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8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学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77339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8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8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8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8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8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8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8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学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8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情播报考查频度必考加试1.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b(20174月,26)考查“双百”方针4次1考2.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abbb(201610月,16)考查“一箭多星”技术4次1考考点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梳理基础知识(加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一、提出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

2、。2.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3.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4.成果:文学创作繁荣,电影和戏剧百花争艳。5.意义:使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活跃起来,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二、曲折1.背景: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爆发。2.表现: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样板戏”一枝独秀。三、繁荣1.背景:改革开放时期,“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指导。2.表现:文学艺术创作再现勃勃生机。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加试)“双百”方针的提出和破坏史料一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

3、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邓小平读史用史 史料一反映了“双百”方针内涵,体现“双百”方针在文艺上怎样的要求?提示:创作自由是文艺工作的基本规律,“双百”方针是实现创作自由的根本保证。史料二识图解史 图示显示的是“样板戏”。结合所学,指出图片显示“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界的什么状况?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提示: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双百”方针被破坏。要点二(加试)“双百”方针实践体现史料长期以来,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众说纷纭。19491978年,我国史学界不重视对李鸿章的研究,在为数不多的论著中,以否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多持肯定态度,对其

4、评价更加客观、全面。戴仕军李鸿章研究概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读史用史 (1)结合史料指出改革开放前后对李鸿章有何不同评价。提示:1978年以前认为李鸿章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而是镇压农民起义、签订不平等条约,出卖民族利益,是封建统治的维护者;1978年以后认为李鸿章主持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近代海军、新式学堂,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人物。(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8年前后我国史学界对李鸿章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提示:1978年前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左”倾错误到恢复“双百”方针,思想日益解放;史学观念的改变,史

5、学研究由受限制走向相对开放、自由。精练选考题组【例】 (加试)考查“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解析由材料“文艺工作,也是不会繁荣的”“学术就能迅速发展”,可知提出这一方针的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6、,故选B项。A项无从体现,材料未提及人民群众和工农阶级,故C、D项错误。答案B练1 考查“双百”方针的内涵(加试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双百”方针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与其不符的是()A.它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学术与文化发展的经验B.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C.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D.不仅影响到国内,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解析“双百”方针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学术与文化发展的经验,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影响是在中国国内,不可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答

7、案D练2 考查“双百”方针的影响(加试题)1960年电影五朵金花在亚非国际电影节上放映,荣获了“银鹰奖”的“最佳女演员”和“最佳导演”大奖。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A.“双百”方针的提出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解析五朵金花在国际上获奖说明了当时电影的繁荣。其主要原因是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我国的文艺界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答案A考点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梳理基础知识一、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a)【知识拓展】“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

8、事。”钱学森微点拨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邓稼先“两弹元勋”;李四光地质力学;华罗庚数学;吴阶平泌尿外科。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b)1.国防科技(1)1958年,建成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2)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3)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被自制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送入预定轨道。2.医学: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3.农业科技: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三、“科学技术是第

9、一生产力”的提出(b)1.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2.意义(1)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2)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b)1.空间技术领域(1)1984年,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2)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3)从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2.运载火箭研究(1)1980年,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

10、运载火箭,表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新的水平。(2)1999年11月以来,中国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五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与回收试验。(3)2003年10月,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3.意义: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20159月浙江选考调研)(节选)史料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

11、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一些科技成就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据廖盖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整理读史用史 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意义。提示: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点二运载火箭研究的成就史料识图解史 图片航天英雄杨利伟。“神州5号”载人宇宙飞船。简述图示成就有何重大意义?试列举改革开放以来在空间技术领域和运载火箭研究方面体现我国先进水平的科技工程是什么?提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国家,是中国进

12、入太空新时代的里程碑。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奔月”工程。精练选考题组【例】 考查新时期科技成果(2016浙江10月选考)2016年9月15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天宫二号”直刺苍穹,见证了中华民族航天史上的又一次壮美腾飞。中国掌握“一箭多星”技术是在()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掌握“一箭多星”技术是在1981年。答案C练1 考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2017宁波3月模拟)2016年11月18日,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结束33天的太空之旅,安全返回。回顾中国

13、航天史,下列选项说明我国开始步入太空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A.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的建成B.“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的成功发射D.“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解析题干要求“开始步入太空时代”的事件,结合所学可知B项符合题意。答案B练2 考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2017温州2月测试)中国瓷都章程写道:“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共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在()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解析198

14、8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故选C项。答案C练3 综合考查新中国科技成就(2017杭州高三期末)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说:“科学工作者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经过六年多的艰苦工作,为我国夺得了这项理论科学研究的世界冠军,这一杰出的重大成就,标志着人类在揭开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迈进了一大步,为生命起源的唯物辩证学说取得了一项有力的新论据。”这一“杰出的重大成就”是指()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大跃进期间水稻亩产超过万斤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D.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合作任务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一“杰出的重大成就”是指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故A项正确。答案A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满怀热情返回祖国,并成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下列四幅图片中的人物,可归入此列的有()A. B.C. D.解析选项中的四位科学家都是回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和代表。答案C2.(2017台州2月评估)2017年1月9日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出生于浙江宁波的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下列在新中国初期成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中,与屠呦呦同属医学研究领域的是()A.袁隆平 B.吴阶平C.钱学森 D.华罗庚解析屠呦呦获奖的科学技术领域是医学,结合所学可知B项符合题意。答案B3.(2017温州九校高三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