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50330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选题细目表考查知识点基础中档稍难“百家争鸣”1、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465宋明理学7、9118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012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017佛山质检)史书记载:“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编辑家法、谱牒蔚然成风,唐宋以降,这种风气尤其炽烈。这说明()A秦“焚书坑儒”不足信B选官及婚姻取决于门第C儒学成意识形态的主流D儒家思想影响逐步扩大解析:从材料“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对”“魏晋南

2、北朝时期,编辑家法、谱牒蔚然成风,唐宋以降,这种风气尤其炽烈”,说明了儒家思想影响逐步扩大,故D项正确。答案:D2(2016安徽联考)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述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A以民为本B关注民生C人性向善 D关注现实解析:材料强调一个人如果对如何与人相处都不清楚、对现实生活无法正确对待,就无法处理与虚幻的鬼神以及死亡的关系,概括地说就是要求人们首先要注重现实,故A、B两项错误,D项正确;人性向善的伦理观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C项错误。答案:D3(2017沧州联考)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

3、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胡适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这表明()A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B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C“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D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解析:据材料“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可知,“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C4(2016长沙联考)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

4、以均贫富解析:由题意可知董仲舒的理念是让富者富而不骄,让穷者能够生存,这样上下就能够相安,国家也就容易治理,因此A项符合题意;材料只说让富者贵而不骄,让贫者足以养生,并未涉及“强制去富”“竭力济贫”和“劫富济贫”,B、C、D三项错误。答案:A5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云:“春秋曰:王正月何以谓之王正月?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这反映了董仲舒()A以高深学问注释儒家经典B拘泥于儒家经典细枝末节C以儒家经典作为思想武器D以天命思想改造儒家学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中可知,董仲舒的

5、这段材料体现了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思想。故选D项。答案:D6(2017郑州模拟)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材料信息说明()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理学与佛道学说无关C理学有较强的理性主义D理学有唯心主义色彩解析:理学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表明理学有较强的理性主义,故C项正确;A项材料无涉及,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不能体现材料主旨,排除。答案:C7韩愈的原道中说:“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

6、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由此可见,韩愈认为()A工商业者的壮大导致农民贫困B理学地位的确立有助国家经济发展C儒佛道三家并用有助教化百姓D佛道力量的壮大加剧百姓经济负担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依据材料“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可知为佛、道的发展,“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人民日益贫穷,可以得出佛教、道教的发展使得民众负担加深,故选D项。答案:D8“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

7、是指()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C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D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解析:儒学一直关心的是人类社会,故A项错误;新儒学吸收了佛教思想来阐述儒家义理,并不是截然相反,故B项错误;格物致知出自礼记,不是宋朝思想家的原创;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是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答案:D9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

8、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这一思想的积极影响在于()A重建儒学的信仰 B完善心学体系C否定孔子的权威 D批判专制思想解析:依据“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可知,王阳明认为孔子说的话也不一定正确,可见这是对孔子权威的否定,故选C项。答案:C10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

9、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解析: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李贽的“离经叛道”遭到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指责;王夫之主张“婚礼”“秉礼”,遵循等级秩序,这说明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还处于萌芽阶段。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启蒙思想不成熟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微弱,封建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故选A项。答案:A11(2015海南卷)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

10、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解析:材料中“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体现了将佛教的“治心”与儒学的“治世”思想相结合,佛教受儒学影响,主动适应社会,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故A项正确。答案:A12(2016平顶山模拟)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贵戚旧臣以夹辅”,“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上述言论反映出当时()A西方君主立宪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B“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C儒家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解析:王夫之提出“预定奕世之规”,已有“立宪”的意义,但并非受西

11、方君主立宪思想影响的结果,故A项错误;从材料无法推断王夫之提出的“虚君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故B项错误;王夫之的“虚君共治天下”理念,对专制皇权的批判反思达到新高度,故C项正确;材料与中央集权制的严重削弱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历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相信,孔子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

12、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材料二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帷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犊,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清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儒学为支持中央集

13、权提供的理论主张。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10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8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李贽的思想主张说明“其书可毁”的理由。分析统治者“毁书存目”的目的所在。(12分)解析:第(1)问联系董仲舒的主张,君权神授、大一统。理论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可以从直接到间接,从短期到长期的思路考虑,首先是直接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其次从长远看,促成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大体定型,也为我们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形成。第(2)问从朱熹“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可以看出,他的

14、努力是解释经典,有利于理学普及化;由“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可以看出注重道德规范教育;“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可以看出,推动理学的生活化。社会条件可以考虑影响思想的经济、教育等因素。第(3)问回答“其书可毁”的理由一要概括材料李贽对正统思想发出的挑战,二是要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统治者“毁书存目”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自身统治,材料中“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说明还要让世人知道李贽的罪行,以防其他人效仿李贽。答案:(1)主张:君主受命于天(君权神授)、大一统思想;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

15、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儒学地位上升,汉王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2)努力:重新解释经典,使理学普及化;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活化;社会条件: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私学的发展。(3)理由:李贽主张“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目的:防止反传统思想的传播,加强思想控制;深曝其罪,警示后人。14(2016湖北七市高三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毕竟是落后的小农经济的产物,是为旧的宗法制度和专制政治服务的,因而在当今工业化、法制化、民主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已成为过时无用的“古董”;也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