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66594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1.C【解析】“注重自己的话、自己的面目”错。原文第八段是“汉赋最为人诟病的正是缺乏自己面目”。2.B【解析】“分别交代了它们在笔墨艺术上的得与失”错,无中生有。3.A【解析】“因而中国的文章家没有人承接其文脉“错,原文是“ 除了王安石、陆游几个人外,中国的文章家没有承接左传的文脉”。4. B【解析】B项,“可见他们对母亲的情感不深厚”无中生有。5. 先写“死”,写母亲的去世在作者心中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内容1分),表达了作者失去亲人后难以化解、疗愈的悲痛之情(情感1分)。再写“生”,追忆母亲病逝(内容1分),进一步抒发丧母之痛(情感1分)。最后,作者于“生死

2、之间”提出要以理性化解丧亲之痛,或许是“生者”对“死者”最好的怀念。(1分)【解析】 此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清晰地梳理文章各段落之间的关系,划分文章层次。可将本文划分为三个层次:,母亲已经逝去,作者却不能忘怀;,追忆怀念母亲;,找到疗救方法。回答此题不能仅仅概括各层的内容,应该以作者的感情为线,总结作者的写作思路。本题先写“死”,再写“生”,最后,作者于“生死之间”提出要以理性化解丧亲之痛,或许是“生者”对“死者”最好的怀念。 6. (示例一)不能删去。从主旨看,用宗教故事作结,表明家家都曾有亲人去世,人人都有可能失去至亲,痛苦是人生常态,难以避免,深化了正视亲人离世的痛苦,用理性化解痛苦的主

3、题。(2分)从结构看,承接上段作者“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鲜血”的观点,收束了全文。(2分)从艺术效果看,用富含哲理的故事作结,寄寓深远,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回味。(2分)(示例二)可以删去。上一段作者已经为自己找到了答案用理性治愈丧亲之痛,宗教故事只是这一观点的一个例证而已。删去此段,从结构上会使文章结尾更加简洁,主题上文章主旨更加突出,情感更加鲜明。【解析】 最后一段一般有收束全文、升华主旨等作用,那么考虑能否删去就要考虑两个问题:删去结构上是否完整;删去内容上是否影响表达,即是否妨碍表达主旨,最后一段讲述了一个宗教故事,表达的是“每个人都曾失去过亲人”

4、的意思;倒数第二段表明“理性是医治丧亲之痛的方法”,由此即可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展开讨论。7C 【解析】丁聪所谓的交代罪行,根本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这“交代”既表现了丁聪的刚直不阿,也表现了他的诙谐幽默。8DE 【解析】A“始终围绕着市井小人物的百态人生”用语绝对,原文有“在抗战之初,丁聪创作了不少救亡漫画”。B“他的父亲自学成才,丁聪针砭时弊、一针见血的画风深受其影响”错误,丁聪针砭时弊、一针见血的画风是受到了张光宇、叶浅予的影响。C“厄运”与“乐观、旷达的性格”间强加因果,文中没有此逻辑关系。(答对一项给3分,两项5分)9“平淡”是说丁聪的人生普通平常,“强大”是说丁聪的漫画充满了批判社会的力量

5、。而强大的艺术往往是在平淡的人生中锤炼而来的。丁聪为人低调谦逊,一直以“小丁”为笔名,甘于做最普通的小人物,放低自己反而让他更容易看到真实的百态人生,作品也就更贴近生活,充满了真实的力量。丁聪创作宗旨简单,所想所画都体现百姓心声。这种源于社会现实的艺术创作饱含生命力与战斗力,最终给社会乱象以有力抨击。丁聪生活简单,为人淡泊,不追求物质享受,所以他能够专注作画,精益求精,也能够保持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批判的力量。(1点2分,2点3分,3点4分。如有其它答案,可酌情给分。)10. B【解析】“怨愤之声积”和“浸润之谮行”句式相同,中间应断开,排除A、D两项;“爱憎不由公理”意为

