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8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096830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8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3-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8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3-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8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3-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8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3-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8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8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8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8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018年化学高考题1. (2018江苏,3,2分)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CaO 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1. D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较易。NaHCO3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是因为NaHCO3可以与胃酸中的HCl反应,而不是因为其受热易分解,A项错误;SiO2用作光导纤维,不是因为其熔点高硬度大,而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传导能力,B项错误;Al2O3用作耐高温材料是因为其熔点高,C项错误;CaO可以吸水,故可作

2、食品干燥剂,D项正确。2. (2018全国理综,8,6分)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2. C 本题结合雾霾的形成考查硫和氮的化合物间的转化。雾和霾的分散剂均为空气,A项正确;结合图示可知形成雾霾的无机颗粒物中含有NH4NO3和(NH4)2SO4,B项正确;根据图示可知空气中NOx、SO2等分别转化为HNO3、H2SO4后,吸收空气中的NH3生成NH4NO3和(NH4)2SO4,即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反应物,C

3、项错误;过度施用氮肥,会导致空气中挥发的NH3浓度增大,与雾霾的形成有关,D项正确。 3. (2018江苏,6,2分)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A.向FeCl2溶液中滴加 NH4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B.KAl(SO4)212H2O 溶于水可形成 Al(OH)3胶体C.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 NH3D.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3. A 本题考查典型无机物的性质,较易。Fe2+遇SCN无红色出现,A项错误;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B项正确;铵盐与碱混合加热可产生NH3:2NH4Cl+Ca(

4、OH)2CaCl2+2NH3+2H2O,C项正确;Fe3可以氧化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D项正确。4. (2018江苏,9,2分)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4. A 本题考查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中等难度。2NaHCO3Na2CO3+CO2+H2O,Na2CO3+Ca(OH)2=CaCO3+2NaOH,A项正确;2Al+2NaOH+2H2O=2NaAlO2+3H2,NaAlO2与过量HCl反应生成Al3+,即AlO2+4H=Al3+2H2O,B项错误;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无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项错误;Fe2O3+2

5、Al Al2O3+2Fe,而Fe与HCl反应只能生成FeCl2:Fe+2HCl=FeCl2+H2,D项错误。5.(2018海南,2,2分)某工业废气所含氮氧化物(NOx)的氮氧质量比约为7:4,该NOx可表示为A. N2O B.NO C.N2O3 D.NO25.A 氮氧化物NOx中的N:O=7:4=28:16,即为N2O。6. (2018全国理综,27,14分)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2)利用烟道气中的SO2生产Na2S2O5的工艺为:pH

6、4.1时,中为 溶液(写化学式)。工艺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SO2的目的是 。(3)制备Na2S2O5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其中SO2碱吸收液中含有 NaHSO3和Na2SO3。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后, 室的NaHSO3浓度增加。将该室溶液进行结晶脱水,可得到Na2S2O5(4)Na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在测定某葡萄j酒中Na2S2O5残留量时,取50.00mL葡蔔酒样品,用0.01000molL-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mL。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样品中Na2S2O5的残留量为 gL-1(以SO2计)6(每空2分)(1)2Na

7、HSO3=Na2S2O5+H2O(2)NaHSO3 得到NaHSO3过饱和溶液(3)2H2O-4e-=4H+O2 a(4)S2O52-+2I2+3H2O=2SO42-+4I-+6H+ 0.128【解析】 本题考查无机化工流程和电化学知识等,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1)NaHSO3结晶脱水生成Na2S2O5。(2)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SO2,可能生成Na2SO3、NaHSO3,因Na2SO3溶液呈碱性,中溶液呈弱酸性,所以生成的是NaHSO3。审题时抓住“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则工艺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SO2的目的是得到N

8、aHSO3过饱和溶液。(3)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H2O-4e-=4H+O2,阳极室H+向a室迁移,a室中的Na2SO3转化成NaHSO3。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析出H2,OH-增多,Na+由a室向b室迁移,则b室中Na2SO3浓度增大。(4)I2作氧化剂,将S2O52-氧化成SO42-。计算样品中Na2S2O5的残留量时以SO2计,则n(I2)n(SO2)0.010 00 molL-10.01 L0.000 1 mol,m(SO2)0.006 4 g,则该样品中Na2S2O5的残留量为SX(0.006 4 g0.05 LSX)0.128 gL-1。 7. (2018北京理综,26,13分)磷精矿湿

