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单元阶段检测十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72717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单元阶段检测十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单元阶段检测十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单元阶段检测十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单元阶段检测十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单元阶段检测十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单元阶段检测十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单元阶段检测十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十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第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2018启东中学月考)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d曲线是()A土地 B劳动力C资本 D技术2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A数量 B质量C类型 D区位3(2018南京外

2、国语学校教学质检)2015年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遭遇罕见干旱,洛杉矶市独辟蹊径,往水库里投放了近1亿个黑塑料球(如下图)以期高效节水。下列关于黑塑料球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能有效阻止水分的蒸发能防止污染物和雨水等进入水库能净化水质能有效阻止藻类过度繁殖引起的水质恶化A B C D(2018江都中学质检)贝丁顿社区位于伦敦西南。为减少建筑热损失,建筑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太阳能装置等,使这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社区。下图示意贝丁顿社区能源循环模式。据此完成45题。4推测当地气候()A冬季阴冷潮湿 B夏季寒凉干燥C气温年较差大 D降水年际变化显著5符合社区二氧

3、化碳零排放的有效措施是()A屋顶种植景观植物 B建筑设置隔热层C控制居民生活用电 D社区栽种速生林(2018南京七中月考)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只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效率是产出与投入的比值,其中“产出”是指企业生产或经济体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投入”是指企业生产或经济体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及它们所造成的环境负荷。读“2011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的国际比较表”(下表),回答67题。人均GDP(美元)人均生态足迹(全球公顷)人均生态足迹排名生态效率(美元/全球公顷)生态效率排名第三产业比重(%)荷兰46 3094.45810 40

4、7175.9德国41 7304.3799 549268.7美国49 7466.7627 359978.1日本34 2953.80159 025572.7墨西哥16 3922.39236 8581260.3中国10 0062.49214 0192444.36.据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收入国家通常具有较高的人均生态足迹B第三产业比重越高,生态效率也越高C生态足迹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资源数量、物质生活水平D人均生态足迹越高越有利于生态效率的提高7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提高生态效率的合理途径有()A增加高耗能工业的比重,适当提高能源价格B大力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进一步调整产业

5、结构,加强国际合作D限制资源、能源开发,减轻环境负荷水质量(水资源)承载力指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水质量(水资源)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支撑能力。当水质量承载力大于1时,说明水质量承载状况超出水质量最大承载能力,水质量趋向变差。河水中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与水质量承载力有密切的关系。下图为“20062009年赣江流域水质量(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8影响赣江流域水质量承载力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总氮 B总磷C径流量 D化学需氧量9提高赣江流域水质的主要途径有()压缩资源型产业规模推广“处方”农业加强污水防治力度实施跨流域调水A B C D(2018苏州模拟)农村庭院经济

6、是指农户充分利用自家庭院的空间和各种资源,从事集约化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模式,是一种优化的生态系统模式,该模式由塑料大棚系统、沼气池系统、猪舍厕所系统、庭院园田系统和居民组成。下图为“我国某地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平面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各生态系统产出占总产出百分比)。据此完成1012题。10猪舍建在地下沼气池之上的主要目的是()A节约庭院地面有限的空间B利于夏季猪舍内的通风C为大棚提供充足的肥料D方便处理猪舍粪便11大棚式养猪(猪舍置于大棚内)适用的地区和季节主要是()A北方夏季 B北方冬季C南方夏季 D南方冬季12该庭院生态系统的主体是()A塑料大棚系统 B沼气池系统C猪舍厕所系统

7、D庭院园田系统下图为“某市新生态城水循环利用模式图”,图中化工产业区走的是高端化工产品之路。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315题。13图示水循环利用模式()A保障了大气、水体的零污染B实现了“氢气甲烷风电”清洁能源生产C再生水直接用作补充景观用水D是基于“生产生态生活”的一体化设计14图中化工产业区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原材料 B能源 C科技 D劳动力15图示生态城建设的主要目标有()A节能、减排、再利用 B净化、循环、再利用C降耗、节能、可持续 D净化、降耗、可持续(二)双项选择题(2017常州上学期期末)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

8、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有机农业是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读“某地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图”,完成1618题。16关于图示农业生产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集约化程度高 B大规模商品生产C生态混合型农业 D自给自足型农业17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粮食增产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指的是()A过度垦荒导致荒漠化加剧B大水漫灌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C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D小农经营使得粮食单产降低18关于我国发展有机农业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B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合多种生产模式C科技发达,便于农业技术推广D劳动

9、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2018无锡模拟)下图是“我国人口总量、GDP、能源生产量、能源消费量变化及预测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19下列描述符合20102017年变化特征的是()A人均能耗不断下降B人口增长明显变快C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D能源消费量大于能源生产量20下列措施中,能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是()A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B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C结合国情,增加煤炭使用量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4题,共50分。)21(2017丹阳模拟)阅读青海省图(图甲)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青海省B地

10、区牧场牧草变化表(数字越大,牧草质量越差)。等级比例(%)13级4级5级6级总面积(平方千米)1985年09.2652.1338.6111 1721997年0048.351.710 793材料二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并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1)图甲中B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草场退化,据表说明该问题的具体表现,并简述该地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2)在各循环经济工业园中,通过清洁生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说明该模式的主要效益。22下表是我国南方山区某县1966年和2016年相关统计资料。读表,完成

11、下列要求。(10分)年份项目1966年2016年耕地面积(万公顷)2.02.7森林覆盖率(%)36.820.5雨季地表径流(亿m3)7.18.2人口(万人)21.540.1(1)据表指出该县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人为原因。(2)请为该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23(2018雨花台区双基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2016年11月,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成立,落户青岛市李沧区,是国内首个国家级海水稻研发中心,该中心在胶州湾北部白泥地公园处设立30亩海水稻科研育种基地。据了解,野生海水稻最初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被发现,并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但是

12、海水稻需要攻克现有的亩产低的现状,并且不同纬度、温度和土地状况,对海水稻要求千差万别,海水稻要实现大规模推广种植还需要攻关。如图所示,我国目前尚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试种、推广成功后,按照每亩产值200300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2亿人。下图为我国盐碱地分布图。(1)描述我国盐碱地的分布特征。(2)分析在青岛设立海水稻研发中心的优势条件。(3)你是否赞同在中国沿海滩涂大面积推广海水稻的种植,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提出我国盐碱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24(2018淮安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能源强度亦称单位产值能耗,是指一

13、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根据能源强度的高低,对我国各地区进行区域划分如下:能源强度区域具体省区低能源强度区域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海南、江苏、福建和江西共8个省市中能源强度区域天津、广西、安徽、山东、河南、湖南、陕西、重庆、黑龙江、湖北、四川和吉林共12个省区市高能源强度区域云南、辽宁、河北、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青海、贵州和宁夏共10个省区材料二“碳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山西省碳强度位居全国第一。低碳经济旨在通过不断提高碳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逐步使经济发展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改

14、善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开发问题。材料三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描述低能源强度区域、高能源强度区域的分布特点。(2)山西省碳强度位居全国首位,试分析其原因。(3)说明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合理措施。答案精析1D2.D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伴随人类社会进步,d因素的影响程度呈不断增长趋势。据此判断其为技术因素。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到工业文明时期,土地区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效益。3A4A5.D第4题,贝丁顿社区位于伦敦西南,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年际变化小。第5题,根据图中信息,图中建设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