尔文20.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一切。 ”这说明他反对信仰基督教推崇自由.平等.博爱追求现世的幸福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A B C D21.右图画作中圣母侧身而坐,照看着

9、两个正在嬉戏的孩子,洋溢着人世间的幸福.美好。这反映了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花园中的圣母 (1506年)4C宗教改革运动成果显著 D西方浪漫主义美术产生22.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 ,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 。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23.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这反映马丁路德A反对上帝的权威 B服从教士的权威C反对教皇的权威 D反对国王的权威24.卢梭说:

10、“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 。这体现他主张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官吏行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25.传记学家阿尔森古留加这样评述西方近代哲学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一方面他将自己感性的生活欲求压缩到如此低微的程度,另一方面他又把理性的精神探索发挥到了如此的淋漓尽致。他从没有出过远门思考范围却横跨宇宙。 ”材料中的“他”应该是A .苏格拉底 B.莎士比亚 C .孟德斯鸠 D.康德26.当某一小组讨论启蒙思想的时

11、,其意见分成了两派,甲派认为民主的敌人主要是专制王权,而不是底层民众;乙派认为应该防止底层暴政即所谓的“多数人的暴政” ,用法治来限制任何人的暴政。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派观点正确,乙派观点错误 B.甲派观点代表人物中可能有卢梭C.乙派观点的唯一代表人是康德 D.甲派观点不属于人民主权论27.“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5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这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相似A魏源 B梁启超 C孙中山 D胡适28.右图所示读物最初于 1897 年 12 月刊出,20

12、 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铅印本,一共印刷了二十版,知识分子争相传阅。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时代主流B中国民众已普遍接受进化论C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存亡危机D严复成为读书人心目中楷模29.康有为将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他打着孔子旗号的目的是 巩固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为变法寻找合理性依据减少变法的阻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A. B. C. D.30.董仲舒说:“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在时呈的奏议中多次提及“易服” ,他认为“王者改制,必易服色” 。中国“守旧者固结甚深,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

13、不能行。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董仲舒“易服色”的建议体现出儒家的正名观念B康有为企图借助服装变易改变观念,推动变法C康有为借助进化论的思想宣传维新变法理论D虽然所处时代不同,但两者都在关注服装背后隐藏的政治内涵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 A,错误的涂 B。 (本大题共 5 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3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32.李贽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挑战。33.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肯

14、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国家治理的好与坏的标准是是否符合人性。苏格拉底提倡善良的道德,伦理思想是“美德即知识”,其最大的哲学贡6献是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34.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35.康有为发表了变法通议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变法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36.教育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成长,也引领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 分)材料一 古者学在官府。 周礼子曰:“有教无类。 ” 论语材料二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习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资治通鉴材料三 余谓书院(嵩阳书院)宜重道统,程(指程颐.程颢)朱(指朱熹)例有专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