6、“爱憎不出自公理”,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11. A【解析】“摄”不表授予官职,指暂代官职。12. A【解析】“朝中公卿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纷纷表示愿与他结交”于文无据,文中只写到张昭对刘温的亲近之意。13. (1)您(本来)不适合出使远地,(但是我)担心诸葛亮不了解我和曹氏互通心意的原因,所以委屈您前去出使。(“宜”“所以”“通意”“以故”“屈”各1分)【解析】“宜”译为“适合”,“所以”译为“的原因”,“通意”译为“互通心意”,“以故”译为“因此”,“屈”译为“委屈”(2)孙权既暗中怀恨张温赞赏蜀国政治,又嫌忌他的声名过于显赫,百姓都被他的德行才能迷惑,担心(他)最终不能为自己所

7、用,就想着用什么方法来中伤他。(“阴”“衔”“炫惑”“为己用”“有以”各1分)【解析】“阴”译为“暗中”,“衔”译为“怀恨”,“炫惑”译为:“迷惑”,“为己用”译为“为自己所用”,“有以”译为“有用来”。【参考译文】张温,是吴郡吴县人。张温从小就修养名节操守,容貌奇异伟岸。孙权听闻他的声名,就询问朝中大臣说:“张温能和当今何人比肩?”大司农刘基说:“可与全琮同等。”太常顾雍说:“刘基不详细了解张温的为人。张温当今无人可比。”(孙权于是)征召(张温)请与相见,(张温)谈吐文雅对答如流,旁观者倾慕震惊,孙权为他改变态度重如礼仪。召对完毕出官,张昭握着张温的手说:“老夫把心意托付给你,你应该明白。”

8、(于是孙权)任命(张温)为议郎、选曹尚书,又升为太子太傅,很受信任和器重。(张温)三十二岁时,凭借辅义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蜀国。孙权对他说:“您(本来)不适合出使远地,(但是我)担心诸葛亮不了解我和曹氏互通心意的原因,所以委屈您前去出使。如果山越之患全部消除,(我们)便会对曹丕大举进攻。使者的道义,是只接受上级布置的任务,不必受上级指令的约束。”张温回答说:“我在朝廷之内没有过亲信大臣的谋划,出行外交没有独自应对的才能,恐怕没有春秋晋大夫张孟播扬国家声誉的本事,又没有晋国子产阐述事理的能力。然而诸葛亮见识通达,精于谋划,必定了解您的神明思虑和屈伸权宜之计,加上朝廷天降恩惠,推测诸葛亮的心,一定

9、不会有什么猜疑。”张温到蜀国后,前往宫廷呈上表章,蜀国颇为看重张温的才干。回国不久,被派进豫章郡的部队出征作战,但他对军功没有追求。孙权既暗中怀恨张温赞赏蜀国政治,又嫌忌他的声名过于显赫,百姓都被他的德行才能迷惑,担心(他)最终不能为自己所用,就想着用什么方法来中伤他。正碰上暨艳事件发生,于是借此机会揭发检举涨温。暨艳也是吴郡人,由张温把他引荐入朝,被任命为选曹郎,官至尚书。暨艳生性清高严厉,喜欢发表清正的言论,因见当时郎署风气混浊杂乱,大多官员不称职,想将良莠分开处置,贤能、愚劣区别使用。于是愤怨之声积聚,诬毁谗言四起蔓延,竞相控告暨艳和选曹郎徐彪,(说他们)擅自任用徇从私情,爱憎不出自公理

10、,暨艳、徐彪都因此而被定罪赐死。张温向来与暨艳、徐彪意见相合,常有书信来往,互相来往问候,于是又判张温有罪。孙权将他软禁在有关官吏处,下令说:“过去下令征召张温,留下官位虚心等待他来,来后 授予高官,超过(一般)旧臣,哪里料到(他)竟如此凶坏, 专生图谋不轨之心!哎呀张温,免(你)死罪作为(你的) 幸运!”将军骆统上表为张温申辩,请求宽恕他,孙权最终没有采纳(骆统的意见)。六年后,张温因病去世。他的两个弟弟张祗和张白,也很有才干名望,同张温一起被废黜。14.CE【解析】C项,“并担忧自己将要离开人世”理解错误,“更贻魑魅忧”是说自己生病,增加了朋友的担忧,也可理解为诗人虽身染重病,却对远去岭南

