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行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084249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8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门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东门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东门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东门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东门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门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门行ppt(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门行,汉乐府民歌,东门行,【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本诗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并通过对本诗特色的欣赏和领会,归纳汉乐府诗歌叙事性的主要特色。 【重点难点】 本诗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和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内容】 东门行 一、介绍汉乐府诗歌的本质和来源 二、分析本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并找出体现其性格特征的典型细节 三、讨论本诗的语言特色、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可能的前因后果 四、补充汉乐府的其他作品 五、背诵本诗,一、介绍汉乐府诗歌的本质和来源,本篇在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瑟调曲。 1、什么是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掌管音乐、采集地方歌谣的政府机构。这个机构除掌管朝廷在祭祀、朝会等隆重的场

2、面所使用的乐曲、乐歌(一般称为“雅乐”)外,也掌管从民间采集来的乐曲、乐歌(一般称为“俗乐”)。由此就进而把他们所掌管的上述两种乐曲、乐歌都称为乐府,再外后便把别人(包括后人)以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也统称为乐府。 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雅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属于雅乐部分的乐歌一般来说价值不高。如安世房中歌、郊祀歌等,其贡献在于七言诗句的使用逐渐增多,最后终于形成了纯粹的七言诗。,俗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据汉书。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3、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可见这部分作品乃是汉乐府之精华。,2、作品,史记乐书载,汉乐府的设置不晚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但搜集民歌俗曲于汉武帝时,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西汉时乐府采集的各地民歌共有一百三十八篇,但流传至今的只有三四十篇,加上东汉民歌和文人的作品,现存汉乐府有一百多篇,散见于汉书、后汉书、宋书乐志、文选和南朝时徐陵编的玉台新咏等书,而以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所收最为完备。,郭茂倩乐府诗集,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100卷,是根据音乐类别分别排列作品,分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歌辞,横吹歌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氏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

4、,是收罗汉迄五代乐府最为完备的一部诗集。与汉乐府有关的凡四类,其中郊庙歌辞中首列的汉郊祀歌是西汉文人为宗庙祭祀作的乐歌;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中题下标明“古辞”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西汉民歌。杂曲歌辞收录的文人作品中有一些出自东汉。 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用犀利的言辞表现爱恨情感,较为倾向现实主义风格。,战城南,汉乐府的最大贡献是推动了叙事诗的形成。其最大长处在于描绘具体的生活现象,以此来使人感动。目前所见最早的汉乐府中属于俗乐的作品为铙歌的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5、”水深激激,薄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3、特色,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的浪漫主义手法,它开诗歌现实主义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命题

6、,古乐府命题多用歌(短萧鐃歌、子夜歌、子夜四时歌)、行(孤儿行、病妇行、东门行、西门行、短歌行、从军行)、曲(西曲、西洲曲、)、引()、吟(白头吟)、谣等来命名,后人常常把它理解为:“按乐府命题,名称不一。盖自琴曲以外,其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为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曰歌行;述事本末,先后有序,以抽其臆者为引;高下长短,委曲尽情,以道其微者为曲:吁嗟慨歌,悲优深思,以呻其郁者为曰吟;因其立辞之意曰辞;本其命篇之意曰篇(名都篇);发歌曰唱;条理曰调(清平调);愤而不怒曰怨(闺怨、宫怨);感而发言曰叹;又有以诗名者(杂诗),以弄名者,以章名者,以度名者,以乐名者,以思()名者,以愁名者。

7、”,二、主题,本篇叙述一对夫妇因生活贫困,实在维持不下去了,丈夫准备出去行劫,虽经妻子劝阻,但他还是毅然走了。 一个城市贫民,在封建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下,无衣无食,不得不铤而走险,妻子也劝阻不住。 写一个为贫穷所迫,铤而走险的人。,三、文本解释,1、出东门,不顾归; 东门:指主人公所居城市的东门。 顾:思,念。 不顾归:决然前往,不考虑归来不归来的问题,一本作“不愿归”。 一落笔,作者便开门见山地给读者描述了一个愤怒的城市贫民的形象:他怒冲冲地手执手剑,冲出东城门,决然前往,哪里还考虑回来回不来!家中的妻儿老少饥寒交迫,生活都难以维持,与其饥冻而死,还不如铤而走险,反正是一死!,2、来入