9、法制备磷酸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磷精矿主要成分为Ca5(PO4)3(OH),还含有Ca5(PO4)3F和有机碳等。 溶解度:Ca5(PO4)3(OH)”或“”)。 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中结论:P和S电子层数相同, 。 (3)酸浸时,磷精矿中Ca5(PO4)3F所含氟转化为HF,并进一步转化为SiF4除去。写出生成HF的化学方程式: 。 (4) H2O2将粗磷酸中的有机碳氧化为CO2脱除,同时自身也会发生分解。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温度下的有机碳脱除率如图所示。80 后脱除率变化的原因: 。 (5)脱硫时,CaCO3稍过量,充分反应后仍有SO42-残留,原因是 ;加入BaCO3可进一

10、步提高硫的脱除率,其离子方程式是 。 (6)取ag所得精制磷酸,加适量水稀释,以百里香酚酞作指示剂,用bmolL-1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生成Na2HPO4,消耗NaOH溶液cmL。精制磷酸中H3PO4的质量分数是 。(已知:H3PO4摩尔质量为98 gmol-1)7. (1)研磨、加热(1分)(2)(1分)核电荷数PS,得电子能力PS,非金属性PS(2分)(3)2Ca5(PO4)3F+10H2SO4+5H2O 10CaSO40.5H2O+6H3PO4+2HF(2分)(4)80 后,H2O2分解速率大,浓度显著降低(2分)(5)CaSO4微溶(1分)BaCO3+SO42-+2H3PO4=Ba

11、SO4+CO2+H2O+2H2PO4- (2分)(6)(2分)【解析】 本题以无机化工流程为载体,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无机含氧酸酸性强弱的比较、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化学计算等。 (1)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将磷精矿研磨,酸浸时进行加热。(2)该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中“强酸制弱酸”的规律。比较硫酸与磷酸的酸性强弱,可以比较S与P的非金属性强弱。结合元素周期律可以比较S、P的原子半径、核电荷数。(3)根据元素守恒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有机碳的脱除率受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一方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在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内,有机碳的脱除率越高;另一方面,温度升

12、高可使较多的H2O2分解,氧化剂的量减少,使得有机碳的脱除率降低。80 后,H2O2分解对有机碳脱除率的影响超过了温度升高的影响,导致脱除率逐渐降低。(5)脱硫是用CaCO3除去剩余的硫酸,由于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所以即使CaCO3过量,充分反应后仍有SO42-残留。加入BaCO3可使CaSO4转化为更难溶的BaSO4,进一步提高硫的脱除率。 8. (2018全国理综,27,14分)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回答下列问题: (1) KIO3的化学名称是 。 (2)利用“KClO3氧化法”制备KIO3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KH(IO3)2、Cl2

13、和KCl。“逐Cl2”采用的方法是 。“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 。“调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KIO3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 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 ,其迁移方向是 。 与“电解法”相比,“KClO3氧化法”的主要不足之处有 (写出一点)。8. (除标明外,每空2分)(1)碘酸钾(1分)(2)加热(1分) KCl KH(IO3)2+KOH=2KIO3+H2O(或HIO3+KOH=KIO3+H2O)(3)2H2O+2e-=2OH-+H2K+ 由a到b 产生Cl2易污染环境等【解析】 (1)KIO3的名称为碘酸钾。(2

14、)Cl2是一种易挥发且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可通过加热法去除溶液中溶解的Cl2。加入KOH溶液“调pH”使KH(IO3)2转化为KIO3:KH(IO3)2+KOH=2KIO3H2O。(3)电解法制备KIO3时,H2O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H2O2e-=2OH-H2。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即由电极a向电极b迁移,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故主要是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根据工艺流程分析,KClO3氧化法生成的Cl2有毒,且在调pH时加入KOH的量不易控制,另外,生成的KIO3中杂质较多。2017年 化学高考题1.【2017年高考北京卷】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