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提升训练9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69221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地理提升训练9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地理提升训练9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地理提升训练9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地理提升训练9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地理提升训练9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地理提升训练9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地理提升训练9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训练9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2017浙江11月选考)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第12题。1.图中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A.甲:动力原因上升B.乙:动力原因上升C.甲:热力原因下沉D.乙:热力原因下沉2.从气候角度考虑,全年都受到该风带明显影响的大陆西部地区,最适宜种植()A.甘蔗B.葡萄C.香蕉D.牧草下图中P地常年受西风影响,Q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P、Q两地西侧均为海洋。读图,完成第34题。3.P地近地面的风向和常见的天气状况是()A.西南风气温日较差小B.西北风气温年较差大C.东南风降水季节差异明显D.东北风天气晴朗4.Q地的

2、气候是()A.热带草原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2018届浙江嵊州部分中学联考)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阴影部分代表气压带。读图,完成第56题。5.该日,北半球正处于()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气压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对天气的影响是()A.下沉,晴B.由高纬流向低纬,雨C.上升,雨D.由低纬流向高纬,晴读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完成第78题。7.有关该图中大气运动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P气流为西北风B.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C.H处因热力作用形成高气压D.E到F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热量8.在图示时

3、段()A.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B.巴西高原的热带草原进入旱季C.南极地区科学考察进入最佳时期D.地中海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第910题。9.上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10.我国古诗中有众多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下列诗句中所描述的情景与图中所反映季节一致的是()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盂珠B.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C.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夏夜叹D.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秋思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113

4、题。11.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12.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A.B.C.D.13.有关图示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带a控制下,寒冷少雨B.风带b控制下,寒冷少雨C.风带c控制下,温和多雨D.风带d控制下,温和多雨14.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图中表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2)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3)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

5、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北美洲部分地区及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图。材料二洛杉矶和休斯敦降水分布图。(1)图中等温线反映的月份为几月?(1月或7月),简述判断的依据。图中A处等温线出现小范围闭合,虚线圈内等温线向南弯曲,判断两处分别受何种地形影响。(2)与休斯敦相比,洛杉矶降水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提升训练9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1.A根据图中纬度变化和气压带的分布可知,甲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乙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中来自赤道的气流在北纬30附近不断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6、属于动力原因,B、D两项错。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暖而轻的气流与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冷而重的气流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了一个上升气流,近地面气压较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属于动力原因,A项对、C项错。2.D根据图中纬度变化和风带的分布可知,该风带为北半球的西风带,全年都受到该风带明显影响的大陆西部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区全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选D项。甘蔗和香蕉属于热带、亚热带作物,A、C两项错;葡萄属于温带水果,但喜光,B项错。3.AP地常年受西风影响,终年温和多雨,气温日较差小。4.BQ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为

7、地中海气候。5.B读图可知,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此时该气压带偏北,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B对,A、C、D错。6.C读图可知,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终年气流上升,上升过程中遇冷容易凝结致雨,故多阴雨天气。7.D根据示意图可知,该区域为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P为中纬西风,风向为西南风;E为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雨;H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为动力因素形成的。8.C图中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南,说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且此时气温较高,有利于南极科考。9.B读图可知,甲位于北纬3040,结合气压带分布来看,为副热带高气压带。10.C读图

8、可知,图中气压带位置向北移动,为北半球夏季。A诗句描述的是春季,B诗句描述的是冬季,C诗句描述的是夏季,D诗句描述的是秋季。 11.CM所处纬度为30,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北面的风带风向为东南风,可推知该气压带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北边的风带是东南信风带。12.C由气压带、风带的组合可知:在30S,在60S,在30N,在60N。13.Da是东南信风带、c是东北信风带,受其控制区域气温较高,在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b是南半球盛行西风,d为北半球盛行西风,控制区域多是温和多雨。14.(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9、)。(2)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3)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区雨热同期,非常利于种植业的发展。解析:第(1)题,从图中数据可知,亚欧大陆形成高压,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北半球为冬季。第(2)题,甲地为非洲赤道以北地区,北半球夏季时,受太阳直射点北移的影响,两支气流在此相会。第(3)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典型的季风气候,非常利

10、于种植业的发展。15.(1)1月。中纬度气温较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大陆气温低于海洋)。A处是盆地,虚线圈内是山地。(2)特点:洛杉矶年降水量少于休斯敦且集中在冬半年。原因:洛杉矶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年降水较少。冬季西风带南移,洛杉矶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较少。解析:第(1)题,读材料一图,根据等温线数值可知,中纬度气温较低,图中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说明大陆气温低于同纬度的海洋,北半球是冬季,常用1月表示。图中A处等温线出现小范围闭合,根据等温线递变规律,A处气温比周围高,说明地势比周围低,是盆地地形。虚线圈内等温线向南弯曲,说明气温比两侧低,海拔比两侧高,是山地地形。第(2)题,读材料二图,与休斯敦相比,洛杉矶年降水量少于休斯敦,且降水集中在冬半年。主要原因是洛杉矶受沿岸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年降水量比休斯敦少。冬季西风带南移,洛杉矶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较少,降水集中在冬半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