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冲刺大题提分(讲义+练习)大题精做6 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098914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生物冲刺大题提分(讲义+练习)大题精做6 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考生物冲刺大题提分(讲义+练习)大题精做6 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高考生物冲刺大题提分(讲义+练习)大题精做6 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高考生物冲刺大题提分(讲义+练习)大题精做6 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高考生物冲刺大题提分(讲义+练习)大题精做6 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生物冲刺大题提分(讲义+练习)大题精做6 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生物冲刺大题提分(讲义+练习)大题精做6 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群和群落大题精做六精选大题例:(2018海南卷)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乔木老年树成年树幼年树树种密度/株hm-2%密度/株hm-2来源:Zxxk.Com%密度/株hm-2%A1267100.000000B50来源:Z&xx&k.Com31.065534.165634.78C504.95807.9288087.13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可知:_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_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_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_ 。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

2、采用_ 法,理由是_ 。(3)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_ 、_ (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C A B 来源:学*科*网Z*X*X*K(2)保证调查结论可靠 标志重捕 松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来源:学科网ZXXK(3)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竞争能力强 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解析】(1)表A中没有幼年(生殖前期)的个体,全为老年(生殖后期)的个体,将来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属于衰退型,表B中各年龄段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种群数量将保持相对稳定,属于稳定性,表C幼年(生殖前期)的个体较多,老年(生殖后期)的个体较少,将来出生率大于死亡

3、率,属于增长型。(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保证调查结论可靠。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因为松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则应采用标志重捕法。(3)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竞争能力强、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模拟精做1(2018届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高考仿真考试)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现逐步蔓延全国,成为严重威胁生态平衡的外来物种。(1)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后与本地杂草的关系为_,导致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_(填“上升”或“下降”),

4、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_(填“升高”或“降低”)。(2)在调查某公路两旁加拿大一枝黄花种群密度时取样方法为_。由于缺乏天敌、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研究人员通过对近十年该地加拿大一枝黄花种群数量分析,绘制增长曲线发现其呈类似_增长,这属于构建_模型。(3)加拿大一枝黄花全草可入药,有散热去湿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在加拿大一枝黄花茎秆中发现一种刺吸其汁液的昆虫,现有地区欲用这种昆虫抑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蔓延,这利用了生物间_关系,属于_防治。2(2018届东北三省三校一模)夏蜡梅是一种落叶灌木,属于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省狭小的区域内。生态学家研究了群落物种组成对夏

5、蜡梅种群分布和种群密度的影响。(1)种群密度是指_。在用样方法调查夏腊梅种群密度时,要根据夏腊梅的分布状况和地段形状确定样方的多少、样方大小和_。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2)生态学家调查了白水坞、西坑、大明山三个地区不同基径夏腊梅个体的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据上图可判断,大明山地区夏腊梅种群年龄组成属于_型,而西坑地区夏腊梅种群年龄组成属于_型。(3)研究发现,群落中乔木层的树种类型及其组成对夏蜡梅影响显著,而灌木层对其影响相对较小,请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 。3(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12月月考)雪乡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双峰国家森林公园,常年积雪可达8个月,是全国著

6、名的旅游胜地。某科研小组对双峰林场内的一种森林害鼠棕背平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防治。回答下列问题:(1)对棕背平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2)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棕背平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型。其数学模型:NtN0t中,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来源:学科网(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4)双峰林场中植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_,而林场中的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原因是群落中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食物和_。(5)据调查,近5万年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

7、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4(2019届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某小型湖泊中存在如图甲所示的营养结构,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丙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请回答:(1)图甲中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是_。(2)体长为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_kg。(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所采取

8、的方法是_。若标记个体更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绿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理由是绿藻体内的_。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_比例高,_短,能量利用率高。答案与解析模拟精做1. 【答案】(1)竞争 下降 降低 (2)等距取样法 J型 数学 (3)直接 寄生 生物【解析】(1)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本地杂草都属于植物,所以二者属于竞争关系;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竞争中占优势,将会导致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

9、度下降;由于物种丰富度下降,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降低。(2)公路为长方形,所以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取样方法为等距取样法;由于缺乏天敌、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数量将呈类似J型增长,这属于数学模型。(3)药用价值属于直接价值;昆虫以其茎秆中的汁液为食,这属于寄生,属于生物防治。2. 【答案】(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取样方法 随机取样 (2)稳定 衰退 夏腊梅属于灌木,在与乔木竞争阳光时处于劣势【解析】 (1)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在用样方法调查夏腊梅种群密度时,要根据夏腊梅的分布状况和地段形状确定样方的多少、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

10、。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2)柱形图显示:大明山地区夏腊梅种群,基径3cm、3cm基径10cm与基径10cm的个体的数量接近,说明其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西坑地区夏腊梅种群,基径10cm的个体数量非常多,基径3cm的个体数量非常少,说明其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3)群落中的夏腊梅属于灌木,在与乔木竞争阳光时处于劣势,因此群落中乔木层的树种类型及其组成对夏蜡梅影响显著,而灌木层对其影响相对较小。3. 【答案】(1)标志重捕法 (2)J 1 (3)性别比例 (4)垂直结构 栖息空间 (5)变快 未发生改变 【解析】 (1) 棕背平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2)

1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棕背平种群的增长曲线呈“J”型。在“J”型曲线的数学模型中,值表示该种群数量为前一年的倍数,而种群增长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部分占初始种群数量的比例,可见,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1。(3)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4)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可见,双峰林场中植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而群落中的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食物和栖息空间,因此林场中的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5) 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导致近5万年以来,该

12、地区森林逐渐演替为灌丛,而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这说明人类的过度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由于自然环境本身变得干燥,会使群落向荒漠化方向演替,所以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4. 【答案】(1)罗氏沼虾和露斯塔野鲮鱼 (2)20 (3)标志重捕法 偏高 (4)藻毒素含量低 植食性 食物链 【解析】(1)由题意知,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2)由图甲可知,体长为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来源为植食性:肉食性=3:1,按能量传递效率为20%计算,则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1.520%+0.520%20%=20kg。(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种群中的个体总数=初次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若标记个体更易发现而被捕食,则会使重捕中标记个体数变小,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4)两种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能力相同,但蓝藻中藻毒素量远高于绿藻,会对罗氏虾和露斯塔野鲮鱼造成危害,因此选择的藻类是绿藻。投放植食性较高的鱼类,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原因是此类鱼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