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从实验学化学题组层级快练31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57225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从实验学化学题组层级快练31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从实验学化学题组层级快练31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从实验学化学题组层级快练31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从实验学化学题组层级快练31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从实验学化学题组层级快练31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从实验学化学题组层级快练31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从实验学化学题组层级快练31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组层级快练(三十一)1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正确的是()AFeCl2溶液(FeCl3):Fe粉BCO2(SO2):饱和的Na2CO3溶液CAl2O3(SiO2):NaOH溶液DNaHCO3溶液(Na2CO3):Ca(OH)2溶液答案A解析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A项正确;二氧化碳也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B项错误;氧化铝和二氧化硅都能和氢氧化钠反应,C项错误;氢氧化钙也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应该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D项错误。2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解析A项,锥形瓶作为持液装置不用瓶塞;B项,氯气和饱和碳酸氢钠反应,应用饱和食

2、盐水;D项,电石产生的气体中混有H2S等杂质气体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C项。3(2017开封模拟)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序号物质试剂分离方法硝酸钾(氯化钠)蒸馏水冷却结晶二氧化碳(氯化氢)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乙醇(水)金属钠蒸馏NaCl溶液(Na2S)AgCl过滤A.BC只有 D答案B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故可以通过把混合物溶于蒸馏水后降温结晶的办法除去氯化钠,正确;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应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错误;金属钠与乙醇和水都能发生反应,错误;Na2S溶液和AgCl反应,生成Ag2S和

3、NaCl,过滤除去Ag2S,正确。4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C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D粗盐提纯,选和答案A解析A项,乙酸乙酯难溶于碳酸钠溶液,二者会分层,可以用分液法分离,选择,A项错误;B项,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选择,B项正确;C项,可以用作洗气瓶,可用于氯化亚铁溶液吸收氯气,C项正确;D项,粗盐提纯需要过滤、蒸发结晶,选择和,D项正确。55支编号的试管里分别装有K2CO3、KNO3、K2SO4、KOH和Ba(OH)2溶液,现需要用最少种类的试剂将它们一一区别开来,则所需试剂的种类数是()A

4、1种 B2种C3种 D不用任何试剂答案A解析可用AlCl3。将溶液两两混合,产生两种沉淀的是Ba(OH)2溶液;与Ba(OH)2形成沉淀的是K2CO3和K2SO4溶液。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溶液,再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AlCl3溶液,无现象的是K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K2CO3溶液。再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剩下KNO3和KOH溶液少量,向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AlCl3溶液,没现象的是KNO3溶液,开始无现象后来产生白色沉淀的是KOH溶液。6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内容结论A某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物质中一定含有OH,而且一定是碱B某气体能使湿润

5、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是氯气C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D0.84 g铁和50.00 mL 1.00 molL1的稀硝酸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Fe3和Fe2答案D解析该题考查了OH、CO32和Fe3等离子的检验方法。显碱性的盐溶液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如Na2CO3溶液,A项错误;O3、NO2等都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B项错误;C项,若该溶液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加入盐酸也能产生无色无味气体,C项错误;由方程式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和Fe4HNO3(稀)=Fe(NO3)3NO2H2O可知,当时,反应后

6、的溶液中一定含有Fe3和Fe2,n(Fe)0.015 mol,n(HNO3)0.05 mol,由于,D项正确。7如图所示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1和方案2指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可以选用方案1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铵B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C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方案2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SiO2和Fe2O3混合物中的Fe2O3答案D解析加热法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应满足的条件:一种物质受热易挥发或分解,另一物质受热不挥发或难分解。加试剂法分离(过滤)提纯固体混合物应满足的条件:所加试剂能达到让一种物质形成溶液,

7、而另一物质形成难溶物的状态。A项中碳酸氢钠、氯化铵受热均易分解,故用方案1不能将两物质分离开,错误;B项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受热时不挥发或难分解的性质,错误;C项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可能不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加水进行溶解分离,错误;D项中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溶解而分离,正确。8某废液中含有大量的K、Cl、Br,还有少量的Ca2、Mg2、SO4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这种废液来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及液溴(Br2),设计了如下流程图:可供试剂a、试剂b(试剂b代表一组试剂)选择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KOH溶液、BaCl2溶液、Ba(

