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6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6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夯基提能作业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56886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6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6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夯基提能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6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6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夯基提能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6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6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夯基提能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6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6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夯基提能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6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6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夯基提能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6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6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夯基提能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6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6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夯基提能作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讲基因的分离定律A组基础题组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2016山西忻州一中第一次月考,25)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纸袋套在花上是为了()A.给花保温 B.防止花粉被风吹走C.防止自花传粉 D.防止外来花粉干扰2.(2016山东实验中学第二次诊断,36)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如图是植物杂交过程示意图,对其描述错误的是()A.和的操作应同时进行B.操作的目的是避免自花传粉C.的操作是为了实现杂交D.每一次操作后都要对高茎花的雌蕊套袋3.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B.“测交实验”是

2、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演绎的内容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应用4.下图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Aa1A1a配子间的4种结合方式子代中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A.B.C.D.5.(2017河南郑州一中模考,16)关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在一个生物群体中,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F2的表现型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C.自交是鉴别和保留纯合的

3、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6.(2017河南郑州一中模考,21)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111 B.441C.231 D.1217.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A.1/4 B.1/3 C.1/2 D.3/48.(2016浙江

4、温州联考,34)某小麦自然情况下自由传粉,抗锈病(T)对易感锈病(t)为显性。若小麦种群中TT为20%,Tt为60%,tt为20%,在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时,全部易感锈病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种群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A.50%、50% B.50%、37.5%C.37.5%、50%D.50%、0%9.(2016江西红色七校第一次联考,14)在黑腹果蝇(2n=8)中,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图所示)仍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若干这样的黑腹果蝇单体相互交配,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A.1 B.1/2C.1/3D.2

5、/310.(2014上海单科,14,2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 B. C. D.11.(2016安徽示范高中第一次联考,8)已知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AA和Aa)、白色(aa)两种。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组成的种群,该种群的个体连续自交3代,得F3,如不考虑自然选择的作用,则下列关于F3的描述,错误的是()A.AA个体占7/16 B.Aa个体占1/8C.白花植株占1/4 D.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9B组提

6、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6北京通州期中,16)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实验都设计了F1自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B.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D.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2.(2016北师大附中月考,30)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3.(2016山东青岛高三期末,15)小麦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7、基因R和基因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B.基因R和基因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C.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r能遗传给后代D.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核苷酸序列不同4.(2016山东德州实验中学,21)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实验组亲本表现型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红果黄果1红果黄果4925042红果黄果99703红果红果1 511508A.番茄的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C.实验2的后代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8、5.(2016广西来宾二模,4)椎实螺螺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是完全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螺壳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椎实螺螺壳旋向的遗传现象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B.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为DDC.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右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ddD.控制左旋和右旋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二、非选择题6.(2015北京理综,30,17分)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9、,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性状,其中长刚毛是性性状。图中、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种。基因型为,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3)根据果蝇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5)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7.(2014浙江理综,32,18分)利用种皮白色水稻甲(核型

10、2n)进行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通过再生植株连续自交,分离得到种皮黑色性状稳定的后代乙(核型2n)。甲与乙杂交得到丙,丙全部为种皮浅色(黑色变浅)。设种皮颜色由1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且基因a控制种皮黑色。请回答:(1)甲的基因型是。上述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丙为亲本自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3)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首先对种子胚进行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通过培养获得分散均一的细胞。然后利用酶处理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出,才能进行分裂,进而分化形成植株。(4)将乙与缺少1条第7号染色体的水稻植株(核型2n-1,种皮白色)杂交获得子一代,若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

11、例为,则可将种皮黑色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5)通过建立乙植株的,从中获取种皮黑色基因,并转入玉米等作物,可得到转基因作物。因此,转基因技术可解决传统杂交育种中亲本难以有性杂交的缺陷。答案全解全析A组基础题组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D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纸袋套在花上是为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2.A分别为去雄和授粉,去雄的目的是避免自花传粉,授粉的目的是实现杂交,二者不是同时进行的,去雄应在花蕾期进行,授粉操作应在花粉成熟后进行,A错误,B、C正确;每一次操作后都要对高茎花的雌蕊套袋,以免外来花粉的干扰,D正确。3.CC项所述内容为假说内容。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应用4.A

12、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5.C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在一个生物群体中,应该有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三种基因型,它们之间两两随机结合的交配类型有3种,自交类型有3种,所以交配类型共6种,A错误;F1产生配子比为1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B错误;对植物来说,如果自交能达到目的,则自交是鉴别和留种最简便易行的方法,C正确;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D错误。6.CDd植株中雌配子有1/2D、1/2d,雄配子d有50%的致死,说明雄配子中有2/3D、1/3d。所以后代各种基因型的比例为:雌雄配子以及后代基因型概率D 2/3d 1/3D 1/2DD

13、1/3Dd 1/6d 1/2Dd 1/3dd 1/6故后代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DDDddd=231,故选C。7.A因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该夫妇均为短食指,则女性的基因型为TSTS,男性的基因型为TSTL或TSTS。如果该男性的基因型为TSTS,则子代基因型都为TSTS,全部为短食指,与题干信息不符,因此男性的基因型应为TSTL,则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为男性:TSTS(短食指)、TSTL(短食指),女性:TSTS(短食指)、TLTS(长食指),因此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为长食指的概率为1/4。8.B该小麦种群在感染锈病之前,种群中TT为20%,Tt为60%,tt为20%,

14、则基因t的频率=20%+60%1/2=50%;在感染锈病之后,由于全部易感锈病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该小麦种群中只剩下基因型为TT和Tt的个体,分别占25%(TT)和75%(Tt),则基因t的频率=0+75%1/2=37.5%,B正确。9.D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单体能产生两种配子,一种是正常配子,一种是缺失一条染色体的配子,由于缺失两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不能存活,因此单体杂交,在存活的后代中正常个体占1/3,单体占2/3,D正确。10.A每个实验袋中的D、d可看作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的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从甲、乙袋中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合在一起,表示雌、雄配子间的随机结合,因此正确;该实验只能模拟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而不能模拟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11.C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n代,Fn中AA、Aa、aa三种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1-)、(1-),故自交3代,F3中AA个体占7/16,Aa个体占1/8,aa(白花)个体占7/16,进而推导出红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9,C错误。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A两实验都设计了F1测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A错误;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正确;两实验都采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