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届高三化学专题突破:硫及化合物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1258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届高三化学专题突破:硫及化合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届高三化学专题突破:硫及化合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届高三化学专题突破:硫及化合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届高三化学专题突破:硫及化合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届高三化学专题突破:硫及化合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届高三化学专题突破:硫及化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届高三化学专题突破:硫及化合物(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江苏省 2010 届高三化学专题突破硫及化合物1. 在真空中将 CuO 和硫粉混合加热可生成 S2O 和固体 A,1mol CuO 反应电子转移数为 1mol。(1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将 S2Cl2 与 CuO 加热,在 100400时,也能生成 S2O,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 S2O 在 NaOH 溶液中发生两种歧化反应,生成 S2 、S 2O42 、SO 32 ,请写出这两种歧化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 ) S2O 也能在水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两种酸, (两种酸酸性都不强)试写出上述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煤中通常都含有硫元素,其燃烧产物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为了更好地进行防污染处理,首先需要对煤中硫的含量进行准确测定。艾士卡法是世界公认的测定煤中硫含量的标准方法。原理:将煤样与艾氏卡试剂(简称艾氏剂,是质量比为 2 1 的轻质 MgO 与无水 Na2CO3 的混合物。)混合灼烧,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硫酸盐,然后以 BaCl2 为沉淀剂使硫酸根离子转化为硫酸钡沉淀。根据硫酸钡的质量计算煤样中硫的含量。实验步骤:称取粉碎的干燥煤样 1.00g 和艾氏剂 2g 置于 30mL 的瓷坩埚中,充分混匀,再用 1g 艾氏剂覆盖。高温加热 12h 。取出坩埚,冷却到室温,将灼烧物放

3、入烧杯中,用热蒸馏水冲洗坩埚内壁,将冲洗液加入烧杯中,再加入 100150mL 煮沸的蒸馏水,充分搅拌。过滤,用热蒸馏水冲洗烧杯 3 次,冲洗液加入过滤器。再用热蒸馏水清洗残渣至少 10 次。在上述滤液中滴加盐酸溶液,使溶液呈微酸性。将溶液加热至沸腾,在不断搅拌下滴入BaCl2 溶液 l0mL,在近沸腾状况下保持 2h。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将溶液与其中沉淀放置过夜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得沉淀 m1g。艾氏剂应进行空白实验(实验除不加煤样外,全部按步骤进行,目的是排除其他含硫物质的干扰),得到沉淀质量为 m2g。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

4、写出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被艾氏剂中的 Na2CO3 吸收生成硫酸盐的化学方程式_。(2 )如果步骤中残渣清洗不充分,实验结果将_。如果步骤中用硫酸代替盐酸,实验结果将_(均填“偏大”、 “偏小” 或“无影响”)(3 )步骤在滤液中滴加盐酸使溶液呈微酸性的目的是_。(4 )如何用实验证明步骤中的沉淀已洗净?_ 。(5 )用上述实验数据(包括字母)表示出该煤样中硫元素质量分数_ 。答案(共 12 分) (1 )2Na 2CO32SO 2O 22Na 2SO42CO 2(2 分)(2 )偏小(2 分) 偏大(2 分)(3 )除去溶液中能够与 Ba2 形成沉淀的 CO32 等(2 分)(4 )取洗涤液

5、,滴入 AgNO3 溶液和稀硝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未洗净;反之,则沉淀已洗净。(2 分)(5 ) 23(1m(2 分)3BaCl 2溶液中通入 SO2气体无沉淀产生,若同时将另一种气体 A 通入 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则 A 可能为 、 (要求填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的化学式) 。写出其中化合物 A 与上述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 (7 分)NH 3或 NO2或 ClO2(2 分)Cl 2或 O3或 O2(2 分)NO2+SO2+BaCl2+H2O=BaSO4+NO+2HCl(3 分)4减少SO 2的排放、回收利用SO 2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我国研究人员研制的利用低

6、品位软锰矿浆(主要成分是MnO 2)吸收废渣高温焙烧产生的SO 2,制备硫酸锰的生产流程如下:浸出液的 pH2,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 Mn2 ,还含有少量的 Fe2 、Al 3 、Ca 2 、Pb 2 等其他金属离子。有关金属离子的半径以及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见下表,阳离子吸附剂吸附金属离子的效果见下图。 离子 离子半径(pm)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滤渣阳离子吸附剂MnSO4H2O滤渣石灰浆MnO2 粉浸出液软锰矿浆SO 2废渣 高温焙烧浸出 氧化 调节 pH静 置 过滤操作 a干燥吸附 静置、过滤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Fe 还 原 反