11、的友人充满了担忧之情。E项,没有豁达,昂扬向上,而是深沉惆怅。(答对一项给3分,两项给5分)15.用羊祜、贾谊作喻,赞叹王昌龄的政绩和才华。羊祜是西晋名将,镇守一方;贾谊是文学家,富有文学才华,作者将其作比,充分赞扬了王昌龄的政绩和才华。用羊公常感叹人事短暂,贾谊有才也遭贬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朋友远谪岭南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忧虑之情。对朋友依依惜别之情。“爱”字借羊公常 与友人游岘山之事写出了两人友情的深厚;“愁”字鲜明地刻画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给满分)16.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三顾频烦天下计17.D(瓦釜雷

12、鸣:比喻庸才居于高位,显赫一时。甘之如饴:形容乐于承受艰苦。广开言路:广泛打开进言的途径)18A【解析】B句式杂糅。应改为“适逢南京大屠杀80周年”或“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之际”。C成分残缺。在句子最后加“的问题”;另“河北和河南部分地区”表意不明。D搭配不当。“履行”不能和“国防教育”搭配,改为“接受”,把“履行”放在“兵役义务”前面。19.C【解析】A.家严,指自己的父亲,为谦辞,此处表达不得体。B.小女,对自己女儿的谦称。有幸,形容极其幸运,谦辞,此处表达不得体。拨冗,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C.失陪,因故而不能陪伴对方。见谅,请对方原谅自己。表达得体。D.拜读,

13、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大作,称人作品的敬辞。斧正,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辞,又叫指正,此处表达不得体。20.D【解析】A项,“幽人”指隐居者,诗人自指;B项,“青青”意为“黑沉沉的”;C项,“字”指书信。21.C【解析】C项,均为“宠幸”的意思。A项,比,比得上;打算,想要。B项,众,一般的;灭族。D项,保养身体;供养活着的人。22.处处都有灯笼张挂 故灯意味着人丁兴旺 恐怕还是元宵节的花灯(1点2分,2点3分,3点5分)【解析】本语段的中心话题谈论的是中国的灯笼。第前面“庙堂中、房宇外”,提示应该填写到处挂灯笼;第处前面“灯”与“丁”谐音,后面又提到“姓氏灯”,可见此处应填写灯的寓意人丁兴旺;

14、第处后文写出了元宵灯会的精彩,当然最让人遐思、期盼的就是元宵花灯了。23.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题材料从不同角度提供了六个诗文句子,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合理引用写文章。如此,应该先逐句分析,之后找到关系紧密的两三句立意写作即可。曹操的诗句表达的是人生短暂,要抓紧时间建功立业;毛泽东的诗句表达的是胸怀壮志,并为之努力奋斗;海明威的话表达了面对人生中的困境要靠坚韧的毅力面对;苏轼的词表达的是应对风雨,用旷达的心胸面对;沈从文的话表达了人可以活得健康而优美,淡泊而坦然;陶渊明的诗也印证了遵从人的本性生活,才可以活得洒脱。如此可以发现,这些内容是有交集的,从中选取两到三句,依据其中的共性或联系来行文即可。比如选可写志向、理想、胸怀、建功立业;选择可写精神家园,人生与功利,出世与入世;选择可以写风雨人生,坚韧等等。作文立意参考:“珍惜”“立志”等写作话题。观点:人生短暂,岁月易逝,要珍惜生命,建功立业。青春、胸怀、志向,早立大志,理想宝贵。把个人同民族、国家、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的青春(人生)才壮美动人。抗争、坚韧、勇气。风雨与人生;磨难与心态;风度、潇洒。人性美,人生与功利。志向,理想追求;入世与出世。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