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3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态系统素材新版苏科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85601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3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态系统素材新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3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态系统素材新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3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态系统素材新版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3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态系统素材新版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3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态系统素材新版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3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态系统素材新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3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态系统素材新版苏科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简称 ECO,是ecosystem的缩写,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 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 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太阳系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太阳就像一台发动机,源源不断给太阳系提供能量。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 人工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 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 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

2、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 生态学研究的最高 层次。快速导航 知乎精选中文名生态系统外文名ecosystem概况知乎精选最新目录 1理论 早期 发展 2发展史 早期历史 十九世纪中期 二十世纪晚期 3组成成分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4基本结构 时间结构 营养结构 5分类 自然 人工 6生态功能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7作用 8生态系统健康与服务功能产品生产系统 9生态价值 简介 生物多样性 10稳定性 生态平衡 生态自我调节 人类的影响 11影响 12生态经济 生态产业 绿色消费 13生态文化 生态文学 生态伦理 14森林系统 15组成1理论编辑早期随着 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学

3、家认为生物与环境是不可侵害的整体,以至后来欧德姆(E.P.Odum)认为应把生物与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研究一定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和空间分布;环境因素对生物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等,他的这一理论对大学生态学教学和研究有很大的影响,他本人因此而荣获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 泰勒生态学奖,也是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人。1发展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亚瑟乔治坦斯利爵士(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受丹麦植物学家尤金纽斯瓦尔明(Eugenius Warming)的影响,明

4、确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原文)But the fundmental conception is, as it seems to me, the wholesystem(in the sense of physics), including not only the organism-complex, but also the while complex of physical factors forming what we call the enviriment, with which they form one physical system. . Theseecosystems,

5、as we may call them, are of the most various kinds and sizes. They form one category of the multitudinous physical systems of the universe, which range from the universe as a whole down to the atom. (Tansley A G.The use and abuse of vegetational concepts and terms. Ecology, 1935,16(3):284-307.P 299)

6、”(但是对我来讲,基础概念是整个系统(从物理学中的意义来说),包括了有机体的复杂组成,以及我们称之为环境的物理要素的复杂组成,以这些复杂组成共同形成一个物理的系统。. 我们可以称其为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具有最为多种的种类和大小。他们形成了宇宙中多种多样的物理系统中的一种类型,而物理系统从宇宙整体到原子的范围。)坦斯利对生态系统的组成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为生态系统下了精确的定义。生态系统1940年,美国生态学家 R.L.林德曼(R.L.Lindeman)在对赛达伯格湖(Cedar Bog Lake)进行定量分析后发现了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上的基本特点: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不可逆转能量传递的过程中

7、逐级递减,传递率为10%20%这也就是著名的 林德曼定律。2发展史编辑早期历史早在古代,中国的哲学家就阐发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重要的生态哲学思想,其中以 老子和 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一时期,人与生态系统的矛盾并不突出。十九世纪中期最早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是新英格兰作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在其1849年出版的著作瓦尔登湖中,梭罗对当时正在美国兴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旧日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远去表示痛心。(梭罗第1页、3034页)梭罗在 康科德四乡的生活中,对本土生物做了详细的考察,以艺术的笔调记录在瓦尔

8、登湖一书中。为此,梭罗被后人称为“生态文学批评的始祖”。(梭罗第14页)二十世纪晚期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震惊世界的生态学著作寂静的春天,提出了农药 DDT造成的生态公害与环境保护问题,唤起了公众对环保事业的关注。21964年,先驱卡逊去世,化工巨头孟山都化学公司颇有针对性地出版了荒凉的年代一书,对环保主义者进行攻击,书中描述了DDT等杀虫剂被禁止使用后,各种昆虫大肆传播疾病,导致大众死伤无数的“惨剧”。1970年4月22日,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Dennis Hayes)发起并组织保护环境活动,得到了环保组织的热情响应,全美各地约20

9、00万人参加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旨在唤起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 环境污染的措施。后来,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至此,每年4月22日便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于5月5日签订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这是保护环境的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文献,是世界上第一个维护和改善环境的纲领性文件,宣言中,各签署国达成了七条基本共识;此外,会议还通过了将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的建议。会议把生物圈的保护列为国际法之中,成为国际谈判的基础,而且,第三世界国家成为保护世界环境的重要力量,使环境保护成为全球的一致行动,并得到各国政府

10、的承认与支持。在会议的建议下,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在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31982年5月10日至18日,为了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促使世界环境的好转,国际社会成员国在规划署总部内罗毕召开了人类环境特别会议,并通过了内罗毕宣言。在充分肯定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的基础上,针对世界环境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一些各国应共同遵守的新的原则。 内罗毕宣言指出了进行环境管理和评价的必要性,和环境、发展、人口与资源之间紧密而复杂的相互关系。宣言指出:“(原文)只有采取一种综合的并在区域内做到统一的办法,才能使环境无害化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格罗布莱姆布伦特兰夫人(G

11、ro Harlem Brundtland)为主席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给联合国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设想:“(原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4。(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的

12、发展能力。)”1992年6月3日至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这次会议中1987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了与会国的普遍赞同。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rio declaration)又称地球宪章(earth charter),这是一个有关环境与发展方面国家和国际行动的指导性文件。全文纲领27条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第一次在承认发展中国家拥有发展权力的同时,制定了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方针。然而,条款中“到2000年,生物农药用量要占农药的60% ”这

13、一号召,因为生物农药性价比的问题,至今仍是一纸空文。这次会议还通过了为各国领导人提供下一世纪在环境问题上战略行动的文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二十一世纪议程5、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计划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非政府环保组织通过了消费和生活方式公约,认为商品生产的日益增多,引起自然资源的迅速枯竭,造成生态体系的破坏、物种的灭绝、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垃圾堆积。因此,新的经济模式应当是大力发展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生产,禁止为少数人服务的奢侈品的生产,降低世界消费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浪费。3组成成分编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

14、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为主要成分。不同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分为 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 河流生态系统等)、农田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其中,无机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既在适应环境,也在改变着周边环境的面貌,各种基础物质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甚至可以把一片荒凉的裸地变为水草丰美的绿洲。生态系统各个成分的紧密联系,这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

15、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生态系统。无机环境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部分,包含阳光以及其它所有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物质: 水、无机盐、空气、 有机质、岩石等。阳光是绝大多数生态系统直接的能量来源,水、空气、无机盐与有机质都是生物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生物群落主条目:生物群落生产者(producer)生产者在生物学分类上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括化能合成细菌与光合细菌,它们都是自养生物,植物与光合细菌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化能合成细菌利用某些物质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比如,硝化细菌通过将氨氧化为硝酸盐的方式利用化学能合成有机物。生产者在生物群落中起基础性作用,它们将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同化,同化量就是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维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其中,各种绿色植物还能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繁殖的场所。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生产者是连接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桥梁。分解者(decomposer)分解者又称“还原者”它们是一类异养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