7、 应 室 燃 烧 室 催 化 反 应 室 合 成 其 他 产 品 CH4 高 温 尾 气 (CO2+H2O) 铁 矿 (Fe2O3) 合 成 气 (CO+H2) 混 合 气 (CH4+O2 ,其 体 积 比 为 1:2) 已知PbO 2的氧化性大于MnO 2。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浸出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氧化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在氧化后的液体中加入石灰浆,用于调节pH,pH应调节至 。 阳离子吸附剂用于除去杂质金属离子。决定阳离子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因素是 (填写序号) 。a溶液的pH b金属离子的电荷 c金属离子的半径 d吸附时间 操作 a包括 等过程。答案、 (10 分)

8、 SO 2MnO 2 MnSO4 2Fe2 MnO 24H 2Fe3 Mn 2 2H 2O 4.78.3 b c d 蒸发浓缩结晶5. 竖炉冶铁工艺流程如图,使天然气产生部分氧化,并在特殊的燃烧器中使氧气和天然气燃烧 CH4(g)+2O2(g)=CO2(g)+2H2O(g),催化反应室发生的反应为:CH 4(g)+H2O(g) CO(g)+3H2(g) H1=+216kJ/mol;CH 4(g)+ CO2(g) 2CO(g) + 2H2(g) H2=+260kJ/mol(不考虑其他平衡的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增大催化反应室的压强,甲烷的转化率增大B催化室需维持在 550750,目的

9、仅是提高CH4转化的速率C设置燃烧室的主要目的是产生 CO2和水蒸气作原料气与甲烷反应D若催化反应室中,达到平衡时,容器中 n(CH4)=amol,n(CO)=bmol,n(H 2)=cmol,则通入催化反应室的CH4的物质的量为 4cbamol6下列是与硫元素相关的一系列实验: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Fe2 74 7.6 9.7Fe3 64 2.7 3.7Al3 50 3.8 4.7Mn2 80 8.3 9.8Pb2 121 8.0 8.8Ca2 99 Pb2Ca2Fe2Al3Mn2 、Fe 3吸附率1.000.750.500.250 2 4 6 8 吸附时间/h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

10、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1 )试管 C 口部的棉团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反应一段时间后,将 B 试管中的溶液加热,可以观察到 。试管C 中溶液变浑浊,则证明 SO2 具有 性。(3 )试管 C 口部的棉团既可浸碱溶液,又可浸 NaHCO3 溶液,其作用是 ,如果浸 NaHCO3 溶液,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如将 B 试管换成 D 试管,并从直立导管中向 BaCl2 溶液中通入另一种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则气体可以是 、 、 、 (要求填二种化合物和二种单质的化学式) 。(5 )取下 C 试管 ,试管中溶液浑浊,煮沸后, 再加入 Na2S 溶液并加热,

11、溶液变澄清,经测定溶液中主要存在一种摩尔质量为 128g/mol 的阴离子( 反应)。向该澄清液中加入氯水,溶液仍然澄清(反应),加入氯化钡可得一种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写出反应 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 ) SO2 +2OH SO 32 +H2O (1 分)(2 )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1 分) 氧化 (1 分)(3 )吸收有害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1 分)NaHCO3+SO2NaHSO 3+CO2 (或 2NaHCO3+SO2Na 2SO3+2CO2+H 2O) (1 分)(4 ) NH3 NO2 ClO2 Cl2 、 O3 O2(3 分)(5 ) 3S+S2 = S42 S42

12、 +13Cl2+12H2O = 26Cl +4SO42 +24H+(3 分)7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 世纪的能源 ”、 “未来的石油”,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三氯甲硅烷(SiHCl 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第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 )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_ (填字母):A碳化硅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生产耐高温水泥B硅可做“未来的石油 ”,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C普通玻璃是由烧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D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E高纯度硅可直接用于制造高性能通讯材料 光导纤维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F 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陶瓷和轴承(3 ) SiHCl3 遇水剧烈反应生成 H2SiO3、H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