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6 第3单元 电解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时分层训练 苏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25027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6 第3单元 电解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时分层训练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6 第3单元 电解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时分层训练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6 第3单元 电解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时分层训练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6 第3单元 电解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时分层训练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6 第3单元 电解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时分层训练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6 第3单元 电解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时分层训练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6 第3单元 电解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时分层训练 苏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A组专项基础达标(建议用时:30分钟)1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装置甲中阳极上析出红色固体B装置乙中铜片应与电源负极相连C装置丙中外电路电流方向:b极a极D装置丁中阴极反应:2Cl2e=Cl2CA项,阳极上生成Cl2;B项,铜片应作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D项,阴极反应应为2H2e=H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碱工业中,X、Y均为石墨,X附近能得到氢氧化钠B铜的精炼中,X是纯铜,Y是粗铜,Z是CuSO4C电镀工业中,X是待镀金属,Y是镀层金属D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中,Y是待保护金属D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区得到H2和NaOH。铜的电解精炼时,应用

2、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电镀时,应以镀层金属作阳极、待镀金属作阴极。3(2015上海高考)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导学号:37742175】A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B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 2H2O4e=4OHC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D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H2DA.由于活动性:Fe石墨,所以铁、石墨及海水构成原电池,Fe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变为Fe2进入溶液,溶解在海水中的氧气在正极石墨上得到电子被还原,比没有形成原电池时的速率快,正确。B.d为石墨,由于是中性电解质,所以发生的是吸氧腐蚀,石墨上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

3、极反应为O22H2O4e=4OH,正确。C.若d为锌块,则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Zn为原电池的负极,Fe为正极,首先被腐蚀的是Zn,铁得到保护,铁片不易被腐蚀,正确。D.d为锌块,由于电解质为中性环境,发生的是吸氧腐蚀,在铁片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错误。4.铝阳极氧化处理后形成的氧化膜比铝的天然氧化膜耐磨性、耐腐蚀性及装饰性有明显的提高,工业中以铝为阳极,置于硫酸溶液中电解,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极电极方程式为2Al6e6OH=Al2O33H2OB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的pH逐渐增大C当阴极生成气体3.36 L(标准状况)时,阳极增重2.4 gD电解过程中H移

4、向铝电极CA项,硫酸溶液为酸性,阳极反应式为2Al6e3H2O=Al2O36H;B项,阴极反应式为6H6e=3H2,电解过程中H2O减少,pH减小;D项,电解过程中H移向阴极(石墨极)。5(2017太原模拟)如图是铅蓄电池充、放电时的工作示意图,已知放电时电池反应为PbO2Pb4H2SO=2PbSO4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K与N相接时,能量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K与N相接时,H向负极区迁移CK与M相接时,所用电源的a极为负极DK与M相接时,阳极附近的pH逐渐增大CA项,K与N相接时形成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项,原电池工作时,H向正极迁移;D项,K与M相接时,为充电过程,阳极反

5、应式为PbSO42H2O2e=PbO24HSO,阳极附近的pH减小。6(2017长春模拟)用一种阴、阳离子双隔膜三室电解槽处理废水中的NH,模拟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极室溶液由无色变成棕黄色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C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室溶液中的pH升高D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室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NH4)3PO4C阳极上Fe发生氧化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A项错误;阴极上H发生还原反应:2H2e=H2,B项错误;根据阴极上电极反应,阴极消耗H,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室溶液pH升高,C项正确;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室溶液pH升高,NH与OH反应生成NH3H2

6、O,因此阴极室溶液中溶质除(NH4)3PO4外,还可能有NH3H2O,D项错误。7(2017湖北七市调研)如下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37742176】A反应一段时间后,乙装置中生成的氢氧化钠在铁极区B乙装置中铁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C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D反应一段时间后,丙装置中硫酸铜溶液浓度保持不变A甲装置为甲醚燃料电池,充入氧气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为电极的正极,充入燃料的一极为电极的负极;乙装置为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装置

7、,根据串联电池中电子的转移,可知Fe电极为阴极,C极为阳极;丙装置为电解精炼铜的装置,精铜为阴极,粗铜为阳极。8(2017太原模拟)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液为溴化锌水溶液,其在电解质储罐和电池间不断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B充电时电极a连接电源的负极C阳离子交换膜可阻止Br2与Zn直接发生反应D放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B由题知电解液为溴化锌水溶液,结合电解装置图分析可知充电时左侧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2Br2e=Br2,则左侧电极为阳极,充电时电极a连接电源的正极;充电时右侧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Zn22e

8、=Zn,则右侧电极为阴极,充电时电极b连接电源的负极,B选项错误。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充电时阴极反应的逆反应,即为Zn2e=Zn2,A选项正确。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可阻止Br2与Zn直接发生反应,C选项正确。该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充电时阳极反应的逆反应,即为Br22e=2Br,放电时作原电池,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且该装置使用了阳离子交换膜,其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即左侧电极上生成了Br,同时Zn2不断移向左侧电极区,所以放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D选项正确。9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0.6 molL1,用石墨作

9、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下),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混合溶液中c(K)为0.2 molL1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2 mol电子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D电解后溶液中c(H)为0.2 molL1A石墨作电极电解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阴极先后发生两个反应:Cu22e=Cu,2H2e=H2。从收集到O2为2.24 L这个事实可推知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4 mol电子,而在生成2.24 L H2的过程中转移0.2 mol电子,所以Cu2共

10、得到0.4 mol0.2 mol0.2 mol 电子,电解前Cu2的物质的量和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都为0.1 mol。电解前后分别有以下守恒关系:c(K)2c(Cu2)c(NO),c(K)c(H)c(NO),不难算出:电解前c(K)0.2 molL1,电解后c(H)0.4 molL1。10(2017合肥质检)如图所示,U形管内盛有100 mL的溶液,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断开K2,闭合K1,若所盛溶液为CuSO4溶液,则A极为_极,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若所盛溶液为KCl溶液,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2)断开K1,闭合K2,若所盛溶液为滴有酚酞的NaCl溶液,则:A电极附近可以观察到

11、的现象是_,Na移向_(填“A”或“B”)极。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一段时间后断开K2,若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和气体的溶解,B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11.2 mL,将溶液充分混合,溶液的pH约为_。若要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原状态,需向U形管内加入或通入一定量的_。解析(1)断开K2,闭合K1时,该装置是原电池,锌作负极,碳作正极,正极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所盛溶液为KCl溶液时发生吸氧腐蚀,正极(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2)断开K1,闭合K2,若所盛溶液为滴有酚酞的NaCl溶液,该装置是电解

12、池,碳棒是阳极,锌棒是阴极,电解时,锌棒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电极附近生成的氢氧根离子导致溶液呈碱性,加入酚酞溶液后变红;溶液中的Na向阴极移动,即向A电极移动;电解时,阳极B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2Cl2e=Cl2,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所以电池总反应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由可知,B极产生(标准状况)11.2 mL Cl2,生成0.001 mol NaOH。故c(OH)0.01 mol/L,c(H) mol/L1012 mol/L,故pH12。两极逸出的气体分别是H2和Cl2,故要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原状态,需向U形管内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答案(1)负Cu22e=CuO22H2O4e=4OH(2)溶液变红A2Cl2e=Cl22NaCl2H2O2NaOHCl2H212HCl1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池为_(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通入CH3OH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2)乙池中A(石墨)电极的名称为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总反应式为_。(3)当乙池中B极质量增加5.40 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