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精品教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072594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精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精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精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精品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精品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精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精品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祖国像妈妈一样教学目标:1.演唱歌曲 祖国像妈妈一样,并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抒发出热爱祖国的感情。2.巩固上个学习所学的歌曲,继续培养学生的视唱的能力。3.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4.在乐曲的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旋律的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教学重点:1.演唱歌曲 祖国像妈妈一样,并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抒发出热爱祖国的感情。2.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3.在乐曲的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旋律的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教学难点: 1、学生

2、视唱新谱2、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演唱歌曲 祖国像妈妈一样,并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抒发出热爱祖国的感情。2.巩固上个学习所学的歌曲,继续培养学生的视唱的能力。教学重点:1.演唱歌曲 祖国像妈妈一样,并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抒发出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难点:1.学生视唱新谱教学准备: 电子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走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导入师:很高兴,又和同学见面了。我们来玩两个小游戏。三、歌曲接龙师:经过了一个暑假,还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的歌吗?(生)1.师唱生接2.生唱师接3.小组接唱四 旋律视唱师:大家都掌握得不错。现在我手上有三张旋律,每组

3、抽一张,给大家5分钟时间,看看哪一组最先唱好!1.生自由2教师检验,指导视唱方法师:刚才我们视唱的这几首是我国有名的民歌小调。五、新歌学唱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美丽的图画,你们猜猜这都是哪里?(出示图片,学生讨论)师:这些美丽的景观都是咱们祖国妈妈的,今天我一起来学唱祖国像妈妈一样。1、同学们闭眼聆听,教师范唱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感怎么样?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这首歌呢?2、同学们交流讨论回答(深情地)师:我们一起用“en”的声音跟着老师的琴声用深情的情绪来哼哼这首歌的旋律好吗?3、全班同学跟琴声用“en”模唱曲谱4、全班同学跟琴划拍轻唱曲谱5、师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6、学唱歌曲

4、祖国像妈妈一样。7. 师生接龙四、参与表现:师:刚才同学们刚才一个个唱得都感情饱满,声情并茂,现在,我们也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演唱一下这首歌好吗?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请同学们上来表演。六、小结师:希望大家在祖国妈妈的爱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2、在乐曲的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旋律的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2、在乐曲的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旋律的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

5、。教具准备:电子琴、CAI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进教室 2、师生互相问好 二、综合 1、发声2、歌曲祖国像妈妈一样要求用亲切,优美的 声音表现歌曲的思想内涵 三、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1提问:管弦乐的种类? 2 揭示课题,对乐曲进行简介 3初听全曲,分析乐曲分为几段,每段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4逐段欣赏,说出每段描绘的内容 5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引子由两支圆号摸拟牛角吹出角号在山谷林间飘逸回荡.6完整地欣赏全曲,感受乐曲的舞蹈性及它的情绪与风格。四.小结师: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一首热情奔放、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管弦乐曲。它以明快、清新的苗、彝族民间歌舞音调,形象地描

6、绘出北京喜讯传到祖国边疆时,各族人民奔走相告,欢歌笑语的动人情景。让我们在这欢乐的音乐中结束本课。听音乐走出教室第二单元 奇妙的太空第二单元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欣赏电子合成器曲奇妙的宇宙,学唱歌曲我驾飞船上蓝天,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欲望,对美妙太空的想象力。知识目标:把听觉、视觉和想象结相合去了解电子合成器的奇妙魅力,展开对声音的探索;学生自学“单拍子”和“复拍子”的知识点。技能目标:掌握三拍子歌曲的节拍韵律,饱满地演唱我驾飞船上蓝天;掌握牧童笛的基本吹奏方法,能吹出有“7 、6、5”三个音组成的简单乐曲。神奇的太空教材分析:本曲结合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科学教育题材,巧妙

7、地向学生介绍一种新的现代化乐器电子合成器。学生通过听觉、视觉的有机结合,展开对神奇太空的的想象,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欲望。教学重难点:学生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声音、现有的乐器、身体等方法模拟出飞船上天的过程。教学过程:1看一看、说一说。播放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第一次发射成功的精彩片断,老师描述“小明”遨游太空的梦境。设问:我们想象一下,用什么样的音响来表现“小明”的梦境呢?引出下一环节一起听听音乐家们是怎样表现“小明”遨游太空的情境的。2听一听、想一想。播放电子合成器曲神奇的太空。请学生欣赏并向学生介绍此种神奇的乐器。3编一编、演一演。首先,让学生利用教室里现有的乐器创造出载人

8、飞船“点火、发射、升空、绕地球飞行、着陆”等五种声响;其次,根据奥尔夫的自由探索法,几个人用动作造型扮飞船,再请一些学生根据造型动作协助表现载人飞船“点火、发射、升空、绕地球飞行、着陆”等的发射全过程,在奇妙的宇宙音乐声中进行;最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用前面寻找到音响乐器及口模拟声响来表现飞船发射上天的过程。 多彩的乡音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继续了解多彩的乡音,愿意了解我国少数民族民歌及其相关文化,积极参加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从语言朗诵中学会 的节奏。学唱民歌桔梗谣、青春舞曲、在北京的金山上,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

