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2百舸争流的思想讲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72172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2百舸争流的思想讲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2百舸争流的思想讲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2百舸争流的思想讲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2百舸争流的思想讲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2百舸争流的思想讲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2百舸争流的思想讲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2百舸争流的思想讲含解析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32 百舸争流的思想【考纲细化考题预测】考纲解读细化面向高考课标分解考纲细化 高考命题定位 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4.马克思主义哲学 考情分析:本部分考题集中于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观点和主要派别(哲学家及其观点),以选择题为主,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复习过程中关注热点:根据中外哲学家的著名论断、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或以漫画形式,说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基本哲学派别。结合党和政府处理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方针政策,如应对通货膨胀、全球金融危机等说明正确

2、对待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重要性。【每课知识网络】【融汇贯通】明确一个概念:即哲学的概念。这需要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等角度进行把握。把握两个作用:一是一般性哲学的作用,包括其对生活实践、对具体科学、对时代发展的作用等;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作用,这要结合其基本特征来分析其指导意义。该讲主要以“哲学的派别”为主线,立足哲学的基本派别,分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及其形态。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基本特征与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整个教材来看,此单元作为全书的起点,只有明确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3、还是意识,才能合理地认识唯物论、辩证法与唯物史观。在复习本单元过程中把握唯物主义派别与唯物论的联系,唯物主义基本派别与辩证法的联系,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与唯物史观的联系。【直击真题剖析高考】真题感受体会命题方向2017年高考试题1.(2017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4)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 BCD【答案】

4、C 2016年高考试题1.(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没有被反映着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材料中,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物

5、质决定意识,没有被反映着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而的说法是错误的,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物质的不同,意识内容的反映还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本题选C。【考点定位】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注意人脑固然是产生意识的器官,但人脑并不能自行产生意识,这是因为仅有一个健全的人脑,如果不参加社会实践,完全脱离物质世界,就不能产生意识。意识则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又有正确和错误(歪曲事实)之分,意识有会反作用于客观存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它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

6、本质和规律。2.(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23)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老马的识图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A. B. C. D.【答案】C【考点定位】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践的含义【名师点睛】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动的改造世界,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以世界的物质性的。实践是

7、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的,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老马识途”是管仲对老马识途这功能的正确认识和利用。2015年高考真题1(2015年浙江文综政治27)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A. B. C. D.【答案】A【考点定位】唯物主义、【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中信息分别从人类古代、近代、现代

8、三个不同时期谈对物质的认识,说明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同时每个时期对物质的具体认识不断进步和完善,说明具体认识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排除法,又分为排误法和排异法,题目选项中的“实践”,题干中没有信息对应,改造世界分为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其范围要远大于实践,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聚焦考点突破核心】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考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归纳总结】1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及内容(1)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

9、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人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3.正确把握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区别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地位 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重要的方面 是哲学基本

10、问题中从属的方面 意义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对这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联系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化;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

11、响着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技巧方法】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可采用图示法理解:【易错警示】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的关系(如图)。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的不同回答。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4不能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在现实生

12、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典题探究】【例1】2016年l1月24日的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最近勘测发现了迄今最圆的天体,这颗接近完美球形的巨型恒星距离地球5000光年。从哲学上说明(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科学家的发现使这种物质成了真实的存在A. B. C. D. 【答案】D【变式精练】1.2016年10月中科院朱敏团队发现了一种4.23亿年前的古老鱼类化石长吻麒麟鱼。对它的研究揭示了脊椎动物“颌”的演化之谜,将人类颌骨的起源一直追溯到最原始的有颌脊椎动物原颌盾皮鱼类中。科学家的新发现进一步证明了( )物质依赖于人类认识的发现

13、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 C D【答案】D2.2016年9月,某大学新生报到宿舍分配现场,有家长在发现孩子的宿舍门牌号“424”“454”等带有两个“4”的数字后,声称宿舍号码不吉利,拒绝让孩子入住并坚决要求负责安排新生宿舍的辅导员调换宿舍。下列观点与学生家长的世界观吻合的是( )A.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C.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 物是观念的集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客观唯心主义。家长认为带“4”的宿舍号码不吉利,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从世界观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A正确

14、且符合题意;B C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D从世界观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32016年我国能观测到3次半影月食,时间分别是3月23日和8月18日、9月17日。现代人对月食时间的精确预报和古代人不能认识其现象和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 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B.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C.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D. 事物是相对静止还是绝对运动【答案】A【解析】题目中,我国在2016年对三次半影月食进行了准确的预测,说明了我们能够对客观的物质世界能够准确的认识,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故A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与题意无关。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派别【归纳总结】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派别 评价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论 局限性:对世界的物质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