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模试题一套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87065654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模试题一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模试题一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模试题一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模试题一套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模试题一套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模试题一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模试题一套(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模试题一套一、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六句,6分)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山回路转不见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写出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2)默写龚自珍己亥杂诗(4分),。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鏖(o)

2、战 跛(b)脚 鞭笞(ch) 三年五载(zi)B、濒(bn)临骷(g)髅 呜咽(y) 觥(gng)筹交错C、不啻(d) 皈(gu)依 枕藉(j) 怙恶不悛(qun)D、桎梏(k) 船舷(xin) 星宿(xi) 同仇敌忾(ki)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磨炼 门可罗鹊 怡然 毅然决然B、寒喧 立竿见影 报怨 以德报怨C、切磋 食不果腹 慌乱 兵荒马乱 D、针灸 心悦臣服 相亲 文人相轻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需要那些大巧若拙的智叟式的人物。B、在俄罗斯流光溢彩的古典文学长廊里,有不少卷帙浩繁的文学名著值

3、得我们流连。C、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D、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5、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1)下列选项中,不是法国罗曼?罗兰名人传中作品的是( )(2分)A、托尔斯泰传 B、贝多芬传C、米开朗琪罗传 D、克里斯多夫传 (2)红岩中,叛徒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关押在里。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2分)6、某校开展“毕业晚会”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1)班级征集晚会主题语

4、,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2分)(2)事后,某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请你做些修改。(6分)A为了活泼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气氛,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九年级(十)班最近组织了毕业晚会活动。B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逞其能。晚会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C有歌舞、朗诵、合唱、相声、小品等。活动中,大家增进了友谊,展望了未来。晚会后,该班同学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句A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可将“ ”一词改为“”。句B中,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句C中,有词语并列不当,应删去“”。(3)晚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第二天上学路上,邻班一位同学问你:

5、“学习这么紧张,花那么多时间搞活动,划得来吗?”请你得体地回答他的提问,表明你的看法。(4分)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 (22分)植物的爱前段时间,爸妈来看我,觉得我的屋子应该有点儿绿色,于是特意买了一盆绿色植物回来。没有花朵,只是绿叶,我也搞不清它叫什么名字,所以没有多在意它。 对它照顾得不多,因为我总是将它忘记,有时候想起来才给它浇水、晒太阳。它居然不娇气,还倔强地活着,心里有一丝的触动。 一晃很多天过去了,这个小东西一直沉默着。我似乎有很多时候都很忙,完全把它忘记。偶尔看见也只是象征性地洒些水而已。必须承认,我对它照顾得太不好。那天偶然看到它,发现它叶子卷起

6、来了,细细的、黄黄的,仿佛一个总是受气的小姑娘,脚下的土也干得开裂。窗外虽然有明媚的阳光,可它却没有被惠及到。它也是生命,有缘来陪伴我,可我竟没有好好对它。它虽然过得很不好,可是却顽强地活着。看着它那个可怜又坚强的模样,心里很软、很酸。 我立即找了个小棍子把它脚下的土翻翻,很硬,这是它受的苦。翻了半天,又弄了很多水,洗洗它的叶子,洒在土里。趁着外面冬日阳光,把它放在窗户上,晒一晒,也享受一下新鲜空气,晚上也记得把它收进屋里。第二天又把它拿出去晒太阳,我惊奇地发现,才经过一夜,它居然变化很大,叶子也舒展开来。看上去也不再像生病的样子了,叶脉似乎也在不停地输送新鲜血液。当时真的很震撼,我以前给它的

7、爱那么少,昨天不过花了10分钟的工夫,它就活得那么好,真是个知恩图报的小东西啊!面对它,心里生出很多愧疚。 这几天,总不忘记让它在窗子上晒太阳,晚上也记得收回来,给它洒水。它更加生机勃勃起来,就像刚来时的样子一样,翠绿健康得让人喜欢,让人着迷。 植物总是默默的,可是每给它一点儿爱,它总是竭尽全力地回报给你最美的叶,最灿烂的花。就这个意义来说,爱一个植物,比爱一个人更加值得。有很多时候,你爱一个人,爱得撕心裂肺,爱得倾其所有,可他若不爱你,你付出的一切都是空气。若他爱你,也许也会迂回曲折精心算计。还有很多爱情,一旦有其他的实际因素,就会土崩瓦解,不管当初爱得多么轰轰烈烈。 如果你现在没有爱人,那

