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082968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子”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交子”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交子”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交子”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子”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子”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詹 星 姜易德 邓中珠 罗天云 提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没人不知,要问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是什么,可就没有多少人知晓了。四大发明中:造纸术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了一场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印刷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科学、艺术的巨大进步,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推动了航海业的大发展,使人类认识了世界,认识了地球,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往;火药使人类能开山架桥修路,征服自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世界各国的大发明中可以看出,所谓的“大发明”都具有“首开先河、功效卓著、惠及人类、后世典范、作用久远”四大特征。对于“交子”我们也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

2、讨。一、首开先河在众多的中国古代创新发明中,除四大发明外,谁又够得上第五大发明呢?当然只有北宋前期诞生在成都的“交子”。纸币“交子”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自问世以后,它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被世界广泛使用,便利了人们的交换往来,推动了经济发展。世界一致公认,中国使用纸币要比西方早几百年,至少在马可波罗前,世界其他地区还没有使用纸币。这就充分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纸币的国家。可它并不是突然出现,而是有相当的历史传承,这种传承起源于什么时代,有各种不同说法。学术界公认纸币“交子”起源于1000年前的北宋前期,但也有一些书籍和文章说汉代的“白鹿皮币”和唐朝的“飞钱”已经具有纸币的属性

3、。“白鹿皮币”和“飞钱”究竟是怎么回事?现就先从它们说起。汉武帝时期,因长年与匈奴作战,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在铸行“三铢钱”和“白金币”(用银和锡铸成的合金币)的同时,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发行了一种用白鹿皮制作的货币,人们称它“白鹿皮币”。史记平准书说:“白金为中,赤金为下,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里取镕,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一作紫)缋,为皮币,直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聘,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史记孝武本纪说:“其后,天子苑有白鹿,以其皮为币,以发瑞应,造白金焉。”索隐案:“食货志皮币以白鹿皮方尺,缘以馈以荐璧,得以黄金一斤

4、代之。”又汉律皮币律:“鹿皮方尺,直黄金一斤。”从这些史料得知,“白鹿皮币”是用宫苑稀缺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张一方尺,周边彩绘,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因它作价太高,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只是一种虚值货币(债券),证明王侯向朝廷贡赠后,朝廷给予出具的负债凭据,这与今天国家发行债券类似。“白鹿皮币”发行不久即废止,至今不见实物,与纸币完全无关。唐代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因经济发展导致货币缺乏,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建中元年(780年)推行两税法,农民的赋税简化为地税和赋税,采用以钱定税、以钱完税,增加了货币需求;二是两税法实行后扩大了商品流通范围,边缘农村为了缴税,必须把生产的农产品换

5、成钱币,这就让钱币流通的面扩大了;三是唐代宗教盛行,大量佛像礼器耗用铜,如“皇太子奉为二圣于西明寺造钟铜一口,可一万斤”。代宗时“五台山有金阁寺,铸铜为瓦,涂金十上,照耀山谷,计钱巨亿万”。由此可见唐代铜的消耗量大,制约了钱币铸造增量,从而导致钱荒。钱荒的出现,无疑会加剧民间钱币囤积。 在商在商业异常发达的唐中后期,当时商人、诸军、诸使富豪之家到长安贸易,售物得到的大量钱币带在身上既不安全又不方便,因此商人们就将钱币交给各地驻京的进奏院(相似驻京办事处)和有关机构,或交给各地富商(柜坊)在京开设的分支机构,由这些部门发给半联凭证,另半联寄回各地的相应机构。商人回到本地,经验证相符后,便取给款。

6、这种“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的方式,就叫“飞钱”。飞钱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融汇兑业务,新唐书、食货志这样表述:“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经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主要特征为:一地出钱并取得有关证明,在异地凭此证明取得钱款,它类似今天的银行汇票。“飞钱”出自唐代中期,实质上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北宋诞生在成都的“交子”则是真正纸币的开始。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四川地区自五代后蜀时期因铜资源匮乏,就通行铁钱,到北宋时因商品经济飞跃发展,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增加,而铁钱体重价

