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七下第四单元复习巩固训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72260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七下第四单元复习巩固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柳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七下第四单元复习巩固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柳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七下第四单元复习巩固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柳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七下第四单元复习巩固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七下第四单元复习巩固训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嬉戏(x) 憨态可鞠(j)濒危(bn) 璀璨(cn)B邛崃(qin) 浩瀚(hn)栖息(q) 孤僻(p)C分娩(min) 翌日(y)繁衍(yn) 苔藓(xin)D拯救(zhn) 上林苑(yun)北碚(bi) 驯良(xn)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日益广泛,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濒濒出访,轰动了全世界。B我国古藉中把大熊猫称为“”。C国王兴高彩烈地说:“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D我国已建立了13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保护措施,细心呵护,以拯救这一物种。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

2、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川和小纲是一对挚友,但两人性格截然相反:一个能言善辩,一个沉默寡言。B张鹏同学平日学习认真,每次考试他都胸有成竹,自然会取得好成绩。C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的迷你版,在短时间内进球频率高,观赏性很强,那些实力相当的比赛让人看得惊心动魄。D李叔叔的性格非常冷静淡定,要求自己做一个乐不可支的人。阅读黔之驴,回答问题。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

3、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虎大骇,远遁(逃跑)B虎大骇(害怕)C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D稍近益狎(好)5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B驴不胜怒,蹄之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蔽林间窥之6翻译句子。(1)蔽林间窥之。_(2)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_7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写了老虎和驴子斗智斗勇的故事,与黔地有驴无驴无关,因此首句没必要交代“黔无驴”。B“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生动地描写出老虎初见驴子时的惊恐之状以及想了解对方的心情。C“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4、”说明驴不惧怕老虎,对老虎进行百般挑逗、戏弄。D本文以细致入微的刻画见长。写虎,不仅刻画其外貌、动作,还描写其心理活动。其中写虎与驴争斗的动作和心理尤为出色。阅读蝉,回答问题。8“居高”的“高”有哪两层含义?_9三、四两句诗实际在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做人的道理?_阅读孤雁,回答问题。10请你分别概括诗中孤雁和野鸦的形象特点。_11举例说明诗人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孤雁这一形象。_阅读鹧鸪,回答问题。12诗中直接描写鹧鸪哀鸣的句子是_,通过侧面描写烘托鹧鸪哀鸣的句子是_。13颔联中“雨昏、花落”渲染了怎样的环境特点?这一联涉及了哪些历史人物或传说?_14体会颈联中“乍、才”的表达作用。_15颈联写“游

5、子”“佳人”的作用是_。16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_参考答案1A2D解析 A项,濒濒频频。B项,藉籍。C项,彩采。3D解析 “乐不可支”意思是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极点。与语境不符。4D解析 益:更加。5C6(1)隐蔽在树林里偷偷地看着驴。(2)(老虎)于是跳起来,大声怒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完驴的肉,才离开。7B8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9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10孤雁思念同伴,非常执著。野鸦则是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的象征。11颔联用反衬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突出了孤雁的执著和勇敢;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12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13凄迷意境、伤感氛围;屈子怀沙、湘妃泣竹等历史传说。14“乍、才”二词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15“征袖湿、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16游子的乡愁旅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