8、就爱植物吧,因为它会回报你很多爱。如果你现在已经在爱人,最好也找个植物来爱。因为它会让你明白,人是复杂的动物,他的爱,从来没有植物的爱那么纯粹,那么简单。7、通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6分)有一丝的触动_让人喜欢,让人着迷8、简要分析选文中的那盆绿色植物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4分)9、结合具体语境,简析第段中加着重号的“居然”一词的表达效果。(4分)10、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那天偶然看到它,发现它叶子卷起来了,细细的、黄黄的,仿佛一个总是受气的小姑娘,脚下的土也干得开裂。 11、第段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二】(18分)云

9、中谁寄锦书来朱铁志 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退场。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的臂膀。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在手机和电子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信件已是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传统尺牍信札中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渐行渐远,使即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免感到一丝惆怅。 我算幸运的,因工作和个人写作的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大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有的文白间杂,言近旨远;有的雅淡平和,娓娓道来

10、;有的词锋犀利,一语中的;有的嘘寒问暖,饱含温情。信封和信札抬头、落款的书写,无不十分讲究,不论是称谓的选择,还是书写工具的使用,都能看出文字的背后所蕴含的学养功底和书写者的气质风神。 与此同时,我也收到大量别样的来信,其中尤以来自报刊者居多。有的在我名字之后不再有任何称谓,迹近被通缉;有的信封书写七扭八歪,偌大的天地间几行纠缠在一起的米粒小字,仿佛捆绑的螃蟹。至于行文的直白浅陋、甚至粗暴无礼,也是不时要面对的无奈现实。 翻看老一辈学者作家的书信,“先生”“足下”“斧正”“雅教”“拜辞”等敬语谦辞随处可见,浸润在字里行间的那份优雅和谦和,透露出长期文明熏陶下谦谦君子所特有的从容和自信,正是“尺

11、牍书疏,千里面目”,“虽则不面,其若面焉”。 而今,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只能在杂乱无章的信息洪流中若有若无地存在,只能在先人的收藏中依稀可辨。而在新潮的“穿越剧”中,别人的父亲成了“家父”,自己的爸爸却变为“令尊”。经过“反右”“文革”等文化浩劫,中年以下的朋友旧学功底无从谈起,新学修养也难尽如人意。粗鄙文化盛行,庸俗观念当道,肉麻成有趣,流氓成英雄。听一听身边人的谈吐,看一看手边的报刊,文明含量几许、文化水准若何,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至于网络语言,新则新矣,有的甚至不乏有趣,但说到底,无非是一种缺乏文化含量的戏说而已。 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省,而自觉

12、自省的前提,是对传统文化基本的认知和积累。胸无点墨,何以自觉?就像黄牛,肚子里没有青草,拿什么反刍?网络时代,点击率成了判断标准和不二法门,而在杂多的信息当中飞来飞去的眼球,其实并未收获几多真知。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缺乏这种自觉的所谓知识分子,充其量不过是“知道分子”而已。毛笔、宣纸作为文字书写主要载体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但文明的传承不能因此中断。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怀念前秦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为什么我们常常默念诸子百家、孔孟老庄?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血液,对前辈思想家、文学家的传世之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样一种祈愿和情

13、怀,寄托着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美好理想和对优雅文化的无限怀想。剪不断,理还乱。要用中国语言、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来解读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秘密,解开中国道路的内在密码,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冷酷背景下保留一份温暖的人文情怀,不能靠午夜梦回、撕扯自己的头发冥思苦想,不能指望查阅文件、对比口径找寻思想捷径。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典,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才能发现博大精深的优美存在,才能触发自己愚钝很久的灵感和才华,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道和钥匙。 12、作者为什么说在当下社会收到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是“一种奢望”?(2分)13、分别

14、概括作者收到的两类来信的特征。(4分)14、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6分)(1)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3分)(2)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3分)15、“云中谁寄锦书来”,这一文题寄托了作者内心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6分)【三】(15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16、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5分)(1)或王命急宣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哀转久绝 (4)晓雾将歇 (5)夕日欲颓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8、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