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鲁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68747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鲁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5南京、盐城一模)页岩油气是指以页岩层系(沉积岩)中所含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页岩油气的开发正成为搅动世界市场的力量。完成12题。1近年来,美国对页岩油气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开发成本不断降低,这主要得益于()A政治因素 B市场因素C技术因素 D环境因素2美国的“页岩油气革命”,说明了自然资源()A数量的有限性 B分布的规律性C潜力的无限性 D资源的联系性解析第1题,页岩油气属于新能源,所谓新能源,就是在现阶段技术不完全成熟,尚未大规模普及的能源。影响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为技术。第2题,页

2、岩油气的大规模开发,说明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多。故选C。答案1.C2.C(2015南京、盐城二模)图1、图2分别是19982010 年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期平均耗水量图”和“生长期平均有效降水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最严重的是()A秦皇岛 B保定C衡水 D邯郸4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的原因有()生长期内降水量少春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锋面雨带停留时间较短A B C D解析第3题,生长期平均耗水量与平均降水量差值最大的地区最缺水,C正确。秦皇岛耗水量是420,降水量是125,差值是295。保定耗水

3、量是460470,降水量是105,差值是355365。衡水耗水量是470480,降水量是105,差值是365375。邯郸耗水量是460470,降水量是105110,差值是350365。差值最大的是衡水,C正确。第4题,图示为我国华北地区,冬季降水少,春温回升快,蒸发旺盛,A正确。华北平原距海并不远,锋面雨带7、8月停留在华北地区,并不是小麦的生长期,错。答案3.C4.A(2016江苏徐州模拟)读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5该自然资源是()A太阳能 B风能C森林 D水资源6影响该自然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C下垫面 D人类活动解析第5题,该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

4、,西北明显偏少,为水资源。第6题,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答案5.D6.B(2016锦州模拟)下表是“201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读表回答78题。国家储量百分比(%)产量百分比(%)消费量百分比(%)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资料缺失026其他513207.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A B C D8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减少初级

5、矿产品的出口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A B C D解析第7题,任何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在世界总量中的比重都是相对的,受世界探明储量和本国保有储量的变化而不同。第8题,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应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并要注意保护性开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答案7.C8.C(2013安徽文综,27)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题。9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解析石油、天然气主要是地质历史时期埋入地下的

6、动植物有机体经过一定的作用形成的,而动植物有机体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因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而伏尔加河的水能来源于太阳辐射使水汽蒸发而形成的势能,也是来源于太阳辐射,因此二者的能量来源是相同的,均属于太阳能。伏尔加河沿岸地区水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水平高,有利于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石油、天然气的运输方式主要是通过管道运输实现的。答案C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5镇江模拟)耕地占补平衡是新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读 “2010年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异”图,读图回答101

7、1题。10可平衡年限较短的省级行政单位包括()A陕、黔、鄂 B滇、渝、闽C黔、川、浙 D皖、赣、桂11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耕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大B现有耕地的利用率低C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较为丰富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可平衡年限较短的省级行政单位有陕西(陕),四川(川),重庆(渝),云南(滇),贵州(黔),浙江(浙),福建(闽),台湾(台)。第11题,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说明耕地的紧张程度较低,是因为新疆地广人稀,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耕地资源较为丰富。答案10.BC 11.CD(2016扬州上学期期中)下表为部分国家与世界人均水资源及利用状况对比表

8、,据表完成1213题。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2 2008 95218 2453 3578 900每万元GDP耗水量(m3)5 0455143872881 34412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有()A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低C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D人均水资源比澳大利亚少是因为我国河流径流小13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有()A建设大型水利工程 B缩减工业生产规模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加强水资源的高效配置解析第12题,中国总人口远远多于法国,所以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于法国,A错。澳大利亚气

9、候干燥,缺少大江大河,D错。第13题,节水型社会要围绕“节流”做文章,而非“开源”,所以A错。缩减工业规模会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不可取的,B错。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应提高其利用率;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提高其水资源配置效率成为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第一要务。答案12.BC13.CD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14(2016苏北四市上学期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地域,也是我国水资源环境严重超载地区之一。“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通水后,显著提升了该地区的供水保证率,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材料二图甲为河北省境内主要水库、

10、“南水北调”线路分布示意图,图乙为首钢曹妃甸厂区海水淡化循环利用图。(1)河北省水库多建在_部和_部山区,其主要原因是_。(2)简述“修建水库”、“南水北调”对保障京津冀地区水安全的不同作用。(3)简要分析曹妃甸海水淡化厂的区位优势。(4)为缓解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在“节流”方面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结合“水库”图例和地图中水库的分布,不难得出答案。然后结合地形与北京缺水分析原因,避免漏答要点。第(2)题,对保障京津冀地区水安全的“作用”既要答表象,又要答影响。第(3)题,结合曹妃甸厂区海水淡化循环利用图作答,合理即可。第(4)题,围绕“节流”,从节水意识、工农业生产及产业

11、结构调整等方面回答。答案(1)北西地势起伏大,适合水库修建;地势高,便于自流输水;距离京津等严重缺水地区近,便于就近供水(2)修建水库:调节了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提高了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率。南水北调:增加了区域水资源总量,缓解了区域水资源供需的矛盾。(3)充分利用钢铁厂余热,能源价格低;钢铁厂需水量大,市场需求量大;靠近海洋,海水资源丰富;依托钢铁厂,经济、技术优势明显。(4)推广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居民节水意识;调整产业结构。15(2016泰兴一中上学期期中)读中国风电场分布图及上海风电站规划建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中国风电场分布的特点_。(2)甲地区

12、风能资源短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而风电场少,其原因是_。(3)简述上海风电场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4)简述上海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例,中国风电场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如新疆、内蒙古,及东部沿海地区。第(2)题,甲地区位于四川盆地,风能资源短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风能资源丰富而风电场少,主要原因是人口稀少,经济落后,需求量少。高寒的环境,开发难度大,且区域的地热、太阳能等替代能源丰富。第(3)题,读图,上海风电场主要分布于沿海及近海地区。因为沿海有夏季风、海陆风等影响,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占地面积大,近海地价低廉。第(4)题,上

13、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开发风能资源,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答案(1)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新疆内蒙)及东部沿海地区(2)地形 人口稀少,经济落后,需求量少;开发难度大;替代能源丰富(3)主要分布于沿海及近海地区 沿海风能资源丰富;近海地价低廉。(4)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改善环境质量。16(2016南京质检)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有关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公里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1)按照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点)(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为什么?(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