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6.1“自由放任”的美国优化作业 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77108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6.1“自由放任”的美国优化作业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浙江专用)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6.1“自由放任”的美国优化作业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浙江专用)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6.1“自由放任”的美国优化作业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6.1“自由放任”的美国优化作业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6.1“自由放任”的美国优化作业 人民版必修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自由放任”的美国一、选择题1下列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地的相关报道。其中,与当时的事实不符的是()A.法国出现了社会动荡B.德国交易所正常营业C.英国人排长队领救济D.美国失业工人在游行解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波及资本主义世界,故B项与史实不符;A、C、D三项均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破坏和影响相符。答案:B21925年,美国总统柯立芝说:“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这对美国造成的最大影响是()A.加剧了工人阶级的生活贫困B.加深了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C.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祸根D.阻碍了国家干

2、预经济的实施解析:柯立芝的言论实质上反映了他主张实行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及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尖锐矛盾,从而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答案:C319291933年,美国资本家把大量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了“银河”。这一举措的直接目的是()A.防止经济危机蔓延B.维持产品销售价格C.扩大生产经营规模D.销毁劣质牛奶产品答案:B4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但很快演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这一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说明()A.各国都存在市场缩小的状况B.美国经济决定全球经济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化的进程加快D.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提高答案:D5下列对下图

3、所示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不包括苏联)A.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崩溃边缘B.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大量失业C.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破坏严重D.世界各国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解析:19291932年工业生产指数由100下降到63.8,反映了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破坏性,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6美国经济学家罗斯巴德在评价胡佛的政策时说:“我们必须彻底摆脱政府对经济的规划,使政府完全远离货币供给和经济领域。”这一言论说明他()A.主张自由放任主义政策B.提倡政府全面干预经济C.反对实行市场经济体制D.否定重商主义经济政策解析:“彻底摆脱政府对经济的规划”等信息,说明罗斯巴德赞同实施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故

4、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答案:A7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A.人们对当时的社会制度丧失信心B.人民对生活水平低下不满C.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D.美国人民期待救星的出现解析:B、C两项属于经济领域和生活领域,与题干材料中“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等口号的含义不符;D项与题干材料中“示威者”等提示词不符。答案:A81932年,英国进口税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倍的关税。”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目的是保

5、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竞争B.应对和解决危机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说明英国放弃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D.客观上调节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解析:英国为转嫁经济危机而大幅度提高关税,必然激化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二、非选择题9识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图1把经济危机比喻为大章鱼图2经济危机中的德国材料二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进口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到1931年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1932年,英国在渥太华举行英联邦会议,决定在英帝国内部建立关税优惠制;法国则采取限额输入的办法,保护本国的商品市场。这就形成激

6、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请完成:(1)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说明的问题。(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所述现象的影响。解析:第(1)问中图1说明的问题可从“大章鱼”与“地球”的关系等方面展开思考,图2说明的问题应依据“工业开工率”等信息进行归纳;第(2)问中的“现象”可结合材料二中“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等信息进行判断,“原因”需要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等方面进行说明;第(3)问应围绕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两个方面,从经济秩序、国际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图1:经济危机蔓延到整个世界,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图2: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受到沉重打击,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2)现象: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激烈的经济战。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各国试图摆脱经济危机,强化贸易保护政策,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3)影响: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崩溃;世界经济秩序进一步陷入混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