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57474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如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洋流中()A为暖流B为寒流C位于北半球D位于南半球2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洋流北部有大渔场B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C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D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解析:1.C2.C第1题,洋流所在区域为副热带且为顺时针方向,依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洋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为寒流,故为北半球寒流;中低纬度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故为暖流;由流向、纬度位置及海陆分布情况可知其应在北半球。第2题,洋流为寒流,对周围环境有降温减湿作用,可以说加大了同纬度不同

2、海区的温度差异。洋流为北半球寒流,附近不具备形成大渔场的条件;为北半球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洋流为北半球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读太平洋部分地区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实线代表洋流流动路线。读图完成35题。3图中四地水温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丁、乙、丙B甲、乙、丁、丙C乙、甲、丙、丁D乙、丙、甲、丁4两海域都是重要的渔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别是()A寒暖流交汇、寒暖流交汇B寒暖流交汇、沿岸上升流C沿岸上升流、沿岸上升流D沿岸上升流、寒暖流交汇5半岛上环境特征与洋流关系最密切的是()A地势低平B河流短小C人口稀少D气候干旱解析:3.B4.B5.D第3题,甲、乙、丙、丁四地中,甲

3、、乙两地纬度较低,因而水温较高;丙、丁两地纬度较高,水温较低。同纬度两海域相比,暖流流经海区水温较高,因而甲地水温大于乙地,丁地水温大于丙地。第4题,海域位于甲(日本暖流)与丙(千岛寒流)交汇地带,海水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海域受东北信风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形成了沿岸上升流,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并形成渔场。第5题,为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受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该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2018贵州调研)如图示意太平洋东部某海域洋流流向。读图完成68题。6关于a、b两处洋流的流向,叙述正确的是()A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上升Ba洋流向西北

4、流,b洋流下降C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上升D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下降7M地沿岸海域渔场的成因主要是()A寒暖流交汇Bb洋流上升影响Ca洋流性质影响D河流带来营养物质8下列关于M处气候类型及气候向低纬延伸的原因,组合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西风影响B热带草原气候南赤道暖流的影响C热带沙漠气候秘鲁寒流影响D热带季风气候地势南高北低解析:6.C7.B8.C第6题,根据图中经纬度、陆地轮廓等信息综合判断可知,图中洋流为秘鲁寒流,表面向西北流动,垂直方向上升。第7题,秘鲁渔场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垂直上升流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第8题,M处的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受沿岸

5、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沙漠气候扩大了在该区域的分布,向赤道方向延伸。(2018江西赣州二模)海水透明度是指用直径为30 cm的白色圆板,在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垂直沉入水中,直到看不见的深度。如图为中国沿海夏季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单位:m)分布图。读图完成911题。9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A海水深度变小B水质较清的暖流流经C海水深度变大D水质较浑的寒流流经10冬季时,乙处数值为1的等值线将会()A向东移动B向南移动C向西移动D向北移动11从总体看,图示各海域中渤海透明度最低的原因是()表层浮游生物密度大周围地区人类活动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入海河流含沙量大海域较封闭,污染物难扩

6、散ABCD解析:9.B10.C11.D第9题,图示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表明该处海水透明度大于两侧海域,则可能是有水质较清的暖流流经所致。海水深度的大小对海水透明度影响小。第10题,乙处位于长江口,冬季因长江流域降水少,水土流失较夏季轻,使河流入海口处的水质较清澈,故C正确。第11题,渤海是我国内海,海域封闭,水体与外界交换慢;同时黄河等河流带入泥沙多、周边陆上排污量大,使其透明度最低。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4上海高考)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10分)(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6分)(3

7、)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6分)(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8分)解析:第(1)题,7月份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由于地转偏向力的改变而形成了西南季风。第(2)题,根据等温线的分布与洋流流向可以看出,洋流由水温低海域流向水温高海域,为寒流。第(3)题,7月索马里半岛盛行西南风,为来自陆地的离岸风,使沿岸表层海水缺失,底层海水上涌,带来海底丰富营养盐类,吸引鱼群。第(4)题,沙漠带的成因主要与冬夏季都是来自陆地的较干燥的风和夏季沿岸寒流有关。答案:(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

8、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2)寒流。 依据: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 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3)较多。 依据: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涌升流,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4)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任答两点即可)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火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以外的最南端的陆地,火地岛南部的德雷克海峡以其狂涛巨浪闻名于世,号称“杀人海峡”。

9、(1)解释德雷克海峡狂涛巨浪的原因。(10分)(2)选择穿越德雷克海峡相对合适的季节,并解释原因。(8分)(3)总结德雷克海峡洋流流速的空间变化规律。(8分)解析:第(1)题,结合德雷克海峡位于南半球中高纬度,受西风带影响明显的特点,再联系海峡的狭管效应分析即可。第(2)题,从夏季海峡两侧气温升高,使气压梯度变小,从而使风力变小的角度分析。第(3)题,根据表中所列数据分布状况,从南北流速和上下深度流速进行归纳总结。答案:(1)位于常年盛行西风带、基本是海洋,对西风和西风漂流的阻挡作用较小;受北部南美大陆和南部南极半岛的阻挡作用,海峡狭管效应明显,进一步加大了风浪。(2)夏季。原因:夏季南北温度普遍较高,气压梯度力小,西风强度较小,海上风浪变小。(3)北部流速快,南部流速慢;表层流速快,深处流速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