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78328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一、填空题1、由于_,对畜牧产品需求增加,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_,引起_。 2、草地退化就会导致_、盐渍化,_,气候恶化。 3、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小于_ MM,_气候的高原、山地地区。 4、我国草地退化除了气候_,生态环境脆弱;全球变暖;鼠害、虫害严重等自然方面外,还有_,过度开垦,乱采滥挖发菜,人工管理少,_等人为原因。 5、我国草地退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实行_制度;变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_,建设“草库伦”;优化畜群结构,_;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 二、单项选择题6、平均每公顷草场养羊的头数,新西兰高于蒙古1

2、8倍多,造成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放牧的方式不同B、人口多少不同C、市场需求量不同D、气候不同使草场产草量及牧草质量不同7、读图“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以下小题。(1)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A、草原B、苔原C、硬叶林D、针叶林(2)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B、固体废弃物污染C、土地沙化D、臭氧层破坏8、读图甲和图乙,答下列题目。(1)乙图说明了( ) A、我国荒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面积缩小B、自然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C、人为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D、荒漠化土地都有由扩大到缩小的过程(2)内蒙古哲里木盟草原土

3、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9、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500亿元。回答以下小题.(1)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本土流失面积的62.5 %,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2)西部地区沙化面积超过1600万公顷,占全国的9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 A、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B、西部地区毁林开荒严重C、西部地区水蚀严重D、西部地区鼠害严重(3)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

4、应采取的措施是( )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 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 A、B、C、D、10、草方格沙障的最主要作用是( ) A、固定沙漠B、削减风力C、吸收地下水D、增加降水11、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B、鼠害猖獗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12、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题目。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西

5、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3)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 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B、正是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D、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13、该图为黄河源地区

6、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题目。(1)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是( ) A、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率越高B、海拔45004600米的草地退化率最小C、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面积越大D、海拔43004400米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2)影响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草地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水分气温B、土壤水分坡度C、气温光照D、光照坡度三、综合题14、阅读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06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防治荒漠化年”。今年世界环境日的口号是“莫使旱地沙漠化”。(1) 我国荒漠化的分布有何特点。 (2)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7、(3)在荒漠化集中分布区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_、_等;而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_因素,特别是_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而_在其中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5、分析“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该省区的简称_。(2)在该省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的面积是最多的,简述该省区草地面积广大的原因,并分析该省区草场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3)该省区行政中心所在地区是中国古老灌区之一,也是该省区粮、油、糖的生产基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_。该地区过度发展灌溉农业会带来哪些问题?(说出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可)_16、读我国沙漠(部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8、。(1)据报道巴丹吉林沙漠(A)与腾格里沙漠(B) 已有多处“握手”,其成因是两大沙漠所处地区位于_内(气压带、风带),年平均7级大风天数超过30天;是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的_与西北的_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风洞”,加速了风力,使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年以1520米的速度向_方向移动。 (2)分析两大沙漠“握手”的人为原因。 (3)为遏止两大沙漠进一步“握手”,提出你的建议。 17、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将图中A、B、C代表的地区填在横线上。 A_ (灌溉农业区),B_ (灌溉农业区),C_沙漠。 (2)本区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国土整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_ _ (3)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不利

9、自然条件是_。从根本上解决不利自然条件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措施是_。 18、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1934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1935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图是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_。 (2)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_、_、_。 (3)“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_ _ _。 (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_ ,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_等措施。

10、答案解析部分一、 填空题 1、【答案】人口增加;超载过牧;草场退化 【考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解析】【分析】由于人口增加,对畜牧产品需求增加,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超载过牧,引起草场退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草场退化的原因,一般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人口过度增加所致。 2、【答案】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性减少 【考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解析】【分析】草地退化进而导致土地沙化、盐渍化,植被减少,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草地退化蒸发加剧,气候变得更加干旱。【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草地退化的危害性。较为简单。要求学生了

11、解即可。 3、【答案】400;干旱、半干旱 【考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解析】【分析】草地需水量不及耕地,我国东部以耕地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的分界线为年降水量400MM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小于400MM的高原、山地地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草地的分布。注意降水量数值,需要记忆和了解。 4、【答案】干旱;过度放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考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解析】【分析】草地退化的自然原因有气候干旱、全球变暖、鼠害、虫害严重;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及其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草地退化

12、的原因。水土流失、草地退化等原因一般都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5、【答案】禁牧、轮牧;建立饲草料基地;合理放牧 【考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草地退化的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针对这三个原因就应该合理放牧、实行轮牧、禁牧、建立人工草场;退耕还草、禁止挖掘发菜。【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草地退化的防治措施,一般都是从人为原因来做出相应的措施。这是本节的重点,要求同学重点记忆和掌握。 二、 单项选择题 6、【答案】D 【考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解析】【分析】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全年温和湿润,草场质量较好,载畜量大

13、。蒙古为温带大陆气候,降水少,产草量少。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载畜量的相关知识,载畜量主要由草地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好,载畜量就大。 7、【答案】(1)A(2)C 【考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种植被在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等省区分布的最广,可以判断该植被为草原。这些区域气候干旱或者高寒,生态环境脆弱,草地一旦遭到破坏,容易出现土地沙化的环境问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草地的分布及其草地破坏导致的后果。根据图中的饼状图来判断该植被类型应是草地,再利用所学知识作答。 8、【答案】(1)A(2)B 【考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解析】【分析】(1)乙图可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