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仿真模拟十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61787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仿真模拟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仿真模拟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仿真模拟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仿真模拟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仿真模拟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仿真模拟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仿真模拟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仿真模拟(十)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两宋是市井饮食文化的高峰阶段。北宋汴京有名的酒楼就有七十二座,号称“七十二正店”。它们是大饭店,服务对象主要是富豪贵官。这些大饭店一进门有主廊,百余步长。“南北天井,两廊皆小阁子”,这些“小阁子”又叫“酒阁子”,仿佛今日的小室雅座,可见其店堂宽阔和气派。那时朋友欢聚宴饮多在夜晚,这些大饭店相应配合,有的营业直至深夜三更。另外还有一些中型店铺,虽然它们没有大饭庄那样风光和气派,但也能以自己价格较廉和具有特长的肴馔招徕顾客,如曹婆肉饼等。甚至有以腌制菜蔬而有名者

2、,如州桥炭张家、奶酪张家就以“腌藏菜蔬”质量好而闻名。其他的还有只卖酒及下酒物的“脚店”,和只卖一两味食物的小吃店,如瓠羹店、油饼店、胡饼店和各种包子铺。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价廉,也很方便,都能做到“即时供应”。至于肩挑手提,走街串巷;或罗列于市,市开而至,市散而去,都唤作“杂嚼”。北宋汴京、南宋临安的饮食行业形成了网点密集的食品市场,汴京主要街衢如御街朱雀大街、州桥等大道,两边餐馆林立,茶坊酒店“彩楼相对,绣旆相招,掩翳天日”。临安街市各种行业中,有关饮食服务业的就占了2/3以上。两宋饮食店铺之多并非只是供给行旅商贾或游宦、游学于京师者的不时之需,而且也考虑到该城居民的需求,因为“市井经纪之家,

3、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两宋饮食行业中还有外出服务,包括“椅桌陈设、器皿合盘、酒担动使之类”,“以至托盘下请书、安排座次、尊前执事、歌说劝酒”,至于肴馔烹饪自然不在话下,顾客只要点明在何处设宴,出足了钱,可毫不费力,桌椅杯盘碗筷都会安排妥当,并将客人请到,把宴会办得礼数不差。当然,这些通常只有大酒店才能办到。两宋饮食行业文化色彩很强。从商业文化角度看,它的服务程序规范化,而且热情周到,使顾客有宾至如归之感。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酒楼服务状况:自顾客进店到肴馔上齐,服务次序井然,餐具肴馔都很清洁;如果客人要外买食物,堂倌亦可代劳。临安酒楼服务程序与此大体相同,有的酒楼、餐馆在客人初进门时提

4、瓶献茶,迎接入座。两宋饮食行业也注意到其他文化形态对饮食经营的影响。如装饰艺术会给人以悦目和舒适之感,于是他们很重视装饰门面。饮食业经营者也考虑到歌舞声色对他们营业的影响。汴京酒楼往往有“浓妆妓女数百,聚于主廊檐面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又有下等妓女,不呼自来筵前歌唱”。这些妓女都以献歌献舞为主。宋代许多词人写的歌筵舞宴,不少就发生在酒楼之中。两宋的饮食行业的烹调技术则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甚至两宋宫廷的后妃、宫女乃至皇帝也经常到酒楼饭店购买肴馔。宋代商业发达,汴京、临安二京都是极繁华的商业中心,不仅食物来源丰富,而且为了满足各地来京的人们需要,生产了各种风味的食品。仅东京梦华录梦

5、粱录二书记载,当地市肆所卖肴馔就有五六百种之多。(摘编自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宋时期的大饭店风光气派,设有类似今天的小室雅座的小阁子,是豪富贵官饮食消费的主要场所,如汴京的“七十二正店”。B两宋时期的中、小型饭店规模不够宏大,消费对象主要是平民大众,所以它们的经营更为大众化,走价格便宜和特色风味路线。C两宋时期的京城各类人员云集,城市居民也不置家蔬,“只于市店旋买饮食”,这推动了当时饮食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D两宋的大酒店除包办酒宴外,还提供类似今日的送外卖服务,顾客点明时间、地点、菜样,预付定金,酒店都能安排妥当。2下列对原文论证

