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教材梳理八下第六单元复习巩固训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72402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教材梳理八下第六单元复习巩固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柳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教材梳理八下第六单元复习巩固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柳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教材梳理八下第六单元复习巩固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教材梳理八下第六单元复习巩固训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舐犊(sh d)湛蓝(zhn)堕落(du)B钦佩(qn) 醒豁(hu) 强悍(hn)C重荷(h) 咖啡(k) 胡髭(z)D厌腻(l) 反诘(ji) 跻身(j)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融安县为确保市场硝售金橘质量,每年根据土壤、雨水、温度、开花时间、挂果时间等确定金橘上市销售时间。B目前,我市正在兴建城市快速公交。每天晚上,工地机器轰鸣,人声嘈杂,各种声响不绝于耳,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C北洋军阀之一的张宗昌,原本胸无点墨,却偏好附庸风雅,常常闹出各种丑剧,遗笑大方。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脍灸

2、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件如雨后春笋,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防不胜防。B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曾被当作异想天开的无土栽培技术已经付诸实践了。C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D刚学习完这节课的知识,我要趁热打铁,把课后习题做完。阅读夜雨寄北,回答问题4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5本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_6本诗共28个字,两次出现的“巴山夜雨”就占据了8个字。后人对重复使

3、用“巴山夜雨”评价极高,不仅是在声韵上回环和谐,朗朗上口,在表达上更有极强的表现力。第一个表现的是_,第二个表现的是_,作用是_。7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_阅读论诗,回答问题。8第一句中“李杜”指_、_,第四句中“风骚”指_。9诗中采用了怎样的手法?突出了作者怎样的观点?_10前两句诗中,作者为什么要评论李杜诗歌的“不新鲜”?_1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主张?_参考答案1B解析 A项,“堕落”的“堕”应读du。C项,“重荷”的“荷”应读h。D项,“厌腻”的“腻”应读n。2B3A解析

4、“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多为褒义。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友团聚的北方(长安)。6眼前对现实的愁苦感受他日对此时此地此景的回味突出思亲念归7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8李白杜甫诗篇文章9古今对比。古今之人对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10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为了说明诗风变化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以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可见,作者也不是为了说李杜诗不新鲜而作前两句,更重要的是想反衬后两句。11主旨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