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4讲新中国的外交复习练案岳麓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63123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4讲新中国的外交复习练案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4讲新中国的外交复习练案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4讲新中国的外交复习练案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4讲新中国的外交复习练案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4讲新中国的外交复习练案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4讲新中国的外交复习练案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4讲新中国的外交复习练案岳麓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4讲 新中国的外交复习练案 岳麓版必修1一、选择题1(2017安徽师大附中)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与会的29个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愿意卷入美苏之间的冷战,而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穷和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这说明万隆会议(C)A旨在对抗美苏超级大国B体现了第三世界国家结盟的需求C具有不结盟思想的特征D加强了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解析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特点。根据材料中万隆会议上与会领导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愿意卷入美苏之间的冷战,而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穷和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目

2、标”可知,亚非国家主张独立自主的思想,具有不结盟思想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中“不愿意卷入美苏之间的冷战”,因此不是为了对抗美苏,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第三世界国家结盟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说明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立场,并未说明中国与其合作问题,故D项错误。2(2017皖南八校)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交利益方面倡导“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外交;在外交理念方面表达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的担当,提出了“同乘发展快车”和欢迎各国“搭便车”的新理论。这表明中国(D)A已处于世界外交舞台中心B成为世界各国外交的领跑者C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D树立大国外交的思想范式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新时期

3、外交。由“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的担当”、“同乘发展快车”、“搭便车”可以看出大国的形象和担当,因而答案为D项。“处于世界外交舞台中心”的是美国,排除A项;B、C两项与事实不符,排除。31949年,毛泽东强调,“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1957年,毛泽东又宣布,“从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据此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A)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有革命思维的惯性特征C因实际的需要而随意改变 D意识形态大于国家利益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政策,有利于中国冲破帝

4、国主义国家的封锁政策,有利于中国的经济恢复发展和国家安全。到1957年,因为中苏关系开始出现波折,此种情况下,毛泽东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同时期从国家利益出发,实行不同的外交政策,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A项正确。4著名的加拿大学者罗纳德基斯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当时“甚至连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也承认,共产主义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所留下的良好印象应该归功于周恩来娴熟的外交技巧。在万隆会议上,美国的外交又输掉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仗,败在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手下”。这表明(B)A万隆会议帮助一些亚非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B万隆会议促使许多亚非国家开始正确认识中国C具有个人魅力的外交家征服

5、了美国D社会主义运动趋势在世界明显增强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共产主义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所留下的良好印象应该归功于周恩来娴熟的外交技巧”表明万隆会议促使许多亚非国家正确认识中国,故B项正确。亚非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具有个人魅力的外交家征服了美国、社会主义运动趋势在世界明显增强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故A、C、D三项错误。5(2016皖南)1964年,美国中情局一份报告称,不发达国家从美国获得技术人员,“要等上一年,甚至永远也等不到”,从苏联获得则“需要六个月到一年”,从共产党中国获得只“需要四十五天”。据此可知当时(D)A和平共处得到广泛认同B美国企图以技术进行殖民C中苏关系处于紧张状态D中国

6、积极援助不发达国家解析材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无关,故A项错误;美国的这份报告显示中国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援助比美苏更多,但体现不出美国企图以技术进行殖民,故B项错误;材料与中苏关系无关,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在技术上中国积极援助不发达国家,故D项正确。 6(2016晋中)1978年前后,全国掀起了一股出国考察热潮。据当时的国务院港澳办公室统计,仅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经香港出国和赴港考察的人员就达529批,共3213人,其中专程赴港考察的有112批,共824人。这一现象的出现(D)A进一步缓和了中美之间的关系B表明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C为即将开始的经济改革找到了方法D有利于借

7、鉴西方现代化成功的经验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出国考察热潮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故A项错误;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是在21世纪初,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找到了经济改革的方法,故C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在此前后出国考察主要是借鉴西方现代化成功的经验,故D项正确。7(2017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1970年6月4日,美国众议院第一次从其援外拨款法案中取消了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决定。紧接着,美国驻法大使向中国驻法大使馆传递美方的意图:华沙这个论坛太公开,也太拘谨,美方希望另外打开一条保密通讯的渠道。这反映出当时(C)A美中苏鼎足的世界格局出现B中美建交是美国的战略目

8、标C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冷战影响D美国急于瓦解社会主义阵营解析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还无法和美苏构成三足鼎立的局面,A项错误;此时中美建交的目标提出还过于早,美国还处于对中国的遏制之时,B项错误;根据材料“华沙这个论坛太公开,也太拘谨,美方希望另外打开一条保密通讯的渠道”可知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冷战的影响,C项正确;社会主义阵营已于60年代瓦解,D项错误。8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但当年英国就首先承认了新中国,并且在1954年中英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到1964年法国在西方国家中最早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些表明(B)A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并未真正形

9、成 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不断遭受挫折C英法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各国接受解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在二战后已经形成,故A项错误;英法两国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不断遭受挫折,故B项正确;英国承认新中国是受到均势外交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在国际上仍然依靠美国,故C项错误;由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冲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可能被各国接受,故D项错误。9(2016豫晋冀联考)1998年,中、美、俄、日、欧等多边间有史以来首次全面达成建立“伙伴关系”的共识,这种战略伴关系将不仅体现在双边关系上,而且更多地反映在多边关系上,使大国间伙伴关系纵横交错,网状交织。这种新

10、型伙伴关系的建立(A)A是世界政治力量深刻调整的结果B使各国传统的联盟关系得以延续C说明了意识形态的冲突不复存在D使以美国为首的多极化格局形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新型的伙伴关系是随着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结果,故A项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意识形态的冲突不可能消失,故C项错误;多极化格局至今仍然在不断发展,并没有形成,故D项错误。10(2016齐鲁名校协作体)2015年7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会议的主题是规划组织未来发展,就本组织发展重大问题及地区重要问题协调立场。这体现了我国(D)A新时期外交政策

11、的调整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开展和平外交,消除国家间的冲突D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大外交活动解析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故A项错误;中国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并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消除国家间的冲突,故C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故D项正确。11下表反映了新中国不同时期新增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由此可知(D)A建国初革命外交开创了对外交往新局面B七十年代与中国有邦交的国家总数达到峰值C八十年代“无敌国外交”遭受重大挫折D外交状况受到了综合国力与外交政策的影响解析结合图表信息分析,建国初期我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革命外交

12、限制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建交,不利于外交新局面的开创,A项错误;表中反映的是新中国不同时期新增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而不是有邦交国家的总数,B项错误;八十年代“无敌国外交”使更多的国家与中国建交,反映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C项不符合史实;综合各阶段新增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外交状况受综合国力与外交政策的影响。故本题选D。12国务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外交工作成果丰硕。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上活动体现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哪些特点(C)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

13、交 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题C开展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中国外交政策开始了重大调整解析“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突出体现了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的特点,C项正确。A项不全面;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二、非选择题13大国关系影响国际格局,国际格局变化促进大国关系的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

14、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第五条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材料二双方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一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

15、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他们就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讨论,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将会是互相有利的。双方各自承诺对进一步发展这种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缔结该条约的原因。(2)归纳材料一、二的双方国家在合作目的方面的共同点,并比较其合作方式的不同之处。答案(1)吸取历史教训,防止日本等国重演侵略战争;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美国扶持日本,敌视新中国;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2)同: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双方互利交流。异:材料一:结盟,针对具体国家,强调经济相互援助。材料二:不结盟,不针对具体国家,强调科技文化交流。(围绕材料概括,言之有理即可)14(2016南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宣传画是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很强的政治、文化色彩。提取反映两幅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