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测试岳麓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79177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测试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测试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测试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测试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测试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测试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测试岳麓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央视兔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山和孔子学院5位学员艾迪、夏天、李天翼、梅友、茹丝表演相声四海之内皆兄弟。该相声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答案C解析“四海之内皆兄弟”等均出自于儒学经典论语之中,“仁”“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2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老子的辩证

2、法思想,无为而治是老子在政治上的主张。3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思想家思想主张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答案C解析孔子的“仁”“为政以德”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A项错误;农本思想与重农抑商思想属于经济思想,材料中没有体现,B、D两项错误。4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

3、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B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C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D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需要了解诸子百家中儒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当时统治者对儒家思想兴趣不大,主要在于儒家的思想主张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5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

4、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答案B解析“民贵君轻”属于孟子思想。A项属于荀子思想,C项属于墨子思想,D项属于法家思想。6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A人情关系 B伦理道德C法制建设 D礼乐秩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法家思想。韩非属于法家代表人物,法家提出法治思想,故C项正确。7“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

5、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A孔子 B董仲舒 C孟子 D荀子答案B解析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就是这种理论的基础。8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A思想统一 B三纲五常C君权神授 D以刑辅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董仲舒思想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董仲舒主张以刑辅德。9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衰微

6、 B黄老之学被推崇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答案C解析从汉代起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指的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10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A汉朝 B魏晋南北朝C隋唐 D宋朝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悬空寺三教殿,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友好”体现出三教合一局面,因此推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11程颐认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

7、各于其所而已。”这段话的实质是()A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宣扬儒家伦理道德C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D倡导建立和谐社会答案A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做父母的应该慈爱,做子女的应该诚心尽孝道,做国君的应该仁爱,做臣子要做到恭敬。圣人之所以能大治天下,就是因为能做到以上各方面。这反映的是古代的等级制度,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故选A项。12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答案C解析理学强调的“理”是封

8、建社会伦理道德,理学对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成为官方正统儒学,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1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虚静以统天下”与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最为相近。14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顾炎武主张“经世

9、致用”的学风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家思想的背弃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答案D解析D项错误,顾炎武对儒家思想批判继承,他的思想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15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B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C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D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科技的进步;另一方面科技进步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6(20分)阅读下列材料

10、: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四朱熹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普通高中

11、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版必修3)材料五他们(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教版必修3)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二的思想主张。(4分)(2)材料三的主张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进步意义?(4分)(3)材料四中朱熹是怎样发展孔子的仁学的?应如何理解他所说的“正君心”?(4分)(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五中三位思想家“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内容。(4分)(5)综观上述五则材料,你对儒家思想的基本看法是什么?(4分)答案(1)为政以德(或以德治国、以德治民);民贵君轻;政在得民(或

12、得民心者得天下)。(2)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形成和巩固。(3)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本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使国君接受和实践儒家思想。(4)反对君主专制(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倡经世致用;世界是物质的唯物主义思想。(5)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精华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对儒家思想应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主张的演变及影响。解答第(1)问时,要注意从材料本身进行概括,切不可直接引用材料原句;解答第(2)问时,要从“中央集权”和“统一”两个角度切入;解答第(3)问时,关键是要从材料中概括出有效信息;

13、解答第(4)问时,迁移教材知识,明确他们的侧重点;解答第(5)问时,一是要指明儒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17(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看风水亦可导航;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是似乎是文

14、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材料二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材料三著名的美藉华裔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以上材料均出自中西对比500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是什么?造成中华文明双重性的原因是什么?(8分)(2)材料二所

15、说的“进取的阻力”指的是什么?(4分)(3)结合明清时期有关历史,论证材料三的观点。(8分)答案(1)特征:一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这些成就束缚了中华民族的继续发展。原因:农业文明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的。(2)封建统治思想和封建制度。(3)中国在传统农业文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代世界由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由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过渡时,中国的专制统治思想和完备的专制制度就成为中国变革的阻力。解析本题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展现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状况的新的知识平台,材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优劣做了令人信服的评论,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回答问题时,注意最大限度地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