7、低,使用极为不便,当时铜钱与铁钱兑换比例基本维持在1:10。唐宋的标准铜钱1贯为1千枚,重6斤半左右,而同价值的铁钱就达10贯,重65斤。依当时的物价,一匹罗值2万铁钱,也就是20贯,用铁钱就重达130斤。这种价值的钱币用于市面交易,携带极不方便;加之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铸币停止,造成严重钱荒;再加上宋时商品经济在前代基础上更加活跃,异地交易十分频繁,“飞钱”在这时大行其道,经过发展被称为“变换”,解决了异地携带大量金属货币的不便,这为“交子”产生提供了借鉴。由此,宋史食货志对飞钱与交子、会子等的承继发展关系作出结论说:“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交子”成为货币,经历了私“交子”

8、和官“交子”时期。私“交子”由民间发行,最重要的特征必须缴纳铁钱才能获得“交子”,凭“交子”又可随时兑现铁钱,在特定的范围,能够作为交换的媒介。用近代经济学眼光看,它就是一种兑换券,类似于银行券。也就是说,私“交子”是铁钱的符号,不是一种完整和独立的货币。于是矛盾产生了,铁钱属于官方发行,而“交子”是经营交子的铺户凭借自己的实力和信誉发行。一般来说金融商人在商言商,在“交子”经营过程中追求利益最大化是自己的天性。因私“交子”的发行是用钱请交,需用钱时再用交兑钱,这时就形成了以交子铺户为轴心的客商关系,交子铺户在“交子”发行上只要能保证正常兑换,会将铁钱库存量压到最低,把多余部分用着它用(如放贷

9、或购置田产等),虽然私“交子”进行了联保,但各自独立经营,对问题认识不可能一致,当社会出现动荡或自然灾害时,“交子”出现挤兑在所难免。因此,到一定时机对它加以改进,采取一系列弥补措施,进行完善,才能健康发展。二、功效卓著在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三月,四川大部分地区发生灾害,物价翔踊,私“交子”发生挤兑,交子铺户不能兑现,引起聚众争闹,官府派出差役拦约。这时官府内部出现了对私“交子”取缔或是继续办下去的不同意见,结果取缔占据上风,官府明令禁止“交子”使用。后来知益州薛田上任,发现“交子”对商品流通的重要性,看到取缔“交子”给商品交易带来的不便,便上奏朝廷请求改为官办。准奏后于宋仁宗天圣元年(

10、1023年)11月成立“益州交子务”,次年2月发行官“交子”。官“交子”在私“交子”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弥补了原私“交子”的缺陷。一是针对铁钱由官方发行,而“交子”由民间(交子铺户)发行的不同信用背景,设立“益州交子务”,代表朝廷对“交子”行使管理职能。“交子”发行权收归到官府,树立起了国家信用的权威,为纸币的运行开拓了广阔的天地,由此,“交子”成为了国家法定货币。二是为更加取任于民,将官“交子”的形制大体仿照私“交子”样式,再在票面上加盖“益州交子务”和“益州观察使”官方大印,彰显了“交子”的法定权威。三是由国家信用取代商业信用,让“交子”回归到与金属货币同等的法定地位,提高了“交子”的

11、公信力。四是官交子发行量严格与需求相匹配。按照官员们起初的设想,“交子”发行必须与经济需求相适应,只要控制住发行量,就可以保证币值稳定,官交子自天圣二年发行到熙宁年间,在近50年里,每界发行总额控制在125.6万贯,币值十分稳定。说明交子在早期阶段,官员已经从实践中初步掌握了纸币流通的规律。五是对“交子”发行严格管理:发行分界,每界3年,到期以旧换新;发行限额,每界为125.6万贯;专门储备铁钱36万贯,作为“交子”发生挤兑的应急保证金。于是世界第一张纸币由此诞生了!从此开始,纸币逐渐被推行到世界各地,可以说世界任何一个用钱购买商品的人,都使用过纸币。 交子三、惠及人类 “交子”的出现,既便利

