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2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精讲深剖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65439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2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精讲深剖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2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精讲深剖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2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精讲深剖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2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精讲深剖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2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精讲深剖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2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精讲深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2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精讲深剖(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3.2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一)真题速递1.(2017新课标 24)24.(12分)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0和s1(s1s0)处分别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训练时,让运动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速度v0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处。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冰球到达挡板时的速度为v1。重力加速度为g。求(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答案】(1)(

2、2) 又 由得 2(2017海南,3)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0,测得刹车线长25 m。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 m/s B20 m/s C30 m/s D40 m/s【答案】B【解析】 刹车后汽车的合外力为摩擦力f = mg,加速度 8m/s2, ,又刹车线长25m,故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到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 m/s = 20m/s,故选B。学?3(2016全国卷甲T19)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

3、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答案】BD4 (2015全国卷T20)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答案】ACD5. (2013全国卷T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

4、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答案】C【解析】当时,物块始终静止,加速度为0;当时,物块做加速运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又,则有,故选项C正确。 6. (2013全国卷T20)2012年11曰,“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

5、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I000m。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A. 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B. 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C. 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 gD. 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儿乎不变【答案】AC7(2017海南,9)(多选)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三个靠在一起的物块P、Q和R,质量分别为m、2m和3m,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

6、数都为。用大小为F的水平外力推动物块P,记R和Q之间相互作用力与Q与P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之比为k。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0,则k= B若0 ,则C若=0,则 D若=0,则【答案】BD8 (2015全国卷T20)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A8 B10 C15 D18【答案】BC【解析】设PQ西边有n节车厢,每节车厢的质量为m,则

7、FnmaPQ东边有k节车厢,则Fkma联立得3n2k,由此式可知n只能取偶数,当n2时,k3,总节数为N5当n4时,k6,总节数为N10当n6时,k9,总节数为N15当n8时,k12,总节数为N20,故选项B、C正确9.(2017新课标 25)25(20分)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1 kg和mB=5 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1=0.5;木板的质量为m=4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0=3 m/s。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

8、小g=10 m/s2。求(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2)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答案】(1)1m/s;(2)1.9m 设在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2,对于B与木板组成的 体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由式知,aA=aB;再由可知,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的速度大小也为v1,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由题意知,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其大小为v2。设A的速度从v1变到v2所用时间为t2,根据运动学公式,对木板有对A有10(2015全国卷T25)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

9、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 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 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求:(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2)木板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答案】(1)0.10.4(2)6 m(3)6.5 m1(15mm)g2mg15ma3可得a3 m/s2对滑块,加速度大小为a24 m/s2由于a2a3,所以滑块速度先减小到0,所用

10、时间为t11 s的过程中,木板向左运动的位移为x1vt1 m, 末速度v1 m/s滑块向右运动的位移x2t12 m11(2015全国卷T25)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37(sin 37)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1减小为,B、C间的动摩擦因数2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 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 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2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

11、B下边缘的距离l27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1)在02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答案】 (1)3 m/s21 m/s2(2)4 s【解析】 (1)在02 s时间内,A和B的受力如图所示,其中f1、N1是A与B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f2、N2是B与C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方向如图所示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和力的平衡条件得 f11N1N1mgcos f22N2N2N1mgcos a16 m/s2a22 m/s2B做减速运动设经过时间t2,B的速度减为零,则有v2a2t20联立式得t21 s在t1t2时

12、间内,A相对于B运动的距离为sv1t2+(v2t2+)12 m27 m此后B静止,A继续在B上滑动设再经过时间t3后A离开B,则有ls(v1a1t2)t3a1可得t31 s(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设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为t总,有t总t1t2t34 s (二)考纲解读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超重和失重 本讲共涉及两个考点一个二级考点、一个一级考点,考试中有单独考选择题的,也有考计算题的,近几年看这一章内容考查的频率还是很高的,但分值设置波动比较大。(三)考点精讲考向一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瞬时性a与F对应同一时刻,即a为某时刻的加速度时,F为该时刻物体所受合力因

13、果性F是产生a的原因,物体具有加速度是因为物体受到了力同一性(1)加速度a相对于同一惯性系(一般指地面)(2)a中,F、m、a对应同一物体或同一系统(3)a中,各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独立性(1)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遵循牛顿第二定律(2)物体的实际加速度等于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3)力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也遵循牛顿第二定律,即ax,ay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瞬时加速度的技巧在分析瞬时加速度时应注意两个基本模型的特点:(1)轻绳、轻杆或接触面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其弹力立即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2)轻弹簧、轻橡皮绳两端同时连接(或附

14、着)有物体的弹簧或橡皮绳,特点是形变量大,其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性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保持不变【例1】 (多选)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答案】BC【例2】如图3,质量为1.5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质量为0.5 kg的物体B由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B与A刚好接触但不挤压现突然将细线剪断,则剪断后瞬间A、B间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 m/s2)()图3A0 B2.5 NC5 N D3.75 N关键词B与A刚好接触但不挤压;剪断后瞬间A、B间的作用力大小【答案】D【解析】当细线剪断瞬间,细线的弹力突然变为零,则B物体的重力突然作用到A上,此时弹簧形变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