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三月(通用)第一周综练(3)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097816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三月(通用)第一周综练(3)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三月(通用)第一周综练(3)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三月(通用)第一周综练(3)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三月(通用)第一周综练(3)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三月(通用)第一周综练(3)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三月(通用)第一周综练(3)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三月(通用)第一周综练(3)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高考地理三月(通用)第一周综练(三)含答案一、右图中的虚线(长度约2厘米)示意我国敦格铁路(敦煌到格尔木,正线全长约509千米)。据此完成12题。1、图示比例尺最接近() A.130万B.130 000万C.12 500万D.1200万2、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的虚线为图例B.图中的“格尔木”为注记C.图中的省界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D.在该图判断方向应依据经纬线答案1.C2.D解析第1题,敦格铁路正线全长约509千米,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50 900 000=1/25 450 000,故C项正确。第2题,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

2、号和色彩;注记是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山高水深等的数字。虚线是符号,所以是图例,A项对;文字属于注记,B项对;该图无指向标和经纬网,因此方向判定方法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中甘肃省和青海省的省界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C项对,D项错。故选D项。二、(2019江西新余四中阶段质检)2019年1月,湖南某大学邀请英国牛津大学戴维斯教授来湘讲学。下图为戴维斯教授通过社交软件与马教授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据此完成1-2题。1.根据戴维斯教授与马教授的聊天信息可推知,戴维斯教授飞抵长沙黄花机场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A.13日5:00B.13日21:00C.14日4:00D.14日12:002.伦

3、敦和长沙两地相比()A.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大于伦敦C.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小于伦敦D.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答案1.D2.B解析:第:1题,北京时间与伦敦时间相差8小时,戴维斯教授起飞时间是伦敦时间13日13:00,相当于北京时间13日21:00。飞行时间约15小时,到达时北京时间是14日12:00。第2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角速度各地相等;伦敦的纬度比长沙高,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大于伦敦。三、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垃圾洲”

4、的固体漂浮物主要来自()大气沉降河流输入海洋运输海底上泛A.B.C.D.2.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甲地,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在洋流作用下主要漂向()A.西北B.东南C.东北D.西南答案1.C2.C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垃圾洲”是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固体漂浮物主要来自河流输入的垃圾,对。大气沉降不是主要来源,错。海洋运输过程的废弃物等,对。垃圾漂浮聚集,不是从海底上泛的物质,错。C项对。第2题,图中甲地附近有北太平洋暖流经过,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在洋流作用下主要漂向东北方向,C项对。四、图甲、图乙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

5、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图甲图乙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米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D.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米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塔里木盆地B.三江平原C.江南丘陵D.黄土高原答案1.A2.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对照不同海拔和不同坡度所对应的聚落数量的多少,可知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米的区域聚落数量不是最少的,D错,坡度大于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

6、少,C错误;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B错误,所以海拔1 5501 700米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A正确。故答案选A。第2题,根据该地聚落空间分布都是在1 250米以上的地区,说明位于高原上,所以最有可能位于我国黄土高原。三江平原海拔较低;塔里木盆地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山麓;江南丘陵聚落主要分布在丘陵间的平地。故选D。五、(2018安徽舒城中学模拟)下图所示M区域(阴影区),三十多年前曾经是一片荒原,在巴西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有巴西“谷物带”之称。据此完成1-2题。1.以下对M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评价,不合理的是()A.水热搭配较好,适于

7、热带农作物生长B.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C.河流较多,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D.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土壤肥力高2.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下列地区中农业主要生产类型与M区域相似的是()A.美国大平原B.刚果盆地C.华北平原D.墨累达令盆地答案1.D2.D解析第1题,M区域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降水较多,水热搭配较好,适于热带农作物生长;M区域人口稀少,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由图示可知,M区域为巴西高原,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河流较多,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第2题,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

8、行,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为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是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为混合农业区。六、(2018山东烟台高三期末)牛肝地是发育在红层软岩(红层软岩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碎屑沉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土壤一般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部分组成。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完成1-2题。群落类型及多样性演替群落类型及多样性演替1.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异B.地表形态变化C.土壤肥力变化D.过度农业活动2.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

9、是()A.土壤厚度变薄B.土壤水分含量不变C.土壤肥力提高D.土壤中矿物质比重缩小答案1.D2.A解析第1题,图中该地生物量减少,多样性下降,最可能是不合理活动破坏植被,造成了水土流失。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业活动,D项对。区域气候变异不明显,A项错。植物的变化导致地表形态、土壤肥力的变化,不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B、C两项错。第2题,根据土壤结构组成,土壤中矿物质和有机质约占50%,在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显示有机质含量减少,D项错。流水侵蚀导致土壤厚度减小,A项对。图示土壤水分含量减小,B项错。土壤肥力下降,C项错。七、“绿色出行”是指提倡骑自行车或乘公共交通

10、出行。“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A.2000年B.2005年C.2007年D.2011年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B.改善城市空气质量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答案1.D2.B解析第1题,“绿色出行”是指提倡骑自行车或乘公共交通出行,以减少石化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读图可知,骑自行车出行方式19862011年逐步下降、2011后开始回升,公共交通也是在2011年后明显上升,小汽车出行比例则在201

11、1年后快速下降,因此,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2011年。第2题,市民出行方式变化,骑自行车、乘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上升,小汽车出行比重下降,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但不会扩大城市地域范围,也没有改变城市服务功能,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没有产生影响。八、读我国南方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1-2题。1.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地面下沉2.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答案1.B2.B解析第1题,由土地资源构成图可知该地山地较多,而由土地利用结构图可知该地开垦力度较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第2题,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构成对比来看,耕地面积的扩大是建立在宜林和宜草土地面积的减少之上的,故应根据该地区的特点,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土地的利用率,B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