9、舞曲并背唱。能比较和发现不同少数民族民歌的异同,体验歌舞音乐的特点。 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常用的弹拨乐器,通过欣赏器乐曲,了解弹拨乐器的性能和特点。 4、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学习牧童笛,用正确的方法吹奏高音的“do、re、mi”,通过即兴创作,提高牧童笛即兴演奏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设计 (一)学唱桔梗谣1、播放阿里郎的视频或朝鲜族舞蹈,请学生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民歌或舞蹈,师生共同分享对朝鲜族相关文化的认识(参考资料库)。2、学唱桔梗谣,该音乐轻快明朗,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鉴于时间关系,该曲可作一般性浏览曲目。 (二)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学唱青春舞曲1、创

10、设情景,激趣导入:播放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或达坂城的姑娘,优美的音乐,动人的画面(有条件的话放VCD),使人仿佛置身于歌舞之乡新疆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情境交融,以情诱兴,为学好新课做铺垫,引出学习的课题“新疆民歌”。2、感性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设疑置问:A、 乐曲的音乐风格怎么样(音调、节奏)?B、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的?3、理性欣赏,突出重点。视唱主题(可能的话,手拍节奏型 X X X | X X | 边为音乐伴奏),复听音乐,加深对音乐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的理解,达到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1=D 2/4 新疆之春主题 4、“学习新的节奏型”,朗读教材中的歌谣,学会 节奏型,拍拍、

11、读读时可用慢速,4/4拍的感觉来读,真正掌握了再加快。5、学唱青春舞曲。歌曲的显著特点是: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曲调上下流动、偶有跳跃,显得十分欢快、流畅。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年轻人: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像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来。这首词虽没有什么明确的警句格言,但它却真挚地警示着年轻人: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初步欣赏,请学生们说出这首歌的情绪及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学唱,变换形式,促进提高。创造实践,播放一段维吾尔族舞蹈,请学生模仿其动作,加上打击乐器,边歌边舞,在律动和创编节奏中感受

12、和体验新疆民歌的风格特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音乐感。合作,将演唱、打击乐、舞蹈一起合作表演,将孩子们的学习推向高潮。 (三)学唱在北京的金山上,欣赏藏族弦子舞曲。 1、谈一谈,感受西藏文化。由于每个少数民族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的不同,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播放有关藏族相关文化的录像。师生共享对西藏的认识,可在地图上找到其位置,了解其地理地貌、风俗习惯等。引出藏族民歌这一内容。 2、听一听,通过听赏在北京的金山上,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初听时随音乐有节奏地自由舞动身体,用身体的动

13、作感受藏族音乐。 3、唱一唱,采用听唱、模唱的方法学会此歌。 4、跳一跳,欣赏弦子舞曲,学习藏族舞蹈的典型动作“曲肘甩袖”,随音乐律动。最后再加上“曲肘甩袖”的动作在北京的金山上。 (四)牧童笛教学:1、第九册学吹过的歌曲可爱的家片段。2、教授学生正确吹奏c1 d1 m1 的方法,反复,要求全班笛声和谐一致。为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可不断在各音上吹出不同的节奏,由学生模仿。 3、学吹故乡的亲人,先视唱乐谱,再学吹,重点在第一乐句第二小节,提醒学生注意控制气息,不要吹“冒”了。4、学习梭罗河的吹奏,可作为课下作业。课上先带领学生熟悉其旋律,如先听范唱,再视唱等,要掌握弱起节奏。环球音乐探宝(五)-漫

14、游非洲第六单元教学目标:情感目标: 延续第5册开始的“音乐与文化”主题,本单元以非洲之旅的形式,介绍了非洲地区典型歌曲、打击乐器“鼓”、非洲地区地理位置和人文特点,引导学生继续了解西方的文化音乐,逐步建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知识目标:1、认识非洲音乐中常用的打击乐器康加鼓及典型节奏型;2、欣赏微型歌舞剧法图姑娘,对微型歌舞剧有基本了解,能哼唱和记住主题。技能目标:1、欣赏歌曲尼罗河畔的歌声,感受北非歌曲特点,哼唱其主旋律;2、背唱歌曲当太阳落山;模仿拍击非洲鼓点节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感受非洲地区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特点。3、能用非洲典型的节奏型和基本舞步表达歌曲划船的意境,参与二声部合唱;尼罗河的歌声当太阳落山划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尼罗河的歌声是一首著名的埃及歌曲,2/4拍,大调式,强拍弱位的节奏贯穿歌曲始终,歌曲表达了非洲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对家乡,对尼罗河的热爱。当太阳落山是一首典型的南非民歌,歌曲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黑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急于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歌曲乐句短小,四小节为一句,歌曲音域狭窄,从c1 到c2不超过九度,曲调少装饰音,常作反复,旋律结构围绕“5 3 ”两音进行。歌曲可分为三段,前八小节为一段,节奏舒缓、曲调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