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于对外关系单元整合提升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72512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于对外关系单元整合提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于对外关系单元整合提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于对外关系单元整合提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于对外关系单元整合提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于对外关系单元整合提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于对外关系单元整合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于对外关系单元整合提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于对外关系单元整合提升(对应学生用书P64)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时间表现原因认识初步形成1949年新中国成立北平新政协召开,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建国(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2)社会主义建设是崭新的事业,需要在探索中发展完善(3)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警惕右,更要防止“左”构建完成新中国成立20世纪60年代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左”倾错误恶性发展发展完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加强基层民主选举改革开放的进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民主法制日益完善针对训练1(2016常德模拟)1954年10月5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提出:应加紧在中科院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建议由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担负具体筹备责任。此报告的背景是()A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B国家正在准备制定新的宪法C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急需法律保障D中央提

3、出了发展科学文化的“双百”方针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故A项错误;宪法应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而不是材料中的“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故B项错误;1954年处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阶段,特别是经济建设需要法律保障,故C项正确;“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答案:C二、新中国各个阶段的外交关系及成就历史阶段主要外交政策原因重大外交活动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二战后,形成两大阵营对立的局面;美苏对新中国截然不同的态度;新中国巩固主权和发展经济都需要援助中苏结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

4、隆会议打破孤立,标志着外交政策的成熟20世纪70年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弱势;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提高国家地位,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独立自主、不结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参与联合国的外交活动以及地区性国家组织的外交活动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做出重大贡献针对训练2下边两幅图反映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中苏(俄)外交关系,图2反映的外交关系与图1的不同在于()图1 毛泽东与斯大林图2 习近平与普京A缔结军事同盟B坚持独立自主C结伴而不结盟 D加强友好磋商解析:图1是194

5、9年底毛泽东率团参加斯大林70寿诞的合影,而图2是当代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写照,图1相关的中苏关系存在结盟,图2与之相比,只结伴不结盟,故C项正确。答案:C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的异同项目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本质区别经济基础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工具行使权力主体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以金钱为后盾。议员不对选民负责

6、,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权力机关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有权组织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这些机关受它监督、对它负责,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权力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执政相似点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形式上看有某些相似之处,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针

7、对训练3(2016安徽省级示范高中模拟)日本现代学者福山在历史之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中指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如果对此要加以反驳,下列所举事例最恰当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D新政协共同纲领的通过解析:材料说的是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即资本主义民主,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但在资本主义民主之外还有更高的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B项正确。答案:B二、现代世界国际形势对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项目国际形势中国反应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至1956年)社会主

8、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尖锐对立。在欧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冷战”,企图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在亚洲,美国扩大朝鲜战争,对新中国进行战争威胁。同时,扶植日本,力图构建对中国与苏联的包围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为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这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毅然参加朝鲜战争,有力地捍卫了国家独立和世界和平,内政上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起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至1976年)美国经济发展缓慢;西欧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不结盟运动不断发展;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苏联霸权主义不断发展,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中国的安全积极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19

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打开外交新局面。内政上,20世纪60年代恶劣的外交形势加剧了新中国的“左”倾错误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来)两极格局逐步瓦解,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不结盟的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内政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针对训练4(2017江苏七校联考)在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10、)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放弃“一边倒”政策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亚非拉出现的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与这些国家交往,是新中国改善国际关系的重要课题,但与这些国家存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故新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项正确;提出“另起炉灶”方针是针对国民政府的,不是针对新兴的民族国家的,故A项错误;新中国没有放弃“一边倒”政策,故C项错误;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针对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的,故D项错误。答案:B文明史观1概念解读: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

11、物质、精神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密切关联。2主要线索:(1)横向看,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2)纵向看,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真题展示(2015四川卷)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12、()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解析:题干中并未体现出当时的社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想舆论,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者,因为批判了左倾错误思想而准备后事”的这一现象,可知当时“左”倾错误还未完全结束,故B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召开,故C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者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可知这一时期“两个凡是”的思想依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故D项错误。答案:B备考指导1抓住不同文明时代的东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明。例

13、如:(1)农耕文明时代,以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小农经济、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西方的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工商业经济及人文精神的起源。(2)工业文明时代,西方工业革命、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人文精神的发展与近代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借鉴西方政治文明成果;经济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文化上形成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3)信息化时代,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曲折艰难地发展。2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时期文明的纵向整合。如中国的政治文明发展历程;西欧的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等。3

14、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文明的横向整合。如古希腊与古罗马政治文明的比较、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1718世纪明清进步思想与启蒙思想的比较等。4同一时期同一国家或地区内部的三种文明间的整合。如中国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精神文明等。5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之间文明发展演变历程的比较。如古今中外政治文明的演变历程、古今中外经济发展模式及特点、古今中外思想演变历程等。1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

15、改变。2“汪辜会谈”。海协会早在1992年1月8日即首次函邀海基会董事长、副董事长或秘书长率团访问祖国大陆。8月4日,汪道涵会长又亲自向辜振甫先生发出邀请,希望就“两岸经贸合作与会务问题交换意见,洽商方案”。辜先生随即于8月22日对汪先生的邀请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此后,经过近8个月酝酿准备,1993年4月27日至29日,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经过反复协商,求同存异,两人最终正式签署了两岸公证文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及汪辜会谈共同协议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等协议。商谈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海峡两岸同胞分离与隔绝四十多年之后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后,领导人进行过多次接触,通过对话,增加了共识,从而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3“三个世界理论”。1974年2月,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他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