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高频考点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0569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高频考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一、语音辨析考点讲析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同时指出: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能力层次为 A 级,一般占 3 分。考查现代汉语中的常见常用字音,一是考常用字,不考生僻的字的读音。这里所说的常用字,是指在 3500 个常用字(常用字 2500 个,次常用字 1000 个)的范围之内的,是使用频率高的,并且是容易误读的。二是考常用多音字在词语中的读音。三是考异读的形声字的读音。近几年字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采用的题型是选择题,类型有: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选择字音有

2、错误的;选择字音全部相同的。试题题面可出现也可不出现汉语拼音。语音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积累生字、疑难字。除了掌握 3500 个常用字以外,还应积累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且编者已注音、释义的生字以及一些疑难字。做到在阅读时不放过任何一个拿不准的难读字,如“盥”gun、“龋”q。另外不能受地方音的影响而产生误读,如“普遍”的“遍”,不读“pin”,而读“bin”。注意多音多义字。(1)词性不同而读音不同。如“号”读 ho(名词)“号召”,读 ho(动词)“号叫”。“乘”,作动词时读 chng(特别:姓乘),作量词时读 shng(特别:历史书叫史乘)。(2)词义不同而读音不同。如“恶”,读“”,作“

3、恶心”讲,读“”,作“凶恶”讲。(3)口语和书面语不同而读音不同。如“血”,书面语读“xu”,兵不血刃,口语读“xi”,血淋淋。“壳”口语中读 k,壳儿、贝壳儿、脑壳、驳壳枪,书面语中读qio,地壳、甲壳、躯壳。(4)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不同而读音不同。如“巷”,一般读“xing”,(小巷、街谈巷议、万人空巷),但在与采矿业有关的“巷道”中就读“hng”了。2留心形近异音字。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在形声字中有一部分字虽然字形相近,但是它们的读音却不同。如“莠”与“秀”字形相近,但读“yu”,不读“xi” 。另外如“券”qun、“卷”jun,“荼”t、“茶”ch,“菅”jin、“管”gun,“肄

4、”y、“肆”s。 在语音识记中,一定要克服“识字认半边”的现象。语音复习,要弄清错读的原因,养成正确识记普通话字音的良好习惯,可采用平时点滴积累,考前强化识记的方法。答题时,要审清题干,认真分析,运用比较筛选的方法,结合字义,辨识字音。对于 3500 多个字的字音,要想全部记清有着较大的困难,一是数量之大,二是较混杂。但是这几年的试题都是要求辨别正误,不要注拼写,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1以义定音。利用意义联系,区别一个字的不同读音,因为多音常常是和多义联系起来的。如:“卡”,做音译词语素时读 k,卡车、卡宾枪、卡片、卡介苗、卡通,取与“不通畅”有关的义项时,读 qi,关卡、卡壳、卡子。2区别书

5、面语和口语。许多多音多义字的不同读音,因为“多音”是由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造成的,注意这一点,可以帮助正音。如:“翘”,书面语读 qio,翘首、翘楚,口语读 qio,翘起来,翘尾巴。3区别词性意义。许多字因其在不同词中表示的词性意义不同而导致读音不同,因此区别其词性意义或其所在词的词性,也是辨析多音多义字的重要方法。如:“扇”,做名词时读 shn,做动词时读 shn。4区别一般用语与专用词语。有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是由一般用语与专门用语(名称,专有的几个词)的差别造成的,注意到这一点,也可以帮助正音。如: “轧”,一般读作y,倾轧、轧花机,而在“轧钢”“轧辊”中读 zh。二、字形辨析考点讲析“识记

6、现代汉字字形”是语文考试说明明确提出的要求,它包括区别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以及不规范的简化字。还要注意正确书写汉字。汉字字形的考查,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 3500 个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为主,超出这个范围的,一般是课本上出现过的。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考点所考查的内容主要是:3形近字,如“惦”(念)与“掂”(量);音同音近字,如“投机倒把”的“倒”误写为“捣”;音同形近字,如“国籍”的“籍”误写为“藉”。试题备选项中一般涉及对 16 个字的正确识记。要求选全对的,选有错的,选错一个或错两个的。能力层级为 A级,分值为 3 分。“据义辨形”是辨析汉字字形的最根本的方法。汉

7、字是一种表意文字,除了少数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外,绝大多数为形声字。而形声字的形旁表意,即根据其形旁来判断字的意义。反过来,我们可以根据词语中某处语素的意义来判断该语素(汉字)的字形是否正确。例如:同音字(枪)“杆”、(麻)“秆”与(竹)“竿”,“杆”从“木”,指“器物的像棍子的细长部分”;“秆”从“禾”,指“某些植物的茎”;“竿”从“竹”,指“竹竿子或类竹竿的东西”。形近字“赝”(品)与(义愤填膺),“赝”从“贝”,指“伪造的物品”,“膺”从“月”(肉),指胸。因此,在汉字复习时,一定要结合字义理解记忆。平时要注意积累,扩大词汇量,有些字之所以认不准,往往因为对它不熟悉,甚至从来没见过。没

