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高效整合 北师大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65411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高效整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高效整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高效整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高效整合 北师大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高效整合 北师大版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 一、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116世纪以前中国独自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具有首创性、全面性、经验性、实用性、连续性与本土化等特点。216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来华传教士带来了欧洲的天文学、数学、力学以及火器与钟表制造等技术,但在本质上并未对中国传统科技形成冲击。3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在西方列强侵略下,先进的中国人重视引进西方科技,如林则徐和魏源、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等,对近代中国科技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4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受“

2、冷战”形势的影响,中国一度大规模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设备,重点建设国防工业与发展科学技术。后来,坚持自力更生、攻坚克难,在核技术、航天技术、计算机及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5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我国科技进入了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过渡的发展阶段,在载人航天、计算机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二、中国古今教育发展的历程及特征1古代(1)春秋时,孔子兴办私学,主张“因材施教”,开创了私人办学之风,其教育思想和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2)西汉时,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经典为授课内容。兴办太学和郡国学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3、(3)隋唐的科举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处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4)宋元时,私人书院增多,理学思想成为学校必学内容。(5)明清实行八股取士选拔人才,思想文化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2近代(1)洋务派创办京师同文馆等学堂,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开始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2)维新派主张开办宣传变法思想的新式学堂。(3)清末废科举,兴学堂,至民国时期,开办新式学校,全国公立私立大学开始发展,并与国际接轨。3现代(1)开基创业(19491966年):教育事业初具规模,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2)混乱曲折(19661976年):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的破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3)教育复兴(1978年至今):教育事业重获生机,“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三、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四大发明对中国的影响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造纸术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印刷术有利于文化传播和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指南针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支持,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火药传到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了一定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