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8课拿来主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65396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8课拿来主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8课拿来主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8课拿来主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8课拿来主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8课拿来主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8课拿来主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8课拿来主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08课 拿来主义知识概览【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

2、大领土的作家”。主要著作有鲁迅全集。【重点理解】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者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利器,鲁迅先生的杂文就如同“匕首”“投枪”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脏。全文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与一味“送去”针锋相对,提出“拿来”。第二部分(第35段)揭露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辨明“抛来”与“抛给”的不同,提出“拿来主义”。第三部分(第67段)揭露“送来者”的真面目,划清“拿来”与“送来”的界限,提

3、出“拿来主义”的要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第四部分(第810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指出“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应是“占有”“挑选”和创造,最后得出结论。可以看出,作者在第一部分着重批判“送去”;第二部分深入批判“送去”,指出“送去”和“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第三部分着重批判“送来”。这三个部分以破为主,批判逐层深入。其中第三部分列举“送来”的货色与第一部分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相呼应,文章从“送去”“送来”两个角度证明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也便于读者对“送去”“送来”加以比较。文章的前三个部分破中有立。第一部分提出“拿来”,第二部分提出“拿来主义”,第三

4、部分阐述“拿来主义”的要旨,完整地提出了论点。文章的第四部分,以立为主,立中有破,对“拿来主义”做了正面的分析,对论点用比喻进行正面的、直接的、具体的阐述。在本文中,作者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大问题,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1.“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作者批判了那种在旧的遗产面前吓破了胆、无所措手足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表示自己的“革命”而故意毁坏遗产的“昏蛋”,更痛斥了那种欣然接受遗产中不良成分的毒害的“废物”,为提出正面主张做好了准备。2.“挑选”,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作者认为,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三种:有益无害的(即“鱼翅”),要“拿来”,而且“使用”;

5、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即“鸦片”),要吸取、使用它有用处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烟枪”“烟灯”和“姨太太”),原则上加以“毁灭”(只留少许送博物馆)。总之,根据人民的利益,“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3.创新,即“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占有”、“挑选”,是为了推陈出新。具体到文艺建设方面,也是如此。作者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难点探究】 1.作者在阐述“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探究】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先不谈“拿来主义”,却大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表面上绕了弯子,

6、实际上先破后立、破中有立,把“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铺垫,“拿来主义”的提出就顺理成章了。二是“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2.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条件?【探究】文章说:“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放一把火烧光”的“昏蛋”,“欣欣然的蹩进卧室”的“废物”,均是实行“拿来主义”的障碍,都在扫除之列。3.这篇杂文在写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探究】本文以小见大,就近取譬,用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来阐明一个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对于批判继承这样的重

7、大问题,如果摆开阵势铺开来谈,在千把字的杂文中几乎是不可能谈好的。作者通过比喻来谈,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使读者一读就懂,为之折服。在本文中,不仅整个比喻(“大宅子”)是贴切的,而且每一局部的比喻也是贴切的。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及“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三种组成成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都十分贴切,丝丝入扣。4.阅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总体把握文意,说说课文中“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探究】文章说:“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

8、来主义。”可见,“拿来”与“送去”是相对而言的。“送去之外,还得拿来”,不是说只拿来不送去,而是说既要送去,也要拿来,是双向交流,是中国与外国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鲁迅首先是从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上提出“拿来主义”的,不仅指文艺,但包括文艺,而且文章最后落脚在文艺。“拿来主义”的具体含义,就是对文化遗产和外国的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是“占有”、“挑选”、创新。5.运用比喻,以小见大地阐明抽象、深刻的道理,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特点。举例说明本文是怎样运用比喻来阐明道理的?【探究】从全文说,基本上是一个比喻,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从局部说,那些比喻也用得十分贴切。例如,用“鱼翅

9、”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用“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但也有某些有益的成分;用“烟枪和烟灯”“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6.下边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准确、生动,有的含有讽刺的意味,试做分析。(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2)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3)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4)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探究】(1)“捧”“挂”带有奚落意味。(2)“算得显出一点进步”是反语。(3)“丰富”“大度”语带讽刺。(4)“摩

10、登”有幽默意味,捎带着表现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能力提升【课内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残羹冷炙(n) 冠冕(min) 脑髓(su) 吝啬(ln)B礼尚往来(shn) 自诩(x) 蹩进(bi) 鱼翅(ch)C发扬国光 (yn) 国粹(cu) 玄虚(xun) 磕头(k)D佳节大典 (ji) 孱头 (chn) 摩登(m) 针灸(ji)1.【答案】C【解析】A项,“吝”应读作“ln”;B项,“蹩”应读作“bi”;D项,“孱”应读作“cn”。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新增设4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无疑将给山东的科研事业带来一

11、个冠冕堂皇的未来。B.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似乎忘记了节俭的美好传统,餐桌上的残羹冷炙很少有人带走。 C.国际上也有礼尚往来的习俗,各国政要之间的互访、民间组织的交流,都是这一习俗的表现。D.现在有些药品广告故弄玄虚,夸大产品功能,捏造试验数据,其目的就是让消费者上当受骗。2.【答案】A【解析】A项,“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是贬义词。此处褒贬失当。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恒久,更深刻。B拿来主义一文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今天读来仍觉得虎虎有生气,充满了科学价值与革命精神。C鲁迅先生早期曾

12、非常尖锐地抨击过“国粹”。他曾以为要少看中国书,或者竟不看中国书。D文学遗产中一切进步的、合理的、科学的、美的东西,都仍能对新阶级的文学提供有益的成分。3.【答案】C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反语的一项是( )A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C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D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5在下面语段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使语句连贯、准确。 “拿来主义”好得很,因为它有科学性。 不先拿来,许多有用的东西就被抹煞、

13、毁灭了,还谈什么使用与存放?对旧文化, 需要“批”,这有利于择取,但若“批字当头”,“以批判开路”,实际是首先要毁灭大批遗产。把遗产大批大批地烧光, 用行政命令投入冷宫,这还怎么能进行择取、使用呢? 首先拿来了,不毁灭掉,才能进行择取。你要“批”,尽管“批”,批对了固然好,批错了还能够改回来,反正东西仍在,不致无法补救。 A所以固然/只有B如果当然或者只有C因而虽然或/D假设当然然后只有4.【答案】B【解析】关联词语的作用是明确句间关系,强调语意。选用关联词语,也应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另外还需要注意前后搭配问题。 6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要求:(1)

14、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2)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 答:_【解析】要了解鲁迅的事迹,并仔细观察这幅画像,还要注意符合四点要求。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