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八记叙文阅读复习作业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72199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八记叙文阅读复习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徐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八记叙文阅读复习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徐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八记叙文阅读复习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徐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八记叙文阅读复习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徐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八记叙文阅读复习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八记叙文阅读复习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八记叙文阅读复习作业(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八 记叙文阅读一、2017南充阅读下面散文,回答问题。漓江情韵从维熙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

2、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见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

3、身子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

4、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

5、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1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_2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_3文中画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却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_4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_二、2017青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想起那年读书时谷煜真的,

6、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慢慢地,很多人知道

7、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

8、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

9、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怎么办?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

10、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原文有删改)1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