8、NO3)2溶液、H2O2溶液、KMnO4溶液(H)、稀盐酸。请根据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1)试剂a应该选用_。(2)操作的名称是_(填字母)。A萃取、过滤、分液、过滤、蒸发结晶B萃取、分液、蒸馏、过滤、蒸发结晶C分液、萃取、过滤、过滤、蒸发结晶D萃取、分液、分液、过滤、蒸发结晶(3)除去无色液体中的Ca2、Mg2、SO42,选出试剂b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是_(填化学式)。(4)调节pH的作用是_,操作方法是_。(5)操作中用到的瓷质仪器名称是_。答案(1)H2O2溶液(2)B(3)BaCl2溶液、饱和K2CO3溶液、KOH溶液(或KOH溶液、BaCl2溶液、饱和K2CO3溶液或BaC

9、l2溶液、KOH溶液、饱和K2CO3溶液)(4)除去剩余的OH及CO32滴加稀盐酸,无气体产生时,用pH试纸测定至pH7(5)蒸发皿解析(1)由加入的CCl4及得到的橙红色液体知,试剂a能将Br氧化为Br2,试剂a应具有氧化性,所以应选用H2O2溶液。(2)操作是萃取,操作是将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分液,操作是将沸点不同的、互溶的两种液体分开蒸馏,操作是将溶液与沉淀分开过滤,操作是将KCl从其水溶液中提取出来蒸发结晶。(3)由流程图知,无色液体中含有K、Cl、Ca2、Mg2、SO42,无色液体中只含有K、Cl,则试剂b的作用是除去Ca2、Mg2、SO42。由于除杂时除杂试剂需过量,且不能引入新

10、杂质,所以欲除去Ca2,选用饱和K2CO3溶液;欲除去Mg2,选用KOH溶液;欲除去SO42,选用BaCl2溶液。因此欲除去无色溶液中的Ca2、Mg2、SO42,只要满足BaCl2溶液在饱和K2CO3溶液之前加入即可。(4)由以上知,无色液体中还含有杂质离子CO32和OH,所以需用盐酸来除去剩余的OH及CO32,调节pH7的操作方法是滴加稀盐酸,无气体产生时,用pH试纸测定至pH7。(5)由于操作是蒸发结晶,所以该操作用到的瓷质仪器是蒸发皿。9(2017河北石家庄质检)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查阅资料隔绝空气加热至500 时硫酸亚铁铵能完全分解,分解产物中

11、含有铁氧化物、硫氧化物、氨气和水蒸气等。实验探究某化学小组选用如图所示部分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实验验证分解产物中含有氨气和水蒸气,并探究残留固体成分。(1)所选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填装置序号)。(2)证明有水蒸气生成的实验现象为_。(3)证明有氨气生成的实验现象为_。(4)A中固体完全分解后变为红棕色粉末,设计实验证明A中残留固体仅为Fe2O3,而不含FeO或Fe3O4: _。实验乙同学为探究分解产物中的硫氧化物,连接装置AEFB进行实验。(5)实验过程中观察到:E中没有明显现象,F中溶液褪色,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 _。(6)B的作用是_。(7)实验证明(NH4)2Fe(SO4)2

12、受热分解除上述产物外,还有N2生成,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ACBD(2)C中无水硫酸铜变蓝(3)D中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4)取少量A中残留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向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则残留固体是Fe2O3,而不含FeO或Fe3O4(5)分解产物中有SO2,没有SO3(6)吸收SO2,防止污染(7)2(NH4)2Fe(SO4)2Fe2O34SO22NH3N25H2O解析(1)实验的目的是验证(NH4)2Fe(SO4)2的分解产物中含有NH3和水蒸气,并探究残留固体成分,装置A用于分解(NH4)2Fe(SO4)2固体,装置C用于检验

13、水蒸气,装置B用于吸收SO2气体,装置D用于检验NH3,由于分解产生气体通过溶液时会混入水蒸气,故应先检验水蒸气,后检验NH3,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CBD。(2)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蒸气生成CuSO45H2O晶体,由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3)NH3通过导管进入D,溶于水形成氨水,使溶液显碱性,酚酞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4)FeO和Fe3O4溶于稀硫酸,都能产生还原性的Fe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Fe2O3溶于稀硫酸产生Fe3,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可将残留固体溶于稀硫酸,再利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检验。(5)装置E用于检验是否生成SO3,装置F用于检验是否生成SO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E中没有明显现象,F中溶液褪色,说明分解产物中有SO2,没有SO3。(6)SO2是有毒气体,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装置B中碱石灰用于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环境。(7)由上述分析可知,(NH4)2Fe(SO4)2固体受热分解生成Fe2O3、NH3、SO2、H2O,又知还生成N2,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