12、了商品交易,又解决了铁钱供应的不足,还节约了金属货币因用材(铜、铁)、铸造、发行、运输等成本,它是我国、也是世界货币史上的一次革命。此外,“交子”作为世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东方古代文明有重要意义。因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诞生出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也不是偶然的。更重要的是,“交子”发行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直到今天仍还被世界普遍运用。四、后世典范“交子”发明和使用,为后世树立了典范。1、储备一定比例的铁钱作准备金,预防“交子”出现挤兑。每界发行125.6万贯,备铁钱36万贯,为发行

13、额的28.65%,也就是说“交子”作为信用货币能否正常流通,背后必须储备相应比例的铁钱做后盾。这一了不起的数理比例关系,是从私交子逐步过度而来,并为后世所遵循。如南宋时为防止纸币(交子和会子)贬值而总结出的“称提”或“称提之策”(即朝廷及时以金属币收兑跌价的纸币,限制纸币发行量,规定纸币使用的界限以及按期调换等等,以维持纸币的购买力),为后来纸币发行管理提供了借鉴。“称提”这一金融措施,最早见于北宋,是为调整铜铁比值关系的一种办法,后用来表示以钱币、金银、实物等收兑贬值纸币,限制发行额,用行政办法干预货币币值。因此,清初黄宗羲给予高度评价说:“然宋之所以得行者,每造一界,备本钱36万缗,而又佐

14、之以盐酒等项。盖民间欲得钞,则以钱入库;欲得钱,则以钞入库;欲得盐酒,则以钞入诸务;故钞之在手,与见钱无异。其必限之以界者,一则官之本钱,当使与所造之钞相准,非界则增造无艺;一则每界造钞若干,下界收钞若干,诈伪易辨,非界则收造无数。”这些规律为后来的纸币发行做出了示范。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对经济景气度和物价升降调控时,少不了通过中央银行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使之达到币值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其中最常用的就是运用“存款准备金”比率增减工具,来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可用额度进行调控,间接地起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的目的。又如为使货币市场保持稳定,很多国家中央银行还运用“票

15、据”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商业银行用于贷款的资金量,以达到社会货币需求的平衡 这些政策调控工具,可以说是受了宋代人创造的“称提”或“称提之策”理论影响,并进行利用、总结和深化的结果。2、“交子”这一信用媒介之所以被当时人们所接受,最重要一条它是建立在实物货币(铁钱)基础上,其价值完全与实物货币挂钩。这一特定规律,为后来各国的纸币发行所遵询。如1792年美元发行,采用了金银复本位制,按照当年颁布的铸币法案,一美元折合纯银24.057克或纯金1.6038克。英镑1821年正式采用金本位制,实行每1英镑含纯金7.32238克。人民币发行之初,当时在贵金属匮乏情况下,以国家掌握的物资,能按照稳定价格

16、投入市场的商品,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资产为前提,以十足的商品物资价值为基础,严格按照“钱出去、物回来,物出去、钱回来”原则,保证了币值稳定,使经济健康发展。3、“官交子”发行面额随时根据需求而变化。最早为一贯至十贯10种,后来改为五贯和十贯2种,而发行量五贯占20%,十贯占80%;再后来再改为五百文和一贯2种,而五百文占40%,一贯占60%。从面额和发行量的变化可以看出,投放的交子面额是根据社会需要而发行。从当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纸币面额发行变化看,仍基本遵照这一规律。4、“交子”票面上盖“益州交子务”和“益州观察使”官印,彰显了国家发行的权威,展示了“交子”的流通背后依靠的是国家信用。在今天流通的纸币上,票面标明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