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单元滚动检测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62647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单元滚动检测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单元滚动检测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单元滚动检测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单元滚动检测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单元滚动检测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单元滚动检测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单元滚动检测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单元滚动检测卷(六)(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学考必做演练1(2016浙江3月名校协作体测试)下图表示正常染色体发生了4种相应的变异,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示着丝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的变异属于易位B2的变异不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C3的变异可导致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4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C解析染色体1丢失p、q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项错误;染色体2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在显微镜下可见的变异,B项错误

2、;染色体3发生倒位,可导致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项正确;染色体4上出现n基因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由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引起的基因重组,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项错误。2(2017龙岩期末)诱变育种可以改良某种性状,这是因为()提高突变率,增加变异类型有利突变体数目多后代性状较快稳定控制某些性状的基因突变成等位基因A B C D答案D解析自然突变具有低频性,人工诱变能提高突变率,增加变异类型,正确;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因此有利突变体数目少,错误;基因突变能使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变为等位基因,所以诱变育种获得的

3、个体往往是杂合子,所以诱变育种不会提高后代的遗传稳定性,错误;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能使控制某些性状的基因突变成其等位基因,正确。3(2017杭州苍南中学期中)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A基因突变 B遗传漂变C随机交配 D自然选择答案C解析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中,某一个等位基因的数目占该基因可能出现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基因突变、自然选择、非随机交配、基因迁移、遗传漂变等。4图1、图2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变异的示意图,其中和、和互为同源染色体,则两图所示的变异()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

4、改变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D解析图1所示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2所示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基因重组中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没有发生改变,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B、C错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正确。5下表中育种方法与原理、优点都相符的是()选项育种方法原理优点A杂交育种基因重组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B诱变育种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可以提高突变率、染色体畸变率C多倍体育种染色体畸变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单倍体育种染色体畸变茎秆粗壮、种子、果实等都比较大答案B解析杂交育种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能够使位于不同个体中的优良性

5、状集合于一个个体中,A错误;多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营养物质丰富,茎秆粗壮、种子、果实等都比较大,C错误;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错误。6(2017嘉兴五中期中)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则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A20% B40% C60% D80%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各基因型果蝇个体的数量分别为vv400,Vv1 00040%400,VV600400200,因此隐性基因v的基因频率(2400400)/2 000100%60%。7下列关于可遗传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A基因

6、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回复突变为A基因B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C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D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染色体畸变答案C解析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和可逆性,因此a1基因可以回复突变为A基因,A错误;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就可进行,不是因杀虫剂的使用而发生抗药性突变,B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8(2017富阳期末)如图表示用二倍体草莓培育四倍体

7、草莓的结果柱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抑制草莓的中心体形成纺锤体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C用0.2%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1天,诱变率较高D四倍体草莓不是一个新物种答案C解析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原理是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但草莓是高等植物,不含中心体,A错误;据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因变量是多倍体的诱变率,实验过程中各组草莓幼苗数量应该相同,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均影响多倍体的诱变率,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1天,诱变率较高,C正确;四倍体草莓是

8、一个新物种,让四倍体草莓与二倍体草莓杂交的后代是三倍体草莓,不能产生正常可育的配子,所以三倍体草莓不育,D错误。9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品种AABB、aabb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将多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上B与过程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的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C图中A_bb的类型经过过程,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31D过程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答案D解析由品种AABB、aab

9、b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属于杂交育种,优点在于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个生物体上,A正确;过程的育种方式是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B正确;图中A_bb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数量比是12,经过过程,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31,C正确;过程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DNA连接酶,D错误。10能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按照人类的意愿培育生物新品种的方法有()A诱变育种和转基因技术B杂交育种和转基因技术C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D转基因技术答案D解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而基因突变是多方向的

10、,所以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A错误;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不能打破物种界限,B、C错误;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手段,将某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物种中,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新性状的技术,D正确。11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B在变化过程中,P点时Aa的基因型频率最小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D该种群基因库中A和a的基因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产生答案C解析变异本身是自发产生的,变异发生后,在自然选择下适应性的变

11、异被选择保留下来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错误;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0.5,Aa的基因型频率(20.50.5)最大,B错误;Q点后,A基因频率增大,表明环境发生了变化,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C正确;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12(2017杭州余杭区期末)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B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缺失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C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D若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答案A解析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

12、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A正确;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缺失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B错误;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重组,C错误;没有外来因素影响时,DNA分子复制时也会偶尔发生错误,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13(2017金华期末)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的变异性是进化的动力B一个群落中全部生物所含的基因总和称为基因库C种群中的每一个体都是进化的基本单位D生物进化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答案D解析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A错误;一个种群中全部生物所含有的基因总和称为基因库,B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错误;生物进化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

13、变,D正确。14(2017嘉兴模拟)如图为某二倍体植物单倍体育种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B一般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C中秋水仙素抑制着丝粒分裂D中选到的植株中1/4为纯合子答案B解析中发生了基因重组,A错误;一般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B正确;中秋水仙素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C错误;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AABB、AAbb、aaBB、aabb,所以中选到的宽叶、抗病植株都是纯合子,D错误。15(2017嘉兴模拟)簇毛麦(二倍体)具有许多普通小麦(六倍体)不具有的优良基因,如抗白粉病基因。为了改良小麦品种,育种工作者将簇毛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过程

14、如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普通小麦(AABBDD)簇毛麦(VV) F1 诱导处理 可育植株注:A、B、D、V分别表示相应植物的一个染色体组。A杂交产生的F1是四倍体,其染色体组成为ABDVB对F1的配子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可得若干种单倍体植株C某可育植株来自簇毛麦1条染色体上的抗白粉病基因移到普通小麦染色体上,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可育植株某些细胞的特定时期会出现16个染色体组答案B解析六倍体普通小麦和二倍体簇毛麦杂交产生的F1是四倍体,其染色体组成为ABDV,A正确;F1在产生配子时,来自簇毛麦和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几乎无法配对,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进行花药离体培养不能获得单倍体植株,B错误;某可育植株来自簇毛麦1条染色体上的抗白粉病基因移到普通小麦染色体上,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正确;可育植株含有8个染色体组,其中某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细胞中会出现16个染色体组,D正确。选考加试冲关16(2017浙江模拟)利用AaBb植株培育得到AAbb植株的过程如图,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Bb植株花粉细胞愈伤组织幼苗AAbb植株A图中全能性最高的为花粉细胞B过程称为花药离体培养C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