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鲁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68727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鲁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6苏北四市上学期期中)下图为某国略图。影响该国铁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城市解析根据图中短促的水系可知,该地有高大的海岸山脉(安第斯山脉),铁路走向与山脉延伸方向大体一致。答案B2(2011浙江学考)历史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今“蜀道不再难”得益于()A环境变迁 B人口增多C科技进步 D民族团结解析科技进步可以克服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限制。答案C(2013海南地理,1112)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

2、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34题。3为趋利辟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4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解析第3题,紧临河岸容易受到洪水灾害,A错。接近坡地中部耕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山体滑坡,B错。靠近坡地上部生产、生活取水不便,C错。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又要取水方便的地方,D对。第4题,在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增加粮食产量,养活更多人口的主要条件是有更多的土地,所以川地面积是主

3、导因素,C对。河流水量不能解决粮食问题,土壤肥力靠自然条件,A、B错。林木多少也不能解决粮食问题,D错。答案3.D4.C(2015江苏学考)湖南省矮寨特大悬索桥是世界上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下图为“湖南省矮寨特大悬索桥景观图”。读图回答56题。5影响图中左下方道路呈“之”字形的自然因素主要是()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植被6建设矮寨特大悬索桥主要是为了()A缓解噪声污染 B提高通行效率C减少洪涝灾害 D增加科技含量解析第5题,影响山区道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6题,建设大桥,发展交通是为了便于居民出行,提高通行效率。答案5.A6.B7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

4、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为“某河流剖面图(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堆积层)”,图中各部分,最适合聚落分布的是()A B C D解析处距离河流较近,地势平坦且不受洪水影响,是聚落的最佳分布地。答案B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89题。8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9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第9题,读图可判断出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

5、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答案8.A9.C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0(2016江苏盐城月考)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区某聚落分布情况,该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A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B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C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D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解析聚落三面临河,选择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主要是考虑该地高于洪水位,河流进入汛期,可以起到防御洪水的目的,B、C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本题选A

6、D。答案AD11某铁路在施工过程中经过下图所示区域,现有三种线路方案,结合图示信息,判断关于这三种线路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A线工程量较线大B线地质条件较线好C线对文物保护不利,不宜选择该线D线经过地区地形平坦,施工方便,为最合理线路解析线工程量小,但经过大片古建筑群,不利于文物保护;线经过小丘陵,工程量较大,但符合长远发展要求;线从地质构造看,大面积带状泉水露出地表,说明地下有断层发育,地质构造复杂,不适合修建铁路,故线最不可取。答案AC12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图,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有()A河流 B气候C植被 D地形解析图中聚落多沿河分布,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为河流沉积地貌,地形平坦,

7、河流又可以为聚落提供淡水和运输功能。答案AD13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比例尺为1100 000)”,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A穿越河流 B临近港湾C穿越城区 D坡度太大解析图中铁路穿越城区,对城区环境造成污染,与等高线垂直,工程量大。答案CD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14(2016徐州丰县中学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假,针对河流对聚落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绘制了简图(如下图)。(1)A、B、D聚落的形态是_,C聚落的分布特点是_。(2)若A聚落位于高原山地上,多分布在河流的哪个位置?简述其原因。(3)假如B聚落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试述其

8、发育的条件。答案(1)A聚落属于条带状聚落,B聚落属团状聚落,D聚落属环状聚落C聚落比较分散、孤立(2)河谷地带的河漫滩平原。地势低,气温高,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3)位于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陆上运输。15(2016江西临川一中月考)读某国家部分领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与40S南侧相比,描述北侧聚落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与40S南侧相比,北侧聚落多;等级高。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包括:气候、降水、河流、土壤、地形、资源分布状况、交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历史等。答案特点:北侧聚落多(密度大);等级高(规模大)

9、。原因:北侧气候温暖;地形平坦开阔;矿产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经济发达(工农业发达)等。16(2016镇江实验高中上学期期中)读“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_,其目的是为了避开_。(2)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_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_。(3)般来说,在山岳地区修建铁路或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_,在线路选址时,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_。解析在山区修建交通线应当尽量避开陡坡,以减小工程量;优先考虑地势起伏较小的河谷地带。公路和铁路相比,公路的工程量较小,同时还可以联系较多的聚落。答案(1)呈“之”字形分布陡坡(2)等高线坡度小,工程量小(3)公路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