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化学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学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51591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化学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版高中化学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版高中化学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版高中化学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版高中化学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化学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化学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学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1学习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进行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能运用已学知识、技能对一些物质的性质进行探究。一、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1明确要想知道什么或证明什么,也就是要提出欲探究的问题,即_。2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_,包括合适的反应、仪器、条件等,设计出实验探究的_。3认真细致地进行实验,如实记录_。4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的整理、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思考:我们通常通过物质的哪些性质来了解或介绍某一物质?二、纯净物与混合物性质的比较1组成比较纯净物是由_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_物质组成。2相关知识(1)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101

2、kPa时,水的凝固点为_ ,沸点为_ 。4 时,水的密度最大,为_ gcm3。(2)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_在一起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熔点_组成合金各金属的熔点,形成合金后硬度变_。3比较纯水和水溶液的凝固点(1)实验原理:两种以上纯净物混合之后,往往会表现出_任一成分纯净物的新性质。如,不同液体凝固温度或不同液体相同温度下凝固的难易程度不同。(2)实验步骤:取甘油溶液和蒸馏水各半试管(等量),再各插入一支细木条,备用。向盛有冰水共存物的烧杯中加入45药匙粗盐,_,使其温度下降至56 后,将上述两支试管同时置于冰盐混合物中冷却。67 min后,同时取出两支试管,观察

3、到_,动一动两支试管中的木条,发现插入蒸馏水中的木条与蒸馏水凝固在一起,而插入甘油溶液中的木条仍能活动。(3)结论:_可作汽车防冻液,_可作融雪剂,_可作制冷剂。这些应用,都是利用_的性质。4比较单质金属与合金的某些性质(1)实验原理:通过比较单质金属与合金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熔化的难易程度,比较两者_的高低。通过单质金属与不同合金在相同条件下与酸的反应,或将其浸泡在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比较两者_能力的不同。(2)实验步骤:a.取合金与组分金属同时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记录熔化的先后顺序,比较熔点高低,得出结论:_。b.取铁丝、纯铁、不锈钢分别浸泡在同浓度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_。c.取铁丝、

4、纯铁、不锈钢分别浸泡在同浓度食盐水中,比较生锈腐蚀程度,结论同上。思考:比较焊锡条与金属锡硬度大小的简单方法。三、金属镁、铝、锌化学性质的探究金属单质MgAlZn操作去除氧化膜的镁条、铝条、锌片分别在空气中、氧气中点燃现象和结论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操作去除氧化膜的镁条、铝条、锌片分别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盐酸反应现象和结论快较快较慢操作分别将镁条与铝条以及铝条与锌片用导线连接电流计,插在稀硫酸溶液中现象和结论用镁条与铝条连接时镁是负极铝条与锌片连接时铝是负极操作去除氧化膜的镁条、铝条、锌片分别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硫酸铜反应现象和结论大量氢气和蓝色沉淀少量氢气、红色铜析出红色铜析出实

5、验结论是_。说明:(1)镁与盐溶液反应时,往往会促进盐的水解。如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会产生氢气并生成_沉淀。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一般不发生与铁的置换,而是有氢气与_生成。(2)锌是两性金属,能溶于强碱(Zn2NaOH=Na2ZnO2H2)。锌离子能与氨分子形成配离子,因此锌也可溶于氨水,而铝离子不能与氨分子形成配离子,因此铝不溶于氨水。锌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_。(3)氢氧化锌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而且锌离子能与氨分子形成配离子,因此氢氧化锌可溶于氨水,而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氢氧化锌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_。思考:Al、Al(OH)3能否如Zn、Zn(OH)2一样溶于氨水?答案:一、1.实

6、验目的2方法具体步骤3数据、现象思考提示:我们研究某种物质,一般通过研究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两方面来了解某一物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等,化学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可燃性、稳定性等。二、1.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2(1)01001(2)熔合低于大3(1)不同于(2)搅拌试管内的甘油溶液没有凝固,蒸馏水已经凝固(3)甘油溶液氯化钠冰盐水混合物凝固点降低4(1)熔点抗腐蚀(2)组分金属的熔点合金铁丝纯铁不锈钢思考提示:分别扭曲焊锡条和金属锡,易扭曲的硬度小。三、金属活泼性:MgAlZn(1)蓝色红褐色沉淀(2)Zn4NH32H2O=Zn(NH3)

7、42H22OH(3)Zn(OH)24NH3H2O=Zn(NH3)422OH4H2O思考提示:不能。铝离子不能与氨分子形成配离子,因此铝不溶于氨水,Al(OH)3也不溶于氨水。一、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的性质及金属的冶炼方法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单质还原性强弱阳离子氧化性弱强与非金属反应Cl2都能直接反应不反应S硫蒸气能直接反应,变价金属一般生成低价态不反应O2常温下易氧化,点燃生成物复杂常温下生成氧化膜燃烧加热化合不反应与水反应常温下生成H2和碱与热水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与水蒸气高温反应不反应与H反应生成盐(变