8、门,怅欲悲,怅:失意貌。 惆怅失意。 从东门回来,一无所获,空手回家,,3、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盎:腹大口小的瓦罐 还视:回头看。 架:晋乐所奏作“衍(hng杭)”,衣架。 瓮中储存的米眼看就要吃完了,一家人总不能喝西北风度日!眼看着老人饿得面黄肌瘦,却无米下锅,这漫长的日子该怎样度过!看看空荡荡的衣架上,连一件衣服也没有,小儿子冻得哇哇直哭,这漫漫的冬日怎能捱到头啊,3、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越看心中越惆怅,越想心中越失意。悲痛欲绝之余,主人又捏紧腰间的长剑, “唰”地拔将出来,反身又要直奔东门而去!,4、“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补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

9、今非!”,餔:吃。 做为“餔糜之妇”的妻子,出来阻拦丈夫的鲁莽行事。怎奈丈夫主意已定,故只得扑上前去,跪倒在地,扯住了丈夫的衣补救,嘤嘤啼哭着:“我求求你了!别人家富贵,就让他们去享乐吗!贱妾我愿意和你一起吃糠咽菜喝稀粥,苦度终日,可不能去冒风险啊!看在老天的份上,看在你幼小的儿子的份上,你就听我一句话吧!你今天的做法实在是不对头啊!”,5、“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行:走啦。吾去为迟:我已经去晚了。 下:脱落。这句说我头上常脱落白发,这苦日子难以久挨下去。 面对妻子的哀求,丈夫根本就听不进去。做为一家之主,他怎能眼看着这个家受苦受难而视之不见?“不!不!我还是要走!我现在走已经

10、晚了。你没有看到我头上这频频脱落的白头发?这苦日子咱们还能再捱多久?难道白白等死吗?”,四、艺术特色,1、叙事性 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这一特色是由它的“缘事而发”的内容所决定的。在诗经中我们虽然已可看到某些具有叙事成分的作品,如国风中的氓、谷风等。但还是通过作品主人公的倾诉来表达的,仍是抒情形式,还缺乏完整的人物和情节,缺乏对一个中心事件的集中描绘,而在汉乐府民歌中则已出现了由第三者叙述故事的作品,出现了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和比较完整的情节,如陌上桑、东门行,诗的故事性、戏剧性,比之诗经中那些作品都大大地加强了。因此,在我国文学史上,汉乐府民歌标志着叙事诗的一个新的更

11、趋成熟的发展阶段。,东门行,诗人显然并不鼓吹抢劫,他所写的实是这对夫妻走上绝路的过程。丈夫的这种行为当然不会有好结果,妻子也因此完了。此诗把这一过程写得集中而分明,对丈夫的果决和妻子的痛苦也有所显示,在字里行间又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它较之病妇行、孤儿行的叙事不集中,多少有点罗列现象而不分主次的缺陷实在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但东门行仍是对某一个具体事件的叙述,而且其叙述也未能展开。而在十五从军征、陌上桑、羽林郎中叙事诗得到了进展。,2、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分析本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并找出体现其性格特征的典型细节 )诗人则紧紧抓住主人公几度徘徊,归而复出这一心理和行为的激烈矛盾,就

