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8大气环流中图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67053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8大气环流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8大气环流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8大气环流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8大气环流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8大气环流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8大气环流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8大气环流中图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集训(八)大气环流(建议用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2018株洲模拟)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2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ABC D1C2.C第1题,M所处纬度在30,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北面风带的风向为东南风,可推知该气压带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题,由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可知,在30S,在60S,在30N,在60N。(2017广州模拟)下列四幅图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2、情况。读图,回答34题。 【导学号:29790033】3以上四幅图表示的日期属于同一天的是()A BC D4受以上四幅图中的气压带的影响,最不可能出现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3B4.C第3题,图中风带为南半球东南信风带,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此时气压带已完全移动到赤道以南,为冬至日。 图中风带为北半球东北信风带,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且位置相对居中,为二分日。图中风带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且位置偏北,应为夏至日。 图中风带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且位置偏南,应为冬至日。第4题,图表示受赤道

3、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图表示某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图表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图表示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2018枣庄模拟)读下面等压线图,回答56题。5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A亚洲高压 B亚速尔高压C夏威夷高压 D印度低压6当该地气压强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我国长江正处于枯水期B此时南极洲气候正好有利于科学考察C此时一艘海轮经过马六甲海峡后向波斯湾航行正好是顺水D此时印度进入多雨季节5C6.D第5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区位于太平洋上,图中中心气压值为高压,

4、故应该为夏威夷高压。第6题,由上题可知,该气压为夏威夷高压,该气压强盛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我国长江处于丰水期;此时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不适合科学考察;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故为逆水;此时为印度夏季,故进入多雨季节。(2018洛阳二模)下图为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hPa)的时空分布状况。其中,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79题。图甲图乙7图中冬夏数值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洋流性质的变化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8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冬季

5、风风力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A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B50N附近C中纬度地区 D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9图乙与图甲相比较,其变化对我国气候产生的影响是()A冬季风减弱,夏季台风偏多B冬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偏低C冬季寒潮增多,夏季北旱南涝D冬季气温偏低,夏季北涝南旱7D8.B9.C第7题,图甲显示冬季大陆气压高于海洋,夏季大陆气压低于海洋;而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大陆夏季增温快于海洋,冬季降温快于海洋,从而使同纬度大陆夏季气压低于海洋,冬季气压高于海洋。第8题,北半球冬季风是受大陆上高压与海洋上低压作用形成的,风力大小取决于气压差大小,图甲显示50N附近海陆气压差最大,故此处风力最强。第9题,比较甲、

6、乙两图可知,图乙冬季海陆气压差更大,则冬季风比正常年份强,冬季寒潮增多;同时夏季海陆气压差更小,说明夏季风势力要弱于正常年份,则夏季风对我国北方的影响时间较短,在南方停留时间较长,会出现南涝北旱现象。B组名校必刷题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011题。 【导学号:29790034】10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C极地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11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

7、行风分别是()A盛行西风与东北信风 B东南季风与极地东风C东南季风与盛行西风 D西南季风与盛行西风10D11.C第10题,甲地最冷月的气温低于0 ,高于10 ,所以在温带范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可能是季风气候;乙地最冷月的气温高于20 ,位于热带地区;丙地的降水比甲地少说明不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这样就可以排除A、B、C项,故选D。第11题,甲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位于大陆的东岸,所以带来降水的主要是来自大洋的东南季风;丁地在大陆的西岸,主要受西风带的影响。故C项正确。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_,其形成原因主要与_有关。(2)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

8、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_,请说出其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3)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的为_,请说出其形成原因与气候特征。(4)当地草木枯黄时,地的气候特征为_。(5)在下面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表示高压带,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解析第(1)(2)题,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的控制,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而地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气候。所以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第(3)题,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只有地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分

9、明显的干湿两季。第(4)题,当地草木枯黄时,为当地冬季,对应北半球夏季,东亚季风区此时高温多雨。第(5)题,1月份,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也要南移(与二分日比)。答案(1)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西风带控制。(3)地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4)高温多雨(5)如下图,要求一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必须要偏南;二是两个风带的方向无误。1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某地气候资料图。材料三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1)读材料一,

10、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半球。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气压带或_风带(填数码)的控制而形成的。(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其分布的规律是_。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风向向右偏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材料三中D地为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第(2)题,从材料二中气温和降水上可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材料三中C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第(3)题,材料三中阴影部分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在A、B两地分布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形。第(4)题,地中海气候热量、光照充足,对农业生长有利,但雨热不同期,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答案(1)北(2)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C(3)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B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4)有利:热量充足,光照强。不利: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稀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