8、有一定数量的字词识记,是不行的。三、词语运用及辨析考点讲析高考语文试题词语部分,往往虚词、实词设一道题,考查形式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从考试能力层级上讲,正确使用词语属于“表达运用”,要求较高。对虚词的考查集中在关联词(连词、部分副词及部分介词)的使用上;对实词的考查,则主要集中在辨析含有相同语素的同义近义词。在备考中,重点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落实:一、落实词义的认读,注重多角度的辨析;二、强化语境意识,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三、重视语言实践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重点提示:1、正确使用实词实词的考查以同义近义词辨析为主。要掌握和运用好同义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同义

9、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般说来,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从意义方面来辨析。如词义的轻重。“激动”比“感动”更强烈。“蔑视”比“轻视”词义重。词义的着重点不同。如“诡辩”与“狡辩”同是无理强辩,但 “诡辩”着重4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则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就是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如“开垦”、“开拓”、“开辟” 都有“开发”之意,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上加以扩充,两者词义范围较小;而“开辟”着重指开发、新开创,

10、词义范围较大。从色彩方面来辨析。主要表现在:A、感情色彩不同。如“鼓动”、“鼓舞”、“煽动”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但“鼓动”是个中性词,即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坏的方面;“鼓舞”是个褒义词,指受到好的影响而积极奋发; “煽动”则是个贬义词,有挑唆、怂恿人干坏事之意。B、语体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主要表现在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如“夫人”和“爱人”是同义词,前者适合于庄重的场合,后者适用于一般的场合。从用法方面来辨析。A、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上,“爱护”适用于对下。B、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公开”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 “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

11、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在句中多充当谓语,如“真相早已公开了”;也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明态度 ”;还可充当定语,如“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2、正确使用虚词高考对虚词的考查有两种题型:一是辨析句子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一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考查的重点在虚词的用法上,因此,分析词语的性质、功能,尤其是用法,对于辨析虚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辨析虚词的方法如下:从词性的角度辨析。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了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从词语的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

12、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用“对 ”,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如:小黄对我笑了笑。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 “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如,他对工作很负责。“对”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如,我们会对这件事作出安排的。“对于”则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许多关联词的搭配是固定的。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不是而是”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 而且”、“不仅5还”等等。从表达关系的角度辨析。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只要”与“只有”,前者所强调的是充分条件,后者所强调的是必要条件。从语气的角度辨

13、析。主要是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如“难道”与“莫非”,前者多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不及前者强烈。所有这些,都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多加体会揣摩。四、成语运用辨析考点讲析“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指的是考生能够根据命题要求判断出熟语使用是否正确,或作出正确的选择,或填上一个恰当的熟语,或修改使用不正确的熟语等。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能力层级为 D 级。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此考点一般有这样的特点:1以“常用”为考查的重点。历年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不避熟就生,那些常用的熟语仍是考查的重点。2考查的综合性会逐

14、渐增强。比如把熟语和辨析近义词合二为一进行考察。3考查形式会“稳中求变”。在以选择题为常规题型的前提下,以前的变式题仍可能保留,但其他的考查形式也会出现,比如用成语对对联或意思相近的熟语之间替换。使用熟语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使用熟语应弄清熟语的意思,不能望文生义。2不少熟语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但是也有一些成语是可以是褒贬双用的。要注意这样的成语。3注重使用的场合、语言环境。熟语是民间口口相传的语句,口语化是它的一大特点,因此公文、报告等严肃的语体文禁用熟语;在庄重场合、严肃气氛中不能用熟语除非故意用熟语来调节气氛。在复习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1、立足教材,积累成语。汉语成语丰富多彩,复习时首先

15、要立足教材,掌握初高中课本中的成语,可根据课文注释、思考和练习、现代汉语词语表加以摘录,这样做就会积累6起数量可观的成语。近几年高考成语题所涉及的成语绝大多数取材于教材,要切实掌握课本中的成语,切不可舍近求远。2、留心课外,广识成语。中国的成语是华夏语汇的瑰宝,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和效果是一般词语无法比拟的。但如果不理解一些成语的意义,不懂一些成语通常的用法,就会弄巧成拙。因此,必须对那些容易误解,误用的成语重点复习掌握。3、分析病情,通盘考虑。可从成语的感情色彩、适用范围、意义理解、与上下文是否搭配、矛盾或重复等方面入手,并结合语境作全面的分析。五、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讲析最近几年高考考试说

16、明中列举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个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常见形式:1、选择题,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1)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第二卷中,让考生在原句上找出语病并修改在答题纸上病句辨析是综合了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知识的一项必考内容,复习时,要认真弄清用词错误、语法错误、逻辑错误、修辞不当、歧义等方面的各种病因,还要掌握辨认病句的基本且有效的方法,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修改病句,并在多练、形成有效语感的基础上,感悟快速且准确判断的思路、方法等,争取具有较高的解题能力。近年高考常考以下几个方面的病句:(画横线的是最常见的类型)1、语序不当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等。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种情况:定语状语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