12、写出其中的必然性一个本来安分的人怎样走上那条危险之路,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这奋不顾身的一去一回,又愤然复出,深刻地表现出人民已被逼迫到走投无路的地步,为了生计,他们什么也顾不得了! 清代沈德潜说:“既出复归,既归复出。功名儿女,缠绵胸次。”主人公初次出东门后,又放心不下家中妻子儿女,故“出”而又“归”。归来后,看到家中生活实在难以继续,故又不得不“归”而又“出”了。这样的描写,主人公的形象便栩栩然立了起来:做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既想出门去建立功业,拯救百姓,拯救家人,又牵挂着家人的生活,处于矛盾之中的人物变得具体生动,而又真实可信。,2)“拔剑东门去”,承上句而来,是主人公由犹豫、反复到下

13、定最后的决心。主人公要出去行劫,不一定非要作出一副剑拔弩张的架势。但诗中这样处理,却异常真实地表现出主人公决绝而无反顾。“拔剑东门去”的动作表现了其坚定的决心。拔剑的动作是向上的、激愤的行为,表现了主人公愤懑无比、决然出击、决不坐以待毙的心情。是对现实作了清醒的认识后的反抗。因此,这首诗是充满了反抗的成分的。,由于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腐败,贪污横行,急征暴敛,摇役繁重,因此,城市经济破产,广大人民食无米,穿无衣,无法生存下去。翦伯赞先生曾说,赋税、徭役、武装的压迫和刑法的威吓,这就是东汉政府对当时人民的恩典。在这样浩荡的皇恩之下,当时的人民,如果不甘饿死,那就只有两条出路:不是自卖为奴婢,便是合

14、伙为盗贼。这诗就是不甘饿死的人民起来反抗的一种表示,有很积极的意义,是乐府诗中斗争性最强的作品之一。,乐府中有两篇东门行歌辞,这里用的是本辞。另一篇为晋乐所奏,共四节,较本辞有所增衍。其中最显眼的是,“今时清廉,难犯教言”之类的句子。这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加以粉饰。尽管作了这样的改动,基本思想内容还是不能改变,最后只好予以排斥。这篇民歌的遭遇,见诸古今乐录所引王僧虔技录的记载:“东门行歌古东门一篇,今不歌。”,3、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讨论本诗的语言特色,作品的后半部分是用对话的方式表达的。面对丈夫毅然决然的行动,妻子却在考虑丈夫的性命安全,考虑全家人能够平平安安地

15、生活。故苦苦哀求丈夫,一“劝其安贫贱”,二“恐其触法网”,应该“上惭沧浪之天”,“下顾黄口小儿。”而决心已定的丈夫则回敬了几个坚定的字眼:“咄”、“行”、“迟”、“难”,把他再出东门的强烈欲望表达得淋漓尽致。两段对话,把妻子善良、贤慧同时又是小心谨慎的妇人形象,和丈夫粗鲁、果敢同时又是被迫无奈铤而走险的汉子形象活脱脱的表现出来,跃然纸上。,4、形式的自由和多样。,汉乐府民歌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长短随意,整散不拘,由于两汉时代紧接先秦,其中虽有少数作品还沿用着诗经古老的四言体,如公无渡河、善哉行等,但绝大多数都是以新的体裁出现的。从那时来说,它们都可以称为新体诗。这新体主要有两种:一是杂言体。

16、杂言,诗经中虽已经有了,如式微等篇,但为数既少,变化也不大,到汉乐府民歌才有了很大的发展,一篇之中,由一二字到八九字乃至十字的句式都有,如孤儿行“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便是十字成句的。而铙歌十八曲全部都是杂言,竟自成一格了。 这篇诗虽然采取了杂言形式,但是由于用字简练,句子长短相济,读来有顿挫流离之感。,5、五言体,另一是五言体。这是汉乐府民歌的新创。在此以前,还没有完整的五言诗,而汉乐府却创造了像陌上桑这样完美的长篇五言。从现存薤露、蒿里两篇来看,汉乐府民歌中当有完整的七言体,可惜现在我们已看不到了。丰富多样的形式,毫无疑问,是有助于复杂的思想内容的表达的。,薤露、蒿里,薤(泻,藠头)上露,何其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蒿里(野草,青蒿,古人认为人死后魂魄聚居的地方)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