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编冲刺组合练19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作文立意(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074587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编冲刺组合练19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作文立意(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编冲刺组合练19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作文立意(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编冲刺组合练19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作文立意(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编冲刺组合练19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作文立意(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编冲刺组合练19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作文立意(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编冲刺组合练19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作文立意(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编冲刺组合练19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作文立意(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合练19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作文立意(60分钟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一批垃圾桶有了专属“身份证”。管理部门为辖区内部分餐馆的餐厨废弃物专用桶加装了电子芯片,借助芯片,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和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目前,全区已安装“身份证”的商家达到800家。餐厨废弃物经过油水分离、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后,实现了_的功效,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我国每年餐厨废弃物产生量高达9 000多万吨,是一笔可以再利用的资源,然而废弃物实际处理率不足20%,效率低下的

2、局面,在媒体的广泛科普之下,早已_,为人诟病。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管,不法分子介入其中,餐厨废弃物去向“成谜”。通过安装“身份证”,(),同时也提升了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变废为宝,产生了理想的经济效益。一枚电子芯片,也植入了城市管理者_的责任。面对地沟油猖獗的严峻形势,城市管理者只有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才能_,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来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B.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并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C.管理部门得

3、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及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有效避免的问题。D.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与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解析画线句语病有两处:一是“监控和有效避免”与后文的具体内容不搭配;二是“去向、来源”的语序不当。修改要结合上述两点,分别合理搭配,再调整词语顺序。答案A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推陈出新众目昭彰义不容辞推己及人B.新陈代谢众目睽睽责无旁贷推己及人C.新陈代谢众目昭彰义不容辞以己度人D.推陈出新众目睽睽责无旁贷以己度人解析“推陈出新”“新陈代谢”都有以新的代替旧的之意,前者强调主观努力的结果,后者强调事

4、物的客观规律;“众目睽睽”“众目昭彰”都有众人用眼睛看之意,前者只指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后者则指群众的眼睛看得清楚;“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都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前者侧重于在道义上不允许推脱,后者侧重于责任上不可推卸;“推己及人”“以己度人”都有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之意,前者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后者侧重于去猜度别人,多指不好的方面。答案A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虽然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B.不但有效阻止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舌尖上的安全C.既有效阻断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D.不

5、仅有效阻断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解析A项从关联词看,“虽然”表承认基础上的转折,与后文缺乏逻辑关联;B项从语境看,“阻止”的是过程,而不仅仅是“地沟油、边角料”这类对象;C项从搭配看,“保障”的是“安全”而不是“舌尖”。答案D4.下面是关于“超强记忆学习法电视讲座”的宣传单上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表述不恰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使文段简明得体。(5分)尊敬的贵家长:“超强记忆学习法”将让您的孩子对中文、英文文章记一遍就正背、倒背如流,对数学公式,语文中的作家、诗人的生卒年记一遍就能持久,甚至终生不忘。北京大学教授王楚院士说:“同在一个班里读书的学生学习成绩为什么会有差别?有的

6、差别甚至很大?”相信了解了“超强记忆学习法”,您将会彻底不再对老师有怨言并改变对孩子的偏见。答:答案删去“贵”;删去“正背、”;删去“语文中的”;“持久”后加“记忆”;“差别甚至很大”改为“甚至差别很大”。5.下面是高三某同学陪同爷爷到市中心医院就医的流程图,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90字以内。(6分)答:解析注意箭头的指向,分析流程。注意字数的要求。答案门诊挂号后到门诊室看医生,按医嘱到不同科室化验并做CT、B超、心电图检查,然后把汇总的检查结果拿到门诊室交给医生,医生开出处方,患者携带处方到收费室支付药费后去药房领取药品。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6.(2

7、018安徽淮南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的温暖的名句是:“_,_。”(2)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新年贺词中说:“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关于空想与学习的问题,劝学中这样说道:“_,_。”(3)杜甫在望岳一诗中“_”句写出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隔断,“_”句则是写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解析易错的字:兀、庐、矣、须臾。答案(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三、古代诗歌阅读(27分)(2018安徽宿州三模)阅读下

8、面这首明诗,完成78题。(9分)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汪由御史中丞出高启重臣分陕去台端,宾从威仪尽汉官。四塞河山归版籍,百年父老见衣冠。函关月落听鸡度,华岳云开立马看。知尔西行定回首,如今江左是长安。【注】这首诗作于明朝立国第二年(1369)。当时,御史中丞汪广洋出任陕西参政,高启的朋友左司郎中沈某同行。后汉书光武帝纪:更始帝将北都洛阳,以光武帝为司隶校尉,三辅吏士见光武僚属,皆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泪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长安:此处代指明朝都城南京。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台端指御史台。首联写汪广洋身兼重任,离开御史台出管陕西,随行之人都是一时俊彦。B.四