6、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分别介绍了大、中、小三类饭店,表明两宋的饮食行业店铺众多,分类细,服务面广。B文章以两京饮食行业形成了网点密集的食品市场来说明两宋饮食文化发展达到了高峰。C文章以汴京酒楼的服务、其他文化的影响为例,说明了两宋饮食行业的文化色彩强。D文章通过不同阶层的人对汴京、临安二京肴馔的喜爱,肯定了两宋烹饪的高水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宋时期的酒楼已形成了规范化的服务程序,从顾客进店起就有堂倌迎接入座,到菜肴上齐,服务次序井然,给人宾至如归之感。B两宋的饮食行业不仅注重菜肴的种类与口感,还重视饮食环境的悦目和舒适,很多酒楼都重视装

7、饰门面,精心布置厅堂和雅室。C北宋的汴京,南宋的临安,歌舞声色行业繁荣,文人墨客笔下的不少歌筵舞宴都发生在酒楼,这直接促使经营者重视酒楼文化。D北宋汴京、南宋临安是当时的商业中心,资源丰富,东京梦华录梦粱录记载的肴馔种类之多直接印证了二京的繁荣程度。(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老常的铃声赵华伟老常一定是全校最守时的人,因为他的工作与时间有关。老常生得黑,整张面皮犹如锅烟抹过,凭借与校长的故旧关系,在镇中学谋到了一份打铃的职事。当最早的一道铃声响起时,我们揉着惺忪的睡眼,望着黑乎乎的天空,会将每天的第一句话送给老常:真是个催命不休的黑无常啊!老常并不受

8、我们爱戴,除了其所干的工作总是扰人清梦外,还因为他没老婆。娶不到老婆的男人被称为“打寡汉”,被视为这个乡村社会的底层。老常并不顾忌这些,只将一挂铃铛敲得有声有色。胆大的孩子从值班室门前走过时,会高声问一句:老常,你是不是北京大学打铃系毕业的?老常翻翻眼皮,恶狠狠地回着嘴,脸色也更加阴暗。调皮的孩子还会趁晚自习时将铃绳扯断,或者打成死结系在树干上,为老常制造无穷无尽的麻烦。因此,就算深更半夜,也依然能看到老常抱着树身折腾的情景。老常的饭量很大,一顿能下六个馒头。老常总积攒师生吃剩下的馒头,等馒头积攒得差不多,他就悄悄地装进蛇皮袋,送到公路边的饭店里。几名馋嘴的学生在饭店开荤时发现了老常的秘密,老

9、常很爽快,二话没说就帮他们结了“狗肉账”。然而还是有学生嘴碎,让老师们也知晓了老常的秘密,跑到校长那里去告状,校长把头一晃说:吃不掉的馒头都喂猪了,他讨个巧事也没啥。既然连校长都这么纵容他,别人也就点不起火了。正当大家以为风浪已经平息时,老常却把几名学生叫到了值班室,江湖道理一摆,点住脑门挨个骂了一通看来,老常还有一副快意恩仇的脾气。老常从来都不会离开我们,就算看不到他的影子,也能从那富有节奏的铃声中,感知到他的存在。可是有一天,熟悉的铃声突然中断了。老常被派出所抓啦!有人放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传话的人只说了结果,没给出原因,我们议论纷纷,一致归结为男女之事。镇子是个大天地,老常连几个毛头

10、学生的嘴巴都堵不住,更管不住镇上的风言风语。政教处的马主任负责处理老常的事,走得急匆匆宛如火燎一般。当我是个乡下人吗,老子是镇中学的职工,别人存车一毛五,凭啥收我两毛钱?蹲在派出所里的老常,理直气壮地辩解道。就算你是个大人物,也不能当场给人家两拳头吧?打了人就得出点钱,不然难平和!所长摊着巴掌反驳道。老常不认罚,存车员不妥协,双方从下午三点一直僵持到晚上八点,无奈之下,所长只好把电话打到了镇中学。于是,马主任奉命去领人,钱一缴认了罚,连拖带拽地把老常扯了回来。老常心里不痛快,一路走一路骂,直到进了校门还在朝派出所方向张望呢。不过,在经过那挂铃铛时,老常忽然闭上了嘴巴,望着飘动的铃绳摇了摇头。老

