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综合检测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73927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综合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综合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综合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综合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综合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综合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综合检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北京海淀区期中测试)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的水源地常年冰雪覆盖,地下水经过50年的过滤和矿化,形成珍贵的雪山矿泉水。目前,当地政府在水源地建立了保护区,实行全天候水源保护。读图回答12题。1.矿泉水形成过程中()A.依次经过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B.增加矿物质含量,实现物质迁移C.地下径流的流向仅受到地势的影响D.水源的出露得益于独特的向斜构造2.对水源地的保护说明()A.各种水体构成的水圈空间分布不连续B.水资源是不可循环和再生的自然资源C.水体污染会破坏水资源补给的循环性D.地球淡水资源的主体冰川需加强保护1.B【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

2、。矿泉水形成过程中还经过岩石圈;矿泉水形成过程经过岩石圈,增加了矿物质含量,同时实现了物质迁移;地下径流的流向还受到岩层的压力影响;水源的出露得益于断层构造。2.D【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利用。各种水体构成的水圈空间分布是连续的;水资源是可循环和再生的自然资源;水体污染不会破坏水资源补给的循环性;地球淡水资源的主体是冰川,我们应加强保护。(2015北京丰台区二模)下图示意北京近年来用水量变化。读图回答34题。3.北京市用水量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生活用水量B.农业用水量C.工业用水量D.生态用水量4.近年来,北京市()A.常住人口增加,农业用水总量持续下降B.降水较多导致生态用水总量上升C.

3、人均用水逐渐减少,生活用水总量上升D.气候变暖导致工业用水总量减少3.D【解析】本题考查城市水资源利用。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生活用水总量大约由13增加为16,农业用水总量大约由13减少为9.5,工业用水总量大约由8减少为5.5,生态用水总量大约由1增加为6,变化幅度最大的是生态用水。4.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城市用水变化的因素。农业用水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是耕地大面积减少,与常住人口增加关系很小;降水较多会导致生态用水减少;图中显示人均用水量不断减少,生活用水总量波动增加;工业用水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高耗水工业大量减少,也就是工业结构调整导致,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下表为沿36N大西洋和地中海的

4、相关指标对照表,据此回答57题。海域年均水温盐度密度水位水流方向大西洋15.5 36小高大西洋表层流向地中海地中海13.5 38大低地中海底层流向大西洋5.关于沿36N大西洋水温高于地中海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A.大西洋海洋面积大,升温快B.36N大西洋受暖流影响,获得热量C.地中海蒸发旺盛,损耗热量多D.地中海周围陆地反射作用强,吸热少6.地中海盐度高于同纬度大西洋的主要原因是地中海()A.水温更低B.密度更大C.水位更低D.蒸发更旺7.设大西洋表层流向地中海的流量为a,地中海底层流向大西洋的流量为b,则()A.abD.无法比较a、b大小5.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水温变化的因素。海洋面积

5、大,海水量大,热容量就大,升温慢;36N大西洋受暖流影响,增加水温,获得热量;地中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的控制和附近沙漠的影响,海水蒸发旺盛,损耗热量多;地中海周围是陆地,反射作用强,吸热少。6.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关系、有无陆地径流注入、有无寒暖流经过。地中海蒸发旺盛是地中海盐度高于同纬度大西洋的主要原因。7.C【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形成的原因。由于大西洋表层海水水位高,压力大,同时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从而使大西洋海水流入地中海的多;而地中海海水较浅,同时受风力阻挡,流入大西洋的少。(2015成都石室中学模拟)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比重差

6、异且可以相混的流体,因比重差异而产生的流动,称为异重流。读水库异重流形成示意图,回答89题。8.下列关于水库异重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珠江流域发生频率高于黄河流域B.到达大坝的异重流有利于水库清淤C.有助于漂浮污染物的净化D.三角洲的泥沙来自水库环流9.下列情形不能形成异重流的是()A.大风吹拂湖面B.河流入海C.冷暖气团相遇D.寒暖流交汇8.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泥沙淤积的因素。产生异重流需要河流搬运的物质比重差异大,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搬运的物质比重差异大,发生频率高于珠江流域;到达大坝的异重流粗沙在水库入库口淤积形成三角洲,沉积物集中,有利于水库清淤;漂浮污染物汇集有利于清理,对其

7、净化没有作用;三角洲的泥沙来自河流。9.A【解析】本题考查异重流的形成等知识。大风吹拂湖面,水在空气介质中的流动,因水与空气的密度相差很大,不能形成异重流;河流入海,因河水密度小于海水,河水随潮流进入河口区水流的上层运动,而海水则侵入河底沿河道上溯,形成异重流;冷暖气团相遇,引起水流温度不同,从而形成温差异重流;寒暖流交汇,也会形成温差异重流。(2016长春质检)下图为我国某城市部分年份供水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1011题。注:应急供水指在非常情况下,城市常规供水不足或受阻中断时,快速启用的城市安全供水方式。10.据图可知,该城市()A.水资源总量丰富B.地表径流量大C.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D.

8、生产用水为总用水量主体11.该城市水资源利用过程中,最易产生的问题是()A.湖面缩小B.耕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地面沉降10.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供水以地下水为主,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使用了再生水,说明该城市水资源总量较小;该城市供水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所占比重较小,说明该城市地表径流量小,水资源缺乏;再生水的供水量不断增加,说明该城市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不断增加,即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城市用水中比重最大的是生活用水。11.D【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大量使用地下水,说明存在大量开采地下水的现象,最容易出现地

9、面沉降。该城市水资源的利用对湖面缩小、耕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的影响较小。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6分)(2016四川彭州中学月考)下图为(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三处可能形成渔场的是处,试说明其原因。(8分)(2)试说明洋流对图中R地区气候的影响。(6分)(3)推测该洋流系统使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流向产生何种季节变化。(12分)12.(1)原因:处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有利于渔场的形成。(2)R地区受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气候的干旱程度增加,形成热带沙漠气候。(3)北半球冬季时,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整体上由东北向西南流,导致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整

10、体上由东南向西北流动;北半球夏季时,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整体上由西南向东北流,导致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整体上由西北向东南流动。13.(3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材料二图示群岛国家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东部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西部地区年降水量较少。(1)在两海域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海域,理由是。(8分)(2)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8分)(3)试分析图示群岛国家河流的水文特征。(14分)13.(1)海域是寒、暖洋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2)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的大陆架地区,又位于寒、暖流交汇的海区,营养物质丰富,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的渔场。(3)由于图示群岛国家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北部地区河流春季由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的流量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较长;由于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的含沙量较小;北部地区河流有结冰期;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流程较短,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