9、塞指四方。颔联写天下已归入大明版图,长期遭受异族统治的人民又见到汉官的服饰。C.江左指江东。尾联写沈左司在西行途中一定会回望都城,其中暗寓着对朋友的赞扬之意。D.这是一首送别诗,却摆脱了送别诗的一般格调,全诗用典贴切,气魄宏大,堂皇整饬。解析B项,“四塞”指国境四周的天险屏障,形容地势险要,“天下”应为“陕西”。答案B8.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解析首联,说汪广洋受到朝廷的重用,离开御史台出管陕西。随从的人都是当代的俊杰。这里用此典,既称赞了汪广洋等人即将出发的浩大声势,又切合明朝乱后新建的局势。第二联歌颂刚刚建立的明王朝。第三联写汪广洋此去一定会受到热情的欢迎,不

10、像孟尝君当年靠鸡鸣狗盗之徒骗开城门才得以逃出。当他们从容渡过函谷关,驻马华山,遥望天空,乌云散去,心胸是何等开朗。尾联写一行此去的终点是长安,而时代已经改变,当今明王朝的首都是南京,所以沈左司在长安定会回望江左,委婉地称赞了他的朋友为官在外而时刻把君王挂在心上。答案对朋友旅途顺利、广受欢迎的祝愿。诗人想象朋友一行必将从容度过函谷关,受到陕西父老的热情欢迎,而不会像孟尝君一样狼狈。对朋友出外为官、心念国君的赞扬。尾联写朋友西行之时回望江左,委婉赞扬了朋友把国君挂在心上。对明朝全国统一、和平安定的喜悦。诗人写四塞之地归入大明版图,陕西父老重见汉官威仪,表现了江山一统的强烈喜悦。(2018安徽江淮十

11、校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9分)送董判官高适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联点出友人即将远行。“倚剑”二字是关键字眼,它不仅使“行迈”“别交亲”既悲既壮,而且暗示了友人是从戎远行。B.诗的颔联写诗人对友人赴边后即受重用的祝贺,表达了对董判官的赞誉和慰勉。与此同时,还流露出一股羡慕之情。C.作者多次出塞,因此诗中对于边塞的“多雨雪”和“风尘”的描写并非夸张之笔,而是作者实写出关塞的景物特点。D.诗的最后一句以高昂的情调使开头“行迈”颓丧之气为之一振,

12、使作品显得气势流畅,格调雄健,毫无一般送别诗的儿女离别之态。解析B项“写诗人对友人赴边后即受重用”错误,原诗中没有这方面的意思。答案B10.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答案勉励友人莫畏艰辛,要经得住雨雪风尘之苦,为保卫边塞贡献良策,为祖国立功奋不顾身;反映了诗人自己立功边塞的愿望和为国事献身的精神。(2018江西临川二中、新余四中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112题。(9分)送郑户曹苏轼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羸僮痩马从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公业有田常乏食,广文好客竟无毡。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1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13、诗中所用郑太、郑虔的典故,都是郑姓的典故,切合被赠诗者之姓,可视为苏轼擅长用典的一个表现。B.颈联用郑太因结交豪杰而食物不足的典故,意在表现郑户曹因为待朋友太大方,使得家中“僮羸马瘦”。C.诗人用郑虔“在官贫约甚而淡如”的形象影射郑户曹虽处于贫困的境地,却不以贫困为忧的君子之风。D.苏轼与郑户曹朋友情深,在送别时,诗人想到友人的好客和贫困,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对他的担心。解析B项,诗人运用郑太、郑虔的典故是为了赞扬郑户曹的好客。答案B12.本诗首联和尾联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答:解析从内容上来说,首尾两联都是说的欣赏春天的美景,这样内容前后关联,抒情一致。从结构上来说,首尾两联内容关联

14、,结构上形成前后照应,做到了首尾圆合。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答案内容上相互关联,首联写郑户曹游遍钱塘湖众山的美好往事,以及写出的优美文章,尾联叮嘱归去应趁春天,以与美景相互辉映;情感上形成反复,这两联都表达了对郑户曹的赞美之情;结构上前后照应,使诗歌浑然一体。四、作文立意(7分)13.(2018广西桂林、贺州、崇左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审题立意。新年伊始,1月5日,媒体就爆出合肥罗姓女子“高铁扒车门”事件的视频。1月11日,又爆出宝鸡一对夫妻吵架,女方堵住高铁车门事件视频。还有一男子迟到近20分钟,打110,向车站提出等他到达再发车的荒唐请求。网上众人声讨这些人的自私、素质低等。央视等媒体及时披露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