8、价金属一般生成低价态)和水不反应与氧化性酸反应不生成氢气,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使铝、铁钝化不反应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对应碱的稳定性受热不分解加热分解一般常温分解自然界中存在形式化合态游离态冶炼方法电解法(电解熔融的盐、氧化物等)热还原法(C、H2、CO、活泼金属)热分解法或其他方法二、探究混合物性质实验注意事项1比较水与水溶液的凝固点实验注意事项(1)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应等量,两支试管不能相互接触。准备的烧杯容积不应小于250 mL,以保证试管盛装液体的部分能完全浸没在冰水共存物中。(2)甘油溶液的浓度为5%左右较适合。可使用

9、氯化钠溶液代替甘油。(3)为使实验更为精确,可以用温度计代替细木条插入试管的溶液中,优点是:一可定量观察,效果更好。二可以观察到蒸馏水的固定的凝固点,甘油溶液在凝结过程中凝固点在一定范围内变化。(4)为使试管温度下降更快,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将盛有冰水共存物的大烧杯放入保温容器中,如纸箱中(内填碎纸屑),或在大烧杯外包裹上保温层(用多层报纸作保温层,廉价易得,保温效果较好),以便与环境隔离,减少冰水共存物从环境中吸收热量。二是冰块与水的接触面积大,冷却效果较好,实验前将冰块敲碎,成黄豆大小(过大冷却较慢,过小融化较快,不能较长时间提供低温)。三是冰中加水至浸没碎冰块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处冷却效

10、果较好。四是加入的水应在实验前投入一定量冰块,冷却至0 使用。五是加入的粗盐应当压碎成粉末。六是冰水共存物中加入粗盐后应充分搅拌。2比较单质金属与合金的某些性质实验注意事项(1)可供选择的合金有家用保险丝、焊锡条等。(2)合金与组分金属条应相同粗细。(3)用坩埚钳夹取合金与组分金属同时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按熔断顺序判断熔点高低。(4)金属条熔断后应立即离开火焰,避免熔化的金属滴落在酒精灯上,发生意外事故。(5)铁丝、纯铁、不锈钢浸泡在同浓度食盐水中,生锈腐蚀大约需要几小时。三、锌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探究1探究思路2探究过程(1)预测(2)探究锌与氧气、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作用的现象。

11、氧化锌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的现象。氢氧化锌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氨水作用的现象。氯化锌溶液性质:测溶液的pH;向其溶液中加一条打磨干净的镁条;向其溶液中分别加氢氧化钠、氨水至过量,观察记录有关现象并解释。知识点1 金属的活动性【例题1】 将铁粉、铜粉、FeCl3溶液、FeCl2溶液和CuCl2溶液,混合于某种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组成容器的物质不参与反应),试判断下列情况下容器中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的存在情况。(1)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_。(2)若氯化铜有剩余,则容器中还可能有_。(3)若氯化铁和氯化铜都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_,可能有_。(4)若氯化铁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_。

12、解析:解答本题应首先弄清物质间可能发生的反应,凡相互间能发生反应的物质就不可能(大量)共存,本题涉及的反应有:Fe2FeCl3=3FeCl2FeCuCl2=CuFeCl2Cu2FeCl3=2FeCl2CuCl2(1)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就不可能有Fe3、Cu2,因为它们能发生上述反应。(2)若CuCl2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可能有Fe3、Fe2(或Cu、Fe2)。(3)若FeCl3和CuCl2均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Cu,可能有Fe2。(4)若FeCl3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Cu。答案:(1)Fe3、Cu2(2)Fe3、Fe2(或Cu、Fe2)(3)Fe、CuFe2(

13、4)Fe、Cu点拨:本题是对金属性质的考查。金属的共性是金属原子的还原性、金属离子的氧化性。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即氧化性强的阳离子先反应,还原性强的金属原子先反应。知识点2 探究锌与铝的性质【例题2】 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回答下列问题:(1)单质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用化学式表示)。(2)写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即可鉴别的是_。硫酸铝和氢氧化钠硫酸铝和氨水硫酸锌和氢氧化钠硫酸锌和氨水(4)写出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_。解析:以铝、锌性质相似,考查我们在灵活应用铝的性质基础上的知识迁移能力。由于从教科书上学习了Al和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所以我们可轻松地获得(1)的答案为AlO;利用Al与碱的反应,推导出Zn2NaOH=Na2ZnO2H2;利用题干信息,Al(OH)3和Zn(OH)2性质差异性,可判定滴加顺序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