11、常不在,当晚的铃没人打,老校长只好亲自出马。铃声单调而断续,完全失去了以往的飘逸和自信,就连老师们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幸好,学校的铃声只断了一天,就恢复了昔日的风采。预备铃自然轻快,两响一停;上课铃短暂急促,三响一停;放学铃舒缓自由,一响一停;每种铃声都带着明快的节奏感,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无所事事时,老常就坐在门槛上嘀咕:马主任老实,白给了人家两张“大团结”,要是按我的性格,他连个屁渣子都讹不到,不就是一存车员吗,呸嘀咕完毕,老常阴沉的脸色开朗了许多,甚至还露出了胜利般的笑容。人们倾尽一生所追求的,无非出人头地。对于老常来说,他想要的也只不过是一个不被蔑视与轻贱的“大我”而已。打铃,打出个说

12、道来;做人,做出个说道来。(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塑造了老常这个学校的打铃人的形象,说他是全校最守时的人,打铃从未失误过,体现了他的老实善良,忠于职守。B老常把学生吃剩的馒头送到饭店换零花钱被学生知道后,他就帮学生结了账算是“封口费”,反映了老常也有点圆滑。C小说写老常认为存车员办事不公道该挨打,不该交罚金,所以不给派出所交罚金,这样写的主要作用是表现老常正直。D学校有胆大的孩子戏问老常是不是北大打铃系毕业的,也有孩子故意给老常制造麻烦,老常不在乎,仍热爱这份工作。5小说以“老常的铃声”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13、答:_6“打铃,打出个说道来;做人,做出个说道来”这句话,既是理解老常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答:_(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朱光潜先生张金言朱光潜先生学贯中西,写作认真严谨。他非常重视文字的洗练,认为行文中一字之差,往往产生不同的效果。他在咬文嚼字中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又说:“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朱先生这种在写作上不放过一个字的认真态度,也反映在他的教学上。他开翻译课之前,每一篇指定学生翻译的英文散文,都自己先译出来。他常对学生讲,在将原文译成中文后,首先要问自

14、己:“中国人有没有这样说的?”朱先生是位严师,上课时不苟言笑,有些严肃,但更是一位敦厚长者,对青年学生饱含热情。他总是抱着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态度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位同学对翻译课不够重视,作业做得不好,因而受到批评。事后这位同学到朱先生家当面请教。朱先生对他非常客气,主动将自己的多篇译文交给他看。朱先生告诉学生,听他的课一定要有准备,随便来听是不会有真正收获的。一谈到朱先生的学问,大家自然不约而同地想到他的美学。在其美学著作中,有最早留学欧洲时期用英文写的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回国后写成出版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谈文学克罗齐美学述评,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出版的大学教材西方美学史。正是这些著

15、作,奠定了朱先生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美学家的地位和声誉。与此同时,朱先生还译出了大量西方美学经典著作。美学对朱先生来说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他观察人生的重要视角,同他的道德修养密不可分。他在论美感教育中说:“儒家认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有道德修养。”在朱先生看来,美学与伦理学始终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提供完美的人生理想。朱先生认为,人们要以艺术家的眼光观察人生,做到超功利的观赏。这样人生才有情趣,才能从狭隘的功利束缚下解脱出来。他在谈美一书中说:“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朱先生平时每天打一趟太极拳,晚上喝一点酒,过着一种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生活。他之所以能够保持平淡宁静的心态,自然得力于平素的道德修养功夫。朱先生一生都在追求“艺术的人生”,也就是“有情趣的人生”,所以他一直以求真务实、豁达开朗的精神去看世界,不管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